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8025 阅读:188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7-09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设置在三工位开关设备中,带动三工位灭弧室动作,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输入组件、输入轴、连接板、输入拐臂、输出轴、输出拐臂;输入轴上固设有槽轮板,槽轮板上设有曲线形槽孔,曲线形槽孔中穿置有销轴;连接板的一端与销轴固定连,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有销轴,销轴的两端分别穿置在两个支撑架的第二长圆形孔中;所述输入拐臂固设在销轴上,输入拐臂与输出轴固定连接;输出轴上对应三工位开关的三相的位置分别设有输出拐臂,输出拐臂与对应三工位开关中的绝缘拉杆固定连接。采用以上结构,该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可以有效、可靠的带动三工位真空灭弧室准确动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操作机构多数可做到二工位,目前已有的三工位操作机构存在体积大、传动方式复杂、零件装配工序冗多以及零件加工难度高,对于目前新型三工位真空灭弧室应该需要一种体积小、传动方式简单、操控可靠性强的三工位操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传动方式简单、操控可靠性强的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设置在三工位开关设备中,带动三工位灭弧室动作,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输入组件、输入轴、连接板、输入拐臂、输出轴、输出拐臂;所述输入轴的两端分别转动穿置在两个支撑架上,输入轴的一端与输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支撑架 上均设有第一长圆形孔和第二长圆形孔,所述第一长圆形孔和第二长圆形孔并行设置;所述输入轴上固设有槽轮板,所述槽轮板上设有曲线形槽孔,曲线形槽孔中穿置有销轴,销轴的两端分别穿置在两个支撑架的第一长圆形孔中;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销轴固定连,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有销轴,销轴的两端分别穿置在两个支撑架的第二长圆形孔中;所述输入拐臂固设在销轴上,输入拐臂与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输出轴上对应三工位开关的三相的位置分别设有输出拐臂,输出拐臂与三工位开关中的绝缘拉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槽轮板上的曲线槽孔设有a、b、c三个限位拐点,a、b、c三个限位拐点分别对应接地、隔离、合闸的状态。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输入组件转动时,带动槽轮板转动,槽轮板转动过程,销轴只能在槽轮板上的曲线形槽孔限定的位置内运动,从而转化为连接板的直线运动,连接板带动输入拐臂运动,带动输出轴运动,输出轴带动对应三相位置的三个输出拐臂同时运动,进而拉动绝缘拉杆,使三相联动,以实现三工位真空灭弧室在操作机构运动过程中,分别处于接地、隔离、合闸三个不同状态位置。该三工位操作机构体积小、传动方式简单、操控可靠性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的正视图图;图2为本技术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的接地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的隔离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的合闸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至图6之一所示,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设置在三工位开关设备中,带动三工位灭弧室动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8、输入组件1、输入轴2、连接板4、输入拐臂5、输出轴6、输出拐臂7 ;所述输入轴2的两端分别转动穿置在两个支撑架8上,输入轴2的一端与输入组件I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支撑架8上均设有第一长圆形孔81和第二长圆形孔82,所述第一长圆形孔81和第二长圆形孔82并行设置;所述输入轴2上固设有槽轮板3,所述槽轮板3上设有曲线形槽孔31,曲线形槽孔31中穿置有销轴9,销轴9的两端分别穿置在两个支撑架8的第一长圆形孔81中;所述连接板4的一端与销轴9固定连,连接板4的另一端连接有销轴10,销轴10的两端分别穿置在两个支撑架8的第二长圆形孔82中;所述输入拐臂5固设在销轴10上,输入拐臂5与输出轴6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6上对应三工位开关的三相的位置分别设有输出拐臂7,输出拐臂7与三工位开关中的绝缘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槽轮板3上的曲线槽孔31设有a、b、c三个限位拐点,a、b、c三个限位拐点分别对应接地、隔离、合闸的状态。a、b、c三个拐点的中心到输入轴2的中心距离,计算其差值的绝对值,相对应接地、隔离、合闸三个状态位置的行程;通过改变拐点到输入轴2中心的位置,可相应改变各个位置所需的行程。所述输入组件I转动时,带动槽轮板3转动,槽轮板3转动过程,销轴9只能在槽轮板3上的曲线形槽孔31限定的位置内运动,从而转化为连接板4的直线运动,连接板4带动输入拐臂5运动,带动输出轴6运动,输出轴6带动对应三相位置的三个输出拐臂7同时运动,进而拉动绝缘拉杆,以实现三工位真空灭弧室在操作机构运动过程中,分别处于接地、隔离、合闸三个不同状态位置。根据图4所示,当输入组件I转动,槽轮板3运动带动销轴9处于曲线形槽孔31的a限位拐点处时,开关处于接地状态;根据图5所示,槽轮板3逆时针转动,带动连接板4运动,当销轴9运动至曲线形槽孔31限位拐点b处时,开关处于隔离位置;根据图6所示,当销轴9运动至曲线形槽孔31限位拐点c处时,开关处于合闸位置。权利要求1.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设置在三工位开关设备中,带动三工位灭弧室动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8)、输入组件(I)、输入轴(2)、连接板(4)、输入拐臂(5)、输出轴(6)、输出拐臂(7); 所述输入轴(2)的两端分别转动穿置在两个支撑架(8)上,输入轴(2)的一端与输入组件(I)固定连接; 所述两个支撑架(8)上均设有第一长圆形孔(81)和第二长圆形孔(82),所述第一长圆形孔(81)和第二长圆形孔(82)并行设置; 所述输入轴⑵上固设有槽轮板(3),所述槽轮板(3)上设有曲线形槽孔(31),曲线形槽孔(31)中穿置有销轴(9),销轴(9)的两端分别穿置在两个支撑架⑶的第一长圆形孔(81)中; 所述连接板(4)的一端与销轴(9)固定连,连接板(4)的另一端连接有销轴(10),销轴(10)的两端分别穿置在两个支撑架(8)的第二长圆形孔(82)中; 所述输入拐臂(5)固设在销轴(10)上,输入拐臂(5)与输出轴(6)固定连接; 所述输出轴(6)上对应三工位开关的三相的位置分别设有输出拐臂(7),输出拐臂(7)与三工位开关中的绝缘拉杆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轮板(3)上的曲线槽孔(31)设有a、b、c三个限位拐点,a、b、c三个限位拐点分别对应接地、隔离、合闸的状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设置在三工位开关设备中,带动三工位灭弧室动作,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输入组件、输入轴、连接板、输入拐臂、输出轴、输出拐臂;输入轴上固设有槽轮板,槽轮板上设有曲线形槽孔,曲线形槽孔中穿置有销轴;连接板的一端与销轴固定连,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有销轴,销轴的两端分别穿置在两个支撑架的第二长圆形孔中;所述输入拐臂固设在销轴上,输入拐臂与输出轴固定连接;输出轴上对应三工位开关的三相的位置分别设有输出拐臂,输出拐臂与对应三工位开关中的绝缘拉杆固定连接。采用以上结构,该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可以有效、可靠的带动三工位真空灭弧室准确动作。文档编号H01H33/28GK203038845SQ20132000102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4日专利技术者翟鹏飞 申请人:福建中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三工位操作机构,设置在三工位开关设备中,带动三工位灭弧室动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8)、输入组件(1)、输入轴(2)、连接板(4)、输入拐臂(5)、输出轴(6)、输出拐臂(7);所述输入轴(2)的两端分别转动穿置在两个支撑架(8)上,输入轴(2)的一端与输入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支撑架(8)上均设有第一长圆形孔(81)和第二长圆形孔(82),所述第一长圆形孔(81)和第二长圆形孔(82)并行设置;所述输入轴(2)上固设有槽轮板(3),所述槽轮板(3)上设有曲线形槽孔(31),曲线形槽孔(31)中穿置有销轴(9),销轴(9)的两端分别穿置在两个支撑架(8)的第一长圆形孔(81)中;所述连接板(4)的一端与销轴(9)固定连,连接板(4)的另一端连接有销轴(10),销轴(10)的两端分别穿置在两个支撑架(8)的第二长圆形孔(82)中;所述输入拐臂(5)固设在销轴(10)上,输入拐臂(5)与输出轴(6)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6)上对应三工位开关的三相的位置分别设有输出拐臂(7),输出拐臂(7)与三工位开关中的绝缘拉杆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4年12月04日 17:44
    操作是指人用手活动的一种行为也是一种技能含义很广泛一般是指劳动劳作或者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领操纵动作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