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器电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9731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9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控器电路系统,包括输入交流电的输入端,连接负载的输出端,温控器,控制温控器的单片机和对输入电流起稳流作用的可控硅,其特征在于:在该温控器中设置一智能调压控制芯片,该智能调压控制芯片连接单片机,所述智能调压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可控硅。本温控器电路系统中加入智能调压控制芯片,输入端输入的交流电经过整流电路进行整流,得到上千至上万Hz高频电流,由智能调压控制芯片对其进行截取电流点处理,从而得到恒定电流,此时控制芯片的单片机只要简单的编程控制系统即可,之后由智能调压控制芯片直接控制可控硅,之后再连接到负载,本电路系统功耗低,转换率高,并对组成电路的元器件具有保护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载用电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截取电流点、降低功耗的温控器电路系统。技术背景:温控器(Thermostat)是一类调控一体化智能温度控制器,它采用全数字化集成设计,具有温度曲线可编程或定点恒温控制、多重PID调节、输出功率限幅曲线编程、手动/自动切换、软启动、报警开关量输出、实时数据查询、与计算机通讯等功能,将数显温度仪表和ZK晶闸管电压调整器合二为一,集温度测量、调节、驱动于一体,仪表直接输出晶闸管触发信号,可驱动各类晶闸管负载。如图1所示,现有的控制系统包括输入交流电的输入端(AC-1N),连接负载的输出端(LOAD),温控器,控制温控器的单片机和对输入电流起稳流作用的可控硅,该电路系统要达到测量、调节、驱动的效果,需要单片机输入复杂的编程,组成电路中要加保护电路,才能起到对电器元件的保护作用,价格较为昂贵,目前都是通过进口才能达到要求,并且,在对输入端的输入交流电进行转换过程中,内部损耗要达4W以上,转化率只有80%。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单片机编程,对电流进行截取电流点从而获得恒定电流,保护内部元器件,并价格便宜的温控器电路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控器电路系统,包括输入交流电的输入端,连接负载的输出端,温控器,控制温控器的单片机和对输入电流起稳流作用的可控硅,其特征在于:在该温控器中设置一智能调压控制芯片,该智能调压控制芯片连接单片机,所述智能调压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可控硅。进一步的,内部的线路连接为:所述智能调压控制芯片有十六个引脚,第一引脚经过第四电阻后连接到可控硅的门极,该可控硅的阴极接地,阳极连接到输出端;第三引脚分两路:第一路经过第五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后连接到输出端,在所述第五电阻和第七电阻间引出一路经过第四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后接地,第二路经过第七电容后接地;第六引脚分两路:一路连接到第七电容,第二路接地;第七引脚分两路:一路经过第六电阻后连接到内部电压,第二路经过第八电容后接地;第八引脚分两路:一路连接到第七电容,另一路接地;第九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第十引脚分两路:一路连接到第十六引脚,另一路连接5V电压;第十二引脚分两路:一路连接到第六电容,另一路接地;第十四引脚分两路:一路经过第六电容后接地,另一路连接5V电压;第十六引脚分两路:一路连接到5V电压,另一路经过第六电容后接地;在所述智能调压控制芯片与5V电压间引出一路连接到整流电路。进一步的,在所述输入端并联有热敏电阻,并同时并联有第一电容。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容为220nF。进一步的,为了对内部电器元件起到避免瞬间高压击穿的作用,所述第六电容为0.1 μ F。进一步的,所述第七电容为10pF。进一步的,所述第八电容为0.1 μ F。本装置的具体使用效果:本温控器电路系统中加入智能调压控制芯片,输入端输入的交流电经过整流电路进行整流,得到上千至上万Hz高频电流,由智能调压控制芯片对其进行截取电流点处理,从而得到恒定电流,此时控制芯片的单片机只要简单的编程控制系统即可,之后由智能调压控制芯片直接控制可控硅,之后再连接到负载,本电路系统功耗只为0.5W,相比现有的电路系统内耗的4W降低了 70 %,大大节省了功耗,从大局出发,所有用电器都在减少3.5W的内耗,为国家电网也节省了更过的电源;且,在对输入的交流电整流后,通过该只能调压控制芯片进行截取电流点,之后再传送到负载,转化率可达90%,相比之前的转换率为80%的,达到一个质的飞跃。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温控器电路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线路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就具体的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如图2所不一种温控器电路系统,包括输入交流电的输入端AC-1N,连接负载的输出端LOAD,温控器,控制温控器的单片机和对输入电流起稳流作用的可控硅,其特征在于:在该温控器中设置一智能调压控制芯片,该智能调压控制芯片连接单片机,所述智能调压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可控硅。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内部的线路连接为:所述智能调压控制芯片有十六个引脚,第一引脚经过第四电阻R4后连接到可控硅T的门极,该可控硅T的阴极接地,阳极连接到输出端LOAD ;第三引脚分两路:第一路经过第五电阻R5、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后连接到输出端LOAD,在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七电阻R7间引出一路经过第四二极管D4和第三二极管D3后接地,第二路经过第七电容C7后接地;第六引脚分两路:一路连接到第七电容C7,第二路接地;第七引脚分两路:一路经过第六电阻R6后连接到内部电压VDD,第二路经过第八电容CS后接地;第八引脚分两路:一路连接到第七电容C7,另一路接地;第九引脚连接到单片机DD ;第十引脚分两路:一路连接到第十六引脚,另一路连接5V电压;第十二引脚分两路:一路连接到第六电容C6,另一路接地;第十四引脚分两路:一路经过第六电容R6后接地,另一路连接5V电压;第十六引脚分两路:一路连接到5V电压,另一路经过第六电容C6后接地;在所述智能调压控制芯片与5V电压间引出一路连接到整流电路。进一步的,在所述输入端AC-1N并联有热敏电阻TNR,并同时并联有第一电容Cl。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容Cl为220nF。进一步的,为了对内部电器元件起到避免瞬间高压击穿的作用,所述第六电容C6为 0.1 μ F。进一步的,所述第七电容C7为10pF。进一步的,所述第八电容C8为0.1 μ F。本温控器电路系统中加入智能调压控制芯片,输入端输入的交流电经过整流电路进行整流,得到上千至上万Hz高频电流,由智能调压控制芯片对其进行截取电流点处理,从而得到恒定电流,此时控制芯片的单片机只要简单的编程控制系统即可,之后由智能调压控制芯片直接控制可控硅,之后再连接到负载,本电路系统功耗只为0.5W,相比现有的电路系统内耗的4W降低了 70%,大大节省了功耗,从大局出发,所有用电器都在减少3.5W的内耗,为国家电网也节省了更过的电源;且,在对输入的交流电整流后,通过该只能调压控制芯片进行截取电流点,之后再传送到负载,转化率可达90 %,相比之前的转换率为80 %的,达到一个质的飞跃。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列而已,并非对此技术在外观上作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温控器电路系统,包括输入交流电的输入端(AC-1N),连接负载的输出端(LOAD),温控器,控制温控器的单片机和对输入电流起稳流作用的可控硅,其特征在于:在该温控器中设置一智能调压控制芯片,该智能调压控制芯片连接单片机,所述智能调压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可控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压控制芯片有十六个引脚,第一引脚经过第四电阻(R4)后连接到可控硅⑴的门极,该可控硅⑴的阴极接地,阳极连接到输出端(LOAD);第三引脚分两路:第一路经过第五电阻(R5)、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后连接到输出端(LOAD),在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七电阻(R7)间引出一路经过第四二极管(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控器电路系统,包括输入交流电的输入端(AC?IN),连接负载的输出端(LOAD),温控器,控制温控器的单片机和对输入电流起稳流作用的可控硅,其特征在于:在该温控器中设置一智能调压控制芯片,该智能调压控制芯片连接单片机,所述智能调压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可控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威利仕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