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包括手机、遮光板和光路转换装置。所述光路转换装置采用4块透明反射镜片与手机屏幕成45度角设置,所述4块透明反射镜片等距、平行设置,通过配套影片播放出立体幻影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直接用裸眼即可获得立体视觉效果,其空间感是目前所有裸眼立体视觉中效果最好的一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高反透明材料构成的立体幻影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影视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3D的立体影像作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现有的3D技术方案需要观看的人员戴上特别制作的3D眼镜,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其目的是使观看者无需借助3D眼镜等任何辅助装备,而能欣赏到美妙的立体影像作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包括影像播放装置、显示屏幕、遮光板和光路转换装置。所述一种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由影像播放装置播放特别制作的影像,在显示屏幕上呈现出平面影像,该平面影像作为立体幻影成像系统的成像源,经过光路转换装置的作用,最终在人眼前呈现立体幻影效果。所述影像播放装置可以是硬盘播放器,电脑主机和投影仪,也可以是其它播放影像作品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显示屏幕可以是投影膜,液晶显示屏幕,LED显示屏幕,等离子电视屏幕等。所述的显示屏幕设置于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的底部,其显示影像的一面朝向光路转换装置。所述光路转换装置包括至少四块透明反射镜片,该透明反射镜片可以是四块、五块、甚至更多块,所述四块透明反射镜片(5)与手机屏幕的夹角为44° 46°,所述四块透明反射镜片相互平行、等间距设置。所述相互平行、等间距设置的四块透明反射镜片,其下端与显示屏幕直接接触,将显示屏幕等分成四块,分别是第一影像源,第二影像源,第三影像源和第四影像源。所述透明反射镜片呈矩形;由高反透明材料制成,具有充足、适当的反光度和清晰度。所述光路转换装置四周和顶部,除去朝向观看者一侧,如两侧,顶部和后侧均设置遮光板,遮光板相互连接成一个框架,用于遮挡四周的环境光线;两侧的遮光板还与透明反射镜片连接在一起,对反射镜片起到支撑作用。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观看者可以不用再借助其它任何辅助工具,直接用裸眼即可获得最好的立体影像视觉效果。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成像原理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影像播放装置,2、显示屏幕,3、遮光板,4、光路转换装置,5、透明反射镜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表达的本技术的结构,为一种立体幻影成像系统。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用裸眼观看影像,达到立体的视觉效果,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包括影像播放装置1、显示屏幕2、遮光板3和光路转换装置4。所述一种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由影像播放装置I播放特别制作的影像,在显示屏幕2上呈现出平面影像,该平面影像作为立体幻影成像系统的成像源,经过光路转换装置4的作用,最终在人眼前呈现立体幻影效果。所述影像播放装置I可以是硬盘影像播放器,电脑主机和投影仪,也可以是其它播放影像作品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显示屏幕2可以是投影膜,液晶显示屏幕,LED显示屏幕,等离子电视屏幕等。所述的显示屏幕2设置于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的底部,其显示影像的一面朝向光路转换装置4。所述光路转换装置4包括至少四块透明反射镜片5,分别构成第一层影像反射位置BI,第二层影像反射位置B2,第三层影像反射位置B3和第四层影像反射位置B4,该透明反射镜片可以是四块、五块、甚至更多块,所述四块透明反射镜片5与显示屏幕2的夹角为45度,也可以是40 50度,所述四块透明反射镜片5相互平行、等间距设置。所述相互平行、等间距设置的四块透明反射镜片5,其下端与显示屏幕2直接接触,将显示屏幕等分成四块,分别是第一影像源Al,第二影像源A2,第三影像源A3和第四影像源A4。所述第一影像源Al,第二影像源A2,第三影像源A3和第四影像源A4分别与第一层影像反射位置BI,第二层影像反射位置B2,第三层影像反射位置B3和第四层影像反射位置B4相对应,即第一影像源Al的图像在第一层影像反射位置BI反射后获得其第一层影像反射成像Al,,第二影像源A2的图像在第二层影像反射位置B2反射后获得其第二层影像反射成像A2',第三影像源A3的图像在第三层影像反射位置B3反射后获得其第三层影像反射成像A3',第四影像源A4的图像在第四层影像反射位置B4反射后获得其第四层影像反射成像A4'。所述透明反射镜片5呈矩形;由高反透明材料制成,具有充足、适当的反光度和清晰度。所述光路转换装置4的四周和顶部,除去朝向观看者一侧,如两侧,顶部和后侧均设置遮光板3,遮光板3相互连接成一个框架,用于遮挡四周的环境光线;两侧的遮光板3还与透明反射镜片5连接在一起,对反射镜片5起到支撑作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其立体成像原理是:影像播放装置播放的影像经过特殊处理后分割成四个画面并传输到显示屏幕2上进行播放,这四个画面分别呈现在显示屏幕上对应的第一影像源Al位置,第二影像源A2位置,第三影像源A3位置和第四影像源A4位置。由于反射镜片2与显示屏幕成45度夹角,因此,第一影像源Al的图像与第一层影像反射位置BI的距离等于第一层影像反射位置BI与第一层影像反射成像Al'的距离,第二影像源A2的图像与第二层影像反射位置B2的距离等于第二层影像反射位置B2与第二层影像反射成像A2'的距离,第三影像源A3的图像与第三层影像反射位置B3的距离等于第三层影像反射位置B3与第三层影像反射成像A3'的距离,第四影像源A4的图像与第四层影像反射位置B4的距离等于第四层影像反射位置B4与第一层影像反射成像A4'的距离。这使得平面图像经过光路转换装置4成像后,形成了在空间上有一定距离的四层画面,从而在人体的视觉上呈现立体感。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包括手机和光路转换装置(4);所述的光路转换装置(4)包括至少四块透明反射镜片(5),相互平行、等间距设置;所述的四块透明反射镜片(5)与手机屏幕的夹角为44° 4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反射镜片(5)呈矩形;由高反透明材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换装置(4)的两侧,顶部和后侧均设置遮光板(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包括手机、遮光板和光路转换装置。所述光路转换装置采用4块透明反射镜片与手机屏幕成45度角设置,所述4块透明反射镜片等距、平行设置,通过配套影片播放出立体幻影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直接用裸眼即可获得立体视觉效果,其空间感是目前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立体幻影成像系统包括手机和光路转换装置(4);所述的光路转换装置(4)包括至少四块透明反射镜片(5),相互平行、等间距设置;所述的四块透明反射镜片(5)与手机屏幕的夹角为44°~4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定,辛汪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麦田麦水数字影视动画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