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君奎专利>正文

一种颗粒状材料气力喷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951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颗粒状材料气力喷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下料斗的出口处设有磨料推进器,该磨料推进器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磨料推进器的入料口与下料斗连通,磨料推进器的出料口与喷料软管的一端连通,该喷料软管的一端还与进气管连通,该喷料软管的另一端与喷料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磨料推进器来代替了原来使用的压力磨料缸,将原来的间隙加料操作改变为连续喷料作业,大大提高了喷料的生产效率,弹簧螺旋推进器由气动马达带动,使得喷料的出料量控制操作容易,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喷料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且可以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颗粒状材料气力喷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颗粒状材料气力喷射设备如喷砂机多采用压力磨料缸,大多采用间隙加料操作,因此喷料效率不高。并且,由于喷料使用的磨料的大小、形状、比重等不同,工作表面要求不同,因而对喷料机要求有不同的出料量(即,料气输送比=磨料(kg)/耗气量(m3/min)),来满足喷料的不同工艺要求。喷料机的喷料量对喷料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喷料量过大喷料效率反而降低,浪费了磨料和空压机的电力,增加了人工成本。目前的喷料机要控制出料量是很难做到的,需要长时间工作摸索经验积累,才能做到正确地控制喷料机的出料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连续喷射颗粒状材料的颗粒状材料气力喷射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颗粒状材料气力喷射设备,包括存料箱,与存料箱连通的下料斗,其特征在于在下料斗的出口处设有磨料推进器,该磨料推进器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磨料推进器的入料口与下料斗连通,磨料推进器的出料口与喷料软管的一端连通,该喷料软管的一端还与进气管连通,该喷料软管的另一端与喷料嘴连接,该磨料推进器包括磨料推进器壳体,磨料推进器壳体内设有螺旋压缩弹簧,螺旋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推进马达的输出轴连接,磨料推进器壳体靠近气动马达一端设有入料口,磨料推进器壳体另一端设有出料口。在下料斗和磨料推进器的入料口之间设有手动磨料阀。喷料软管与喷嘴座连接,喷嘴座与喷料嘴连接,喷嘴座设有补充压力管,补充压力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连通。在喷料嘴的输出端设有增效管,该增效管为一圆筒形结构,其一端与喷料嘴连接,另一端悬空,在该增效管的内壁设有两个增效管圆环,该增效管圆环的外圈与增效管的内壁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磨料推进器来代替了原来使用的压力磨料缸,将原来的间隙加料操作改变为连续喷料作业,大大提高了喷料的生产效率,弹簧螺旋推进器由气动马达带动,使得喷料的出料量控制操作容易,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另外增加了补充压力管可以避免喷嘴堵塞,使得喷料软管内的气流和磨料运动速度相对减低,可延长喷料管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而增效管的使用避免了喷嘴出口处空气突然扩展,空气阻力增大使得出口处气流速度大幅度降低的缺点,可以有效增加喷嘴的使用寿命,并且使得气流更高速有效地将磨料冲击到被清理工件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喷料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且可以提高工作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示意3为图1的B向俯视4为图2的A向剖视5为喷料嘴、喷嘴座、增效管和补充压力管之间的连接示意6为图5的侧视7为磨料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图中的编号分别代表10、吊耳;11、存料箱;12、箱体支架;13、下料斗;15防护板;101、气控角阀;106、总进气球阀;108、总进气软管;109、总油水分离管;110、进气管;111、喷料进气管;115、四通;117、分气包;201、控制引管;202、遥控开关气管;2031、气源压力表;2032、喷料压力表;2033、马达压力表;204、气控三位五通;205、调压油水分离器;206、正三通;207、补充压力管;208、补充控制球阀;219、气动遥控器;301、气动马达;306喷料软管;312、气动磨料阀;313、磨料推进器;3131、磨料推进器壳体;3132、螺旋压缩弹簧;3133、入料口;3136、出料口;314、斜三通;315、快速接头;316、管接头;3161、斜向槽口;317、喷嘴座;318、喷料嘴;319、增效管;320、增效管圆环。一种颗粒状材料气力喷射设备,包括存料箱11,与存料箱11连通的下料斗13,其特征在于在下料斗13的出口处设有磨料推进器313,该磨料推进器313设有入料口3133和出料口3136,磨料推进器313的入料口3133与下料斗13连通,磨料推进器313的出料口3136与喷料软管306的一端连通,该喷料软管306的一端还与进气管110连通,该喷料软管306的另一端与喷料嘴318连接,其中磨料推进器313包括磨料推进器壳体3131,磨料推进器壳体3131内设有螺旋压缩弹簧3132,螺旋压缩弹簧3132的一端与推进马达301的输出轴连接,磨料推进器壳体3131靠近气动马达301的一端设有入料口3133,磨料推进器壳体3131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3136。在下料斗13和磨料推进器313的入料口3133之间设有手动磨料阀312。喷料软管306与喷嘴座317连接,喷嘴座317与喷料嘴318连接,喷嘴座318与补充压力管207的一端连接,补充压力管207的另一端与进气管110连通。在喷料嘴318的输出端设有增效管319,该增效管319为一圆筒形结构,其一端与喷料嘴318连接,另一端悬空,在该增效管319的内壁设有两个增效管圆环320,该增效管圆环320的外圈与增效管319的内壁连接。总进气管108通过总进气球阀106、总油水分离器109和分气包117后与进气管110连通,之后通过四通115分别与喷料进气管111的一端、补充压力管207的一端和调压油水分离器205连接,调压油水分离器205又与推进马达301(该推进马达为气动马达)的进气端连接,调节调压油水分离器205可以调节推进马达301的速度。磨料推进器313的出料口与斜三通314的第一端连通,斜三通314的第二端与喷料进气管110连通,斜三通314的第三端与喷料软管306的一端连通,喷料软管306的另一端与喷嘴座317连通,喷嘴座317与喷料嘴318连通,喷嘴座317还与补充压力管207的另一端连通。调压油水分离器205还与马达压力表2033连接,马达压力表用来指示驱动推进马达301的输入气压。进气管110还设有气控角阀101,气控角阀101与气控三位五通阀204连接,气控三位五通阀204接收遥控器的信号,控制常闭型气控角阀101,从而控制进气管进气。气源压力表2031与分气包117连接,用来指示从总进气管108输入的气体压力。喷料压力表2032与气控三位五通阀204连接,用来指示气控角阀101打开时进气管内气体压力。使用时,喷料操作人员把喷料嘴318对准工件,按下气动遥控器219的开关,发出喷料开始的气路信号。气控三位五通阀204接收到遥控信号,打开常闭型气控角阀101,来自进气管110的气源通过四通114分别同向三个方向一路通过调压油水分离器205通向推进马达301,马达301带动推进器313把磨料输送到斜三通314;第二路直接通过喷料进气管111来到斜三通314,把磨料输送到喷料嘴318,喷料开始;第三路通过补充增压管207,将气源直接送到喷嘴座317,提高有效工作压力。本专利技术在下料斗13的出口处安装了磨料推进器313,它的作用是把磨料靠弹簧螺杆旋转输送至斜三通314内,与压缩气体混合。由于颗粒状材料气力喷射设备是靠压缩气体工作,所以磨料与压缩气体混合需要受的推力要大于气体的压力,本专利技术采用螺旋压缩弹簧3132的螺旋推力,把磨料紧密地推至推进器313的缩收出料口3136,由于磨料紧密地把磨料推进器313的出料口3136堵住,起到了密封作用,使得斜三通314内的压缩气体不能向磨料推进器313内泄露。当磨料推进器的推力大于气体压力时,磨料就向前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颗粒状材料气力喷射设备,包括存料箱,与存料箱连通的下料斗,其特征在于在下料斗的出口处设有磨料推进器,该磨料推进器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磨料推进器的入料口与下料斗连通,磨料推进器的出料口与喷料软管的一端连通,该喷料软管的一端还与进气管连通,该喷料软管的另一端与喷料嘴连接该磨料推进器包括磨料推进器壳体,磨料推进器壳体内设有螺旋压缩弹簧,螺旋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推进马达的输出轴连接,磨料推进器壳体靠近气动马达一端设有入料口,磨料推进器壳体另一端设有出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君奎
申请(专利权)人:陈君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