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升式浮筑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393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8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升式浮筑地板,其包括铺设在所述地面板上的若干个减震器以及内置有多层钢筋网片的混凝土楼板,其中,每个所述减震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地面板上的抗震垫;围绕所述抗震垫设置的、且顶面开设有丝孔的保护罩,其嵌置在所述混凝土楼板中,且该保护罩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与所述混凝土楼板的底面和顶面齐平;以及连接在所述丝孔中的提升螺栓,其一端抵在所述抗震垫的顶面,以使所述保护罩的底面与所述地面板之间存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保护罩,从而可以直接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并通过提升螺栓进行混凝土楼板的提升,以在混凝土楼板于地面板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实现了防震减震的效果,并有效提高了隔音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板,尤其涉及一种自升式浮筑地板
技术介绍
对众多工业车间而言,为了避免房间之间的介质被声能激发时产生大气噪声,以及为了避免直接的机械激发的撞击噪声传播影响周围房间的工作环境,通常在这种车间的地面采用浮筑结构体系,即浮筑地板。现有的浮筑地板主要包括:摆放固定在原结构楼板上的若干减震垫块、铺设在这些减震垫块上的水泥压力板以及铺设在该水泥压力板上的内置有钢筋的混凝土楼板。这种浮筑地板的制造方法包括:找标高和弹面层水平线、基层(即原结构楼板)找平、摆放固定减震垫块、清理基层、在减震垫块上铺放水泥压力板、在水泥压力板放置钢筋网片以及分层浇筑混凝土地坪。然而上述现有浮筑地板的缺点是:由于铺设的水泥压力板增加了下层原结构楼板的承重,而重量的增加导致其该下层楼板的厚度及钢筋的布设都要增加,从而浪费了材料、降低了房间的净空高度。为此,目前需要对这种浮筑地板进行改进,以满足建筑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升式浮筑地板,其铺设于房屋中,该房屋包括地面板和墙面板,所述浮筑地板包括铺设在所述地面板上的若干个减震器以及内置有多层钢筋网片的混凝土楼板,其中,每个所述减震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地面板上的抗震垫;围绕所述抗震垫设置的、且顶面开设有丝孔的保护罩,其嵌置在所述混凝土楼板中,且该保护罩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与所述混凝土楼板的底面和顶面齐平;以及连接在所述丝孔中的提升螺栓,其一端抵在所述抗震垫的顶面,以使所述保护罩的底面与所述地面板之间存有间隙。在上述的自升式浮筑地板中,所述保护罩包括罩体、自该罩体顶面的中心位置向上延伸的颈部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罩体外缘的底部位置的凸耳;所述丝孔自所述颈部顶面向下延伸贯穿所述罩体。在上述的自升式浮筑地板中,所述混凝土楼板内的多层钢筋网片分别架设在所述凸耳上以及所述罩体的顶面上。在上述的自升式浮筑地板中,所述浮筑地板还包括铺设在所述抗震垫底面与所述地面板之间的胶纸层。在上述的自升式浮筑地板中,所述浮筑地板还包括分别铺贴在所述混凝土楼板的所有侧面与所述墙面板之间的防震垫。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技术通过在房屋的地面板上按设计要求布置减震器,使减震器的保护罩嵌置在混凝土楼板中,并通过减震器的提升螺栓抵住减震器的抗震垫而使保护罩提升,从而使整个混凝土楼板提升,以与房屋的地面板之间形成间隙,进而有效地减小了撞击噪声对特殊声学要求的场所的影响,改善了隔音效果。本技术在综合了房间受力、地面下沉变形的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将减震器的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抗震垫作为混凝土楼板的受力支撑,有效改善了减震效果;另外,本技术利用保护罩可以一次性整体浇筑混凝土楼板,而不需要传统的水泥压力板,从而能够缩短工期,同时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升式浮筑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即一种自升式浮筑地板,其铺设于房屋中,该房屋包括地面板10和墙面板20,浮筑地板包括:铺设在地面板上的若干个减震器I以及内置有多层钢筋网片3的混凝土楼板2,其中,每个减震器I包括:设置在地面板上的由弹性橡胶制成的抗震垫11 ;围绕抗震垫11设置的、且顶面开设有丝孔13的保护罩12,其嵌置在混凝土楼板2中,且该保护罩12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与混凝土楼板2的底面和顶面齐平;以及连接在丝孔13中的提升螺栓14,其一端抵在抗震垫11的顶面,以使保护罩12的底面与地面板10之间存有间隙,即,使混凝土楼板2的底面与地面板10之间存有间隙。本技术的浮筑地板还包括铺设在抗震垫11底面与地面板10之间的胶纸层4,以及分别铺贴在混凝土楼板2的所有侧面与墙面板20之间的防震垫5,该防震垫5可进一步提高房屋整体的隔声抗震效果。本技术中,保护罩12包括罩体121、自该罩体121顶面的中心位置向上延伸的颈部122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罩体121外缘的底部位置的凸耳123 ;丝孔13自颈部122顶面向下延伸贯穿罩体121。抗震垫11的外径小于保护罩12罩体121的内径,即两者之间存在活动空间,以便于保护罩12的提升。混凝土楼板2内的两层钢筋网片3分别架设在凸耳123上以及罩体121的顶面上。本技术的自升式浮筑地板的施工方法如下:1、根据浮筑地板的负载能力设计浮筑地板支点布置要求,地面板10找平,根据浮筑地板支点布置要求在找平后的地面板10上进行减震器I的摆放位置点的放样;2、在房屋的墙面板20上铺贴防震垫5,使防震垫5从墙面板20的底边向上延伸;3、在房屋的地面板10上铺设胶纸层4,使胶纸层4布满地面板10的整个表面;4、根据预设的浮筑地板支点布置要求,在胶纸层4上放置若干个具有抗震垫11、保护罩12和提升螺栓14的减震器I ;5、在减震器I的保护罩12上架设钢筋网片3 ;6、先在减震器I的保护罩12的丝孔13中塞入保护皮塞(图中未示),并使该保护皮塞突出保护罩12的顶面,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楼板2,使钢筋网片3陷于混凝土楼板2中,并使该混凝土楼板2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与保护罩12的底面和顶面齐平,使该混凝土楼板2的所有侧面与防震垫5邻接,接着拔出保护皮塞,并旋入提升螺栓14 ;7、通过旋拧提升螺栓14提升保护罩12,使混凝土楼板2的底面与胶纸层4之间存有间隙,以形成浮筑地板;8、采用固化剂处理混凝土楼板2的顶面。在本技术中,浮筑地板支点布置要求的设计具体是根据浮筑地板重量、设备基础重量、以及设备重量进行减震器承载计算得来的,根据该计算结果可以设计减震器I的分布位置以及相应地选择减震器I的型号;然后对地面板10进行砂浆找平,以确保减震器I摆放位置的平整统一;接着采用精密的经纬仪可以对减震器I的摆放位置点进行准确放样,为了便于减震器I的位置辨认,还可以在每个摆放位置点上喷彩色油漆,以做标示。在本技术中,可采用水泥和107胶水等材料将防震垫5铺贴在墙面板20上,防震垫5高出地面板10的高度可根据地面板10和混凝土楼板2之间的净空高度以及上层的混凝土楼板2的厚度进行确定,其高度不能低于提升后混凝土楼板2距地面板10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防震垫5由IOmm厚的橡塑材料制成,且防震垫5高出地面板200mm。在本技术中,根据地面板10的面积,可采用多层胶纸层4错开铺设,以铺满整个地面板10 ;在本实施例中,错开的多层胶纸层4的相互搭接的宽度不少于150mm,且搭接处需用胶带粘贴。在本技术中,可采用胶水将减震器I的抗震垫11粘牢在胶纸层4上,且每个减震器I不得偏尚放置点1cm。在本技术中,可根据加固钢筋的大小和分布绑扎两层钢筋网片3,下层的钢筋网片3搁置在保护罩12的凸耳123上,上层的钢筋网片3搁置在罩体121的顶面上。在本技术中,塞入保护罩12的丝孔13的保护皮塞可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砂浆及其他杂物流入丝孔13内,而造成不能提升的问题,另外,保护皮塞突出保护罩12的顶面可便于在混凝土干固后寻找减震器I的所在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皮塞突出保护罩12的顶面5_ ;在浇筑混凝土时,可采用汽车泵一次性把混凝土填满至减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升式浮筑地板,其铺设于房屋中,该房屋包括地面板和墙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筑地板包括铺设在所述地面板上的若干个减震器以及内置有多层钢筋网片的混凝土楼板,其中,每个所述减震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地面板上的抗震垫;?围绕所述抗震垫设置的、且顶面开设有丝孔的保护罩,其嵌置在所述混凝土楼板中,且该保护罩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与所述混凝土楼板的底面和顶面齐平;以及?连接在所述丝孔中的提升螺栓,其一端抵在所述抗震垫的顶面,以使所述保护罩的底面与所述地面板之间存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