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缆沟智能远程自动排水装置,由于采用了在第一玻壳干簧二极管上端设置第二玻壳干簧二极管,其特点在于:当第一玻壳干簧二极管受到损坏不能正常工作时,浮球继续浮升到第二玻壳干簧二极管近前后即可自动将第二玻壳干簧二极管内的动静触点所导通,第二玻壳干簧二极管内的动静触点导通后,导通导线即可将故障信号通过站內控制室內的远程智能控制单元远动装置通信管理机上传至调度主站监控屏的界面上,操作人员即可实现远程操作站內远程智能控制单元內的远动装置通信管理机,远动装置通信管理机即可实现可直接起动第二电泵排水电动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控制,直接涉及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缆沟智能远程自动排水装置,特适用于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缆沟智能远程自动排水使用。
技术介绍
变电站电缆沟是变电站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电缆的专一安全传输通道,电缆在电缆沟中按次序分层排列,电缆的运行环境有严格的要求,现常规做法是:当下过暴雨后,靠被狐出的巡视人员到达现场后现场接线即在电缆沟深水处放置临时抽水泵实施排水,排水期间还要全程看守,直到水位降至规定要求,此等做法耗费人力、耽误时间。在长期工作中人们还发现以上所述常规做法虽能完成排水,但能完全做到快速及时排水更是不为可能。特别更为严重的是:当室外设备区排水沟内由于存在未被人们所察觉的隐型故障及电缆沟出现封堵不严时,雨水就会灌入电缆沟,水位上升即会淹没电缆,又由于巡视人员未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当上升的雨水淹没电缆后,即会导至电缆绝缘強度所降低,绝缘強度降低易会出现漏电、接地、出现微电弧,出现微电弧时常会造成线间短路,造成线间短路后即会出现电缆缆芯断线,时常会造成控制设备误动作和不动作,严重时还更易会出现其它不可预见不安全重大事故发生的严重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缆沟智能远程自动排水装置,它能有效地解决:当室外设备区排水沟内由于存在未被人们所察觉的隐型故障及电缆沟封堵不严时,雨水就会灌入电缆沟,水位上升即会淹没电缆,又由于巡视人员未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当上升的雨水淹没电缆后,即会导至电缆绝缘強度所降低,绝缘強度降低易会出现漏电、接地、出现微电弧,出现微电弧时常会造成线间短路,造成线间短路后即会出现电缆缆芯断线,时常会造成控制设备误动作和不动作,严重时还更易会出现其它不可预见不安全重大事故发生的难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缆沟智能远程自动排水装置,具有水位监测储水箱和,所述水位监测储水箱上部一端设置第一密封盒,第一密封盒内设置微动碰撞开关,另一端设置第二密封盒,第二密封盒内设置第一玻壳干簧二极管,第一玻壳干簧二极管上端设置第二玻壳干簧二极管,水位监测储水箱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水位标杆,水位标杆上端设置防蚀转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方案是:所述防蚀转套一端设置第一停止撞杆,第一停止撞杆前端上部设置第一撞停指钮,防蚀转套另一端设置第二起动撞杆,第二起动撞杆前端上部设置第二栓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第二栓杆上端设置浮球,浮球侧端设置圆型磁石。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在水位监测储水箱上部一端设置第一密封盒,第一密封盒内设置微动碰撞开关,第二密封盒内设置第一玻壳干簧二极管,第一密封盒和第二密封盒实现可将微动碰撞开关和玻壳干簧二极管隐置所密封。又由于采用了在水位监测储水箱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水位标杆,水位标杆上端设置防蚀转套,防蚀转套一端设置第一停止撞杆,第一停止撞杆前端上部设置第一撞停指钮,防蚀转套另一端设置第二起动撞杆,第二起动撞杆前端上部设置第二栓杆,第二栓杆上端设置浮球,其特点在于:当浮球在水位监测储水箱内浮升和降落时,第一停止撞杆和第二起动撞杆还可实现可在防蚀转套上转动而自由。本技术还由于采用了在第一玻壳干簧二极管上端设置第二玻壳干簧二极管,其特点在于:当第一玻壳干簧二极管受到损坏不能正常工作时,浮球继续浮升到第二玻壳干簧二极管近前后即可自动将第二玻壳干簧二极管内的动静触点所导通,第二玻壳干簧二极管内的动静触点导通后,导通导线即可将故障信号通过站内控制室内的远程智能控制单元远动装置通信管理机上传至调度主站监控屏的界面上,操作人员即可实现远程操作站内远程智能控制单元内的远动装置通信管理机,远动装置通信管理机即可实现可直接起动第二电泵排水电动机。附图说明 附图里本技术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缆沟智能远程自动排水装置的结构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结构原理,水位监测储水箱I上部一端设置第一密封盒2,第一密封盒2内设置微动碰撞开关3,另一端设置第二密封盒4,第二密封盒4内设置第一玻壳干簧二极管5,第一玻壳干簧二极管5上端设置第二玻壳干簧二极管6,水位监测储水箱I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水位标杆7,水位标杆7上端设置防蚀转套8,防蚀转套8 —端设置第一停止撞杆9,第一停止撞杆9前端上部设置第一撞停指钮10,防蚀转套8另一端设置第二起动撞杆11,第二起动撞杆11前端上部设置第二栓杆12,第二栓杆12上端设置浮球13,浮球13侧部设置圆型磁石14。本技术的安装过程为:首先将水位监测储水箱I安装固定在电缆沟(未标示)底部的规定的位置上,将水位监测储水箱I上部第一密封盒2内微动碰撞开关3的引线15、16连接与站内自动控制单元(未标示)的继电器接线端子上,然后再将另一端第二密封盒4内第一玻壳干簧二极管5的引线17、18同样连接与站内自动控制单元的继电器接线端子(未标示)上,最后再将第二玻壳干簧二极管6的引线19、20连接与控制室内的远程智能控制单元的远动装置通信管理机的接线端子(未标示)上即可完成安装。本技术的自动使用过程为:在自动控制方式下,当浮球13上升至人为设定水位高度(第一玻壳干簧二极管5)警戒水位定值近前时,浮球13侧部圆型磁石14即可将第一玻壳干簧二极管5的动触点17、18吸拉导通后,第一玻壳干簧二极管5的引线17、18即可连通站内自动控制单元内的继电器接触器(未标示)接线端子(此时电机启动,第一排水泵工作)。当电机启动排水后,在浮球13随水位下降而下落的同时,第一停止撞杆9也同时向上而运动,当浮球13下落至人为设定停止位置时,第一停止撞杆9上部的第一撞停指钮10即可压触将第一密封盒2内的微动碰撞开关3,此时微动碰撞开关3内的常闭触点15、16即断开(电机停止排水)。本技术的远程智能使用过程为:当在自动控制方式下自动控制单元的继电器和接触器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此时浮球13即可继续浮起而上升,当浮球13侧端的圆型磁石14靠近第二密封盒4内第二玻壳干簧二极管6时,此时圆型磁石14即可将第二玻壳干簧二极管6的的动静触点19、20所导通,闭合信号线19、20导通站内控制室内远程智能控制单元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导通远动装置通信管理机(未标示),远动装置通信管理机上传至调度主站(未标示),主站界面中提示水位超过警戒水位线是否遥控排水,调度员确认后即可点击排水,此时遥控指令通过远动装置下达指令至变电站图2控制室内的站内远程智能控制单元内通信管理机的接收单元(未标示),接收单元启动继电器和接触器(未标示),接触器启动第二排水泵排水,当水位下降至人为设定停止水位时,此时远程智能控制单元内的延时继电器(未标示)按上限和下限的的落差时间完成延时而停止工作,延时继电器一组常开触点断开接触器,延时继电器的另一常闭触点重新导通,信号通过远动装置通信管理机上传至调度主站,主站界面中重新提示最低水位巳处于人为设定值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缆沟智能远程自动排水装置,具有水位监测储水箱(I)和浮球(13),其特征是:所述水位监测储水箱(I)上部一端设置第一密封盒(2),第一密封盒(2)内设置微动碰撞开关(3),另一端设置第二密封盒(4),第二密封盒(4)内设置第一玻壳干簧二极管(5),第一玻壳干簧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缆沟智能远程自动排水装置,具有水位监测储水箱(1)和浮球(13),?其特征是:所述水位监测储水箱(1)上部一端设置第一密封盒(2),第一密封盒(2)内设置微动碰撞开关(3),另一端设置第二密封盒(4),第二密封盒(4)內设置第一玻壳干簧二极管(5),第一玻壳干簧二极管(5)上端设置第二玻壳干簧二极管(6),水位监测储水箱(1)內部中间位置设置水位标杆(7),水位标杆(7)上端设置防蚀转套(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树云,徐圣春,张莹,
申请(专利权)人:武树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