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木料加工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圆木棒砂光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木棒的生产中,多数企业采用的都是双刀式切削设备,换 刀时由于分刃不均容易造成产品上、下刀切削不重合,使产品产生错刀 痕迹。目前,为了减少由于错刀痕迹造成木棒降等的损失,各企业主要 是釆用撞光的方法,即用木棒之间的相对运动,互相摩擦,减少毛刺,但错刀造成的痕迹很难去掉,尤其对± 0. 1 Omm刀痕根本无能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 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并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装置缺点的圆木棒砂光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电器操纵 箱、机架、吸尘罩,落料斗位于所述机架的前端上方,机架上部安装有 两丝杠,丝杠的前端与落料斗配接,丝杠两侧的机架侧板上安装细齿条, 在机架的中部上方间隔地安装有前砂架和后砂架,前砂架和后砂架上分 别安装两对平行辊,其上均安装有砂带,砂带位于丝杠的上方,其走向 与丝杠垂直,放料斗与丝杠的后端配接,安装在机架的后端上方。本技术的优点是该机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可以方便的控制砂光量,使木棒表 面光洁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木棒砂光机,包括电器操纵箱(1)、机架(2)、吸尘罩(3),其特征在于:落料斗(4)位于所述机架(2)的前端上方,机架(2)上部安装有两丝杠(5),丝杠(5)的前端与落料斗(4)配接,丝杠(5)两侧的机架(2)侧板上安装细齿条(6),在机架(2)的中部上方间隔地安装有前砂架(7)和后砂架(8),前砂架(7)和后砂架(8)上分别安装两对平行辊(9),其上均安装有砂带(10),砂带(10)位于丝杠(5)的上方,其走向与丝杠(5)垂直,放料斗(11)与丝杠(5)的后端配接,安装在机架(2)的后端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战廷文,梁进义,王执煜,
申请(专利权)人:刘滨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