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专利>正文

防伪系统和防伪标识物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9750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9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伪系统以及防伪标识物。该防伪系统包括: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防伪标识物的图像,所述防伪标识物是内部包含有作为防伪依据的三维随机坐标防伪信息的添加物的透明标识物;真伪判别装置,用于将所述图像中包含的二维随机坐标防伪信息和数据库中预存的相应的三维随机坐标防伪信息相结合,经过转换还原计算来判别真伪。(*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伪领域,特别涉及防伪系统和防伪标识物
技术介绍
造假可对正当的商务活动、公共卫生与健康、安全秩序带来伤害。伪造者通过伪造证件、产品及其外包装,甚至伪造“防伪”标签等方式来混淆产品的真伪,用户不时被假货坑骗。研究和发展难以复制、易于识别的安全防伪技术是一个古老的研究课题。如今国内外成熟的防伪技术种类繁多。目前常用的一种防伪技术是数码防伪,每个产品上有一个唯一的防伪查询码,用户可通过电话查询来辨别真伪。该数码防伪技术的缺点是,可能会有一部分产品在消费后并没有被查询,当这些产品编码被抄走后就可以被应用于假货了。此夕卜,全息防伪、油墨防伪、纸张防伪等以特种加工工艺、图案、材料为壁垒的防伪技术缺点也很明显,全国有数以万计的企业在从事防伪代加工方面业务,仿造并非难事。随着彩色影印机、高分辨率的三维全息扫面仪等设备的诞生,可以精确地提取防伪信息,再加上激光雕亥|J、精密模具等高精密的生产设备的发展,理论上,那些裸露在外面能被触摸到的防伪信息都可以被仿造出来。这种被仿制出来的防伪标识虽然与真品防伪标存在差异,但是在不进行对比情况下,普通用户不能轻易鉴别。现在的RFID射频自动识别技术,因造假者仿制、复制成本及难度极高,目前已经大量用于防伪领域,但是用户识别必须要有专用的射频阅读设备,绝大多数产品的用户个人没有这个阅读条件。目前来看,领先的防伪技术可以做到标识本身极难仿制,但困难都集中在于用户无法简易识别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标识物以及使用该防伪标识物的防伪系统。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系统,包括: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防伪标识物的图像,所述防伪标识物是内部包含有作为防伪依据的三维随机坐标防伪信息的添加物的透明标识物;真伪判别装置,用于将所述图像中包含的二维随机坐标防伪信息和数据库中预存的相应的三维随机坐标防伪信息相结合,经过转换还原计算来判别真伪。本技术的在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标识物,包括:厚度大于1.0毫米的固态透明载体;在所述固态透明载体内部随机固结的至少一个添加物,所述添加物具有确定几何形状和明确的几何特征点。所述特征点是指添加物上几何尖点、几何中心等由添加物几何形状形成的特定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这些附图包括:图1是实施例1的标识物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1的标识物的俯视图图3是实施例1的标识物的俯视图,其中标注了辅助标识和辅助坐标系;图4示出了解释实施例1中定位点和防伪点的选取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的添加物的示例的外形构成解释图;图6是实施例1的添加物的示例的放大图;图7为一张用户拍摄的如图1所示的防伪标识物的照片的示例;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识别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伪系统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伪系统的一个示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伪系统的另一个示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中添加物不含明确特征点的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基于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防伪标识物100。图1示出了该防伪标识物100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该防伪标识物100的俯视图。如图1、2所示,该防伪标识物100包括:具有一厚度的固态透明载体110 ;在该固态透明载体110内部随机固结的至少一个(例如,3个或更多)添加物120 ;可识别的寻址数据库编码130 ;多个定位点140,包括设置在该添加物上的特征点和/或在该固态透明载体的表面上的参照点,该多个定位点能被识别以确定一个三维坐标系和一个二维坐标系,所述三维坐标系是指由外方位元素所确定的标识物坐标系,所述二维坐标系是指内方位元素所确定的像片坐标系,也就是通过定位点可以确定标识物坐标系和像片坐标系两者在相机坐标系中的位置,即在这三个坐标系之间建立关系;至少一个防伪点,设置在该添加物之上从而三维随机分布于所述固态透明载体内。该防伪标识物100可以一体形成在需要被防伪的产品上,例如产品的外包装上,或者也可以固定地附着在产品的外包装上,从而随着被防伪的产品被流通。固态透明载体110的材料例如可为通常的玻璃、有机塑料等透明材料,有机塑料例如为聚碳酸酯、亚克力等,本技术不限于固态透明载体所使用的透明材料。固态透明载体110的截面不限于图1所示圆形,也可以为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这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即可,本技术不限于固态透明载体110的外形。固态透明载体110为一定厚度的板/或块状物,固态透明载体的厚度(即防伪标识物100的厚度)根据所使用的添加物120的尺寸、外形等因素来确定以确保添加物120在其中有足够的随机运动空间为准,至少在1.0毫米以上,例如1.0 5.0毫米。防伪标识物100的长宽方向的尺寸(即在垂直于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至少一个添加物120被随机固结在固态透明载体110的内部。添加物120具有确定的形状,该确定的形状可以是常见的规则形状或用户自定义的不规则形状。例如,添加物120可以为片状物、线状物或圆形物等。选取这类形状的添加物的好处是,容易确定防伪点,开且在标识物旋转一定角度后,防伪点不易被遮掩。此外,添加物120也可以是小颗粒,例如直径为2毫米的颗粒,小颗粒可以近似看成小球,这时候添加物的特征点取小球的中心。添加物120本身可以为不透明的,且例如可以被着色为黑色、红色等颜色。图1中,每个添加物120为添加物的形状是一个正五角星与一个圆拟合在一起而得到的不规则形状。如图5所不,将正五角星的中心与圆心重合;如图6所不,把五角星和圆拟合的图形去掉一个角,这个图形就是添加物最终的形状和尺寸。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构思出其他外形的添加物。本技术不限制于添加物的外形。但是,请注意,不限制添加物外形与添加物外形不确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限制添加物外形是指,某一批产品而言,这批次产品使用的防伪标识物内部的添加物可以全部是三角形状或全部是六角形状,但必须是确定的形状且同类添加物外形一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印制或添加不确定图像信息来发挥防伪效果的技术方案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如果采用印制不确定图像信息来进行防伪,那么同样是一批产品的防伪标识物,其内部添加物的必须印有许多种图形信息才能起到防伪效果。在固态透明载体110上表面(正面)上形成有寻址数据库编码130。寻址数据库编码130例如可以采用印刷、喷涂、雕刻、不干胶标签等形成在固态透明载体110上表面上。另外,寻址数据库编码130也可以形成在固态透明载体110的下表面(背面)上,又或者以标识牌的方式固结在固态透明载体110的内部。无论以哪种方式,这些寻址数据库编码130都可以被肉眼或图像识别设备识别。每个标识物上的寻址数据库编码是唯一的,任两个防伪标识物上的寻址数据库编码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防伪标识物的图像,所述防伪标识物是内部包含有作为防伪依据的三维随机坐标防伪信息的添加物的透明标识物;?真伪判别装置,用于将所述图像中包含的二维随机坐标防伪信息和数据库中预存的相应的三维随机坐标防伪信息相结合,经过转换还原计算来判别真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