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阀门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524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8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多用途阀门手柄,在手柄的中心、与传动杆轴线相重合的对应位置安置有棱柱,该棱柱转动将带动传动杆的转动,后者的转动改变阀门的开闭状态。该手柄在正常情况下人手操作仍是可以的,但当出现紧急或危险时,人进入现场非常危险的情况下,依靠安置有套筒、且该套筒与棱柱匹配的机器人进入现场,并将套筒套装在棱柱上,旋转套筒,就可以扭转棱柱,后者又带动传动杆转动,从而使阀门的开闭状态改变,达到排除安全隐患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手柄,具体的说是一种人和机械手均可操作的阀门手柄。
技术介绍
阀门作为一种设备广泛应用与生产、生活中,阀门包括手动和电动、液压阀门、气动阀门等多个种类,手动阀门仍具有相当多的使用,特别是在紧急状态下,停电、停气时,手动阀门是安全保障的最后屏障了。现有的扭矩较大的手动阀门,其手柄以圆盘形式居多,其设计就是为了方便人手的操作。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机器人除了替换或辅助人加工产品外,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向是提供自然或人为灾难现场的救援,如化工厂、核电站出现灾难性事故后,首先进入的以机器人为主,排出险情、关闭相应的阀门,但现有的手动阀门手柄设计是以人为主的,人的手非常灵活,力量的大小及方向的运用也很准确,所以现有的圆盘类的阀门手柄人操作起来不会有任何问题,但若靠机器人来操作,则比较复杂,在力量的的大小和方向上一旦出现较大的误差,轻则造成阀门手柄的损坏,重则使阀门体出现破坏,从而制造出更大的麻烦。虽说现有的救灾机器人不多,但现有的化工厂、核电站的建设也在大规模的进行,在不远的将来,当救灾机器人普遍应用时,大量的化工厂和核电站等都建成了,其阀门仍是适于人来操作的,那时不论是改变救灾机器人的装备还是更换已安装的阀门手柄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所以适于人机两用的阀门手柄从现在就应该考虑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用途阀门手柄,可在需要时或紧急时,由机器人操作来代替人的操作,降低了危险场所对人的威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阀门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手柄的中心、与传动杆轴线相重合的对应位置安置有棱柱,该棱柱的转动将带动传动杆的转动,后者的转动改变阀门的开闭状态。所述的棱柱的截面是等边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七边形和正八边形之一。所述的棱柱顶端有倒角。以便于安装于机器人上的套筒易于套装其上来工作。所述的棱柱与传动杆是一体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手柄在正常情况下人手操作仍是可以的,但当出现紧急或危险时,人进入现场非常危险的情况下,依靠安置有套筒、且该套筒与棱柱匹配的机器人,就可以扭转相应阀门的传动杆,从而带动阀门的开闭,排除安全隐患。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侧面视图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一手柄;2—棱柱;3—传动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用途阀门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手柄I的中心、与传动杆3轴线相重合的对应位置安置有棱柱2,该棱柱2的转动将带动传动杆3的转动,后者的转动改变阀门的开闭状态。该手柄在正常情况下人手操作仍是可以的,但当出现紧急或危险时,人进入现场非常危险的情况下,依靠安置有套筒、且该套筒与棱柱2匹配的机器人进入现场,并将套筒套装在棱柱2上,旋转套筒,就可以扭转棱柱2,后者又带动传动杆3转动,从而使阀门的开闭状态改变,达到排除安全隐患的目的。优选的,所述的棱柱2的截面是等边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七边形和正八边形之一。优选的,所述的棱柱2顶端有倒角。以便于安装于机器人上的套筒易于套装其上来工作。优选的,所述的棱柱2与传动杆是一体的。是由一根材料加工而成,这样成本低,强度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阀门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手柄(I)的中心、与传动杆(3)轴线相重合的对应位置安置有棱柱(2 ),该棱柱(2 )的转动将带动传动杆(3 )的转动,后者的转动改变阀门的开闭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阀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棱柱(2)的截面是等边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七边形和正八边形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阀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棱柱(2)顶端有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阀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棱柱(2)与传动杆(3)是一体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多用途阀门手柄,在手柄的中心、与传动杆轴线相重合的对应位置安置有棱柱,该棱柱转动将带动传动杆的转动,后者的转动改变阀门的开闭状态。该手柄在正常情况下人手操作仍是可以的,但当出现紧急或危险时,人进入现场非常危险的情况下,依靠安置有套筒、且该套筒与棱柱匹配的机器人进入现场,并将套筒套装在棱柱上,旋转套筒,就可以扭转棱柱,后者又带动传动杆转动,从而使阀门的开闭状态改变,达到排除安全隐患的目的。文档编号F16K31/60GK203036070SQ20122062604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杜兵 申请人: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阀门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手柄(1)的中心、与传动杆(3)轴线相重合的对应位置安置有棱柱(2),该棱柱(2)的转动将带动传动杆(3)的转动,后者的转动改变阀门的开闭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兵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