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面锥面二维自动控制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946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柱面锥面二维自动控制抛光机。抛光机的抛光夹支撑架和导轨Ⅱ固定安装在基座上,压片压住抛光夹用螺钉固定在夹支撑架上。滑块Ⅱ放置在导轨Ⅱ上,可以前后移动。压电陶瓷块和导轨Ⅰ固定在滑块Ⅱ上。压电陶瓷块与滑块Ⅰ粘接。滑块Ⅰ放置在导轨Ⅰ上,可以前后自由滑动。电机和卡盘安装在滑块Ⅰ上。卡盘可以随电机旋转。螺杆传动电机和螺杆固定在滑块Ⅱ上,螺杆与滑块ⅡⅠ通过螺纹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应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用于对称旋转工件的表面抛光
,具体涉及一种柱面锥面二维自 动控制抛光机。 技术背景在科研和生产活动中,要用到大小不一的柱面和角度不同的锥面,在很多场合对柱面和 锥面有粗糙度要求, 一个是柱面锥面的本身使用, 一个是为了后续工艺的质量要求。比如, ICF实验用靶杆模子的柱面和锥面,为了提高表面的镀膜质量,就需要降低模子表面粗糙度。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0520070427.5公开了名称为《双向旋转多功能抛光机》的实用 新型专利技术,该技术包括有动力、输入轴、齿轮箱、设在输出轴上的抛光盘,它还包 括有输出轴套(8),输出轴套(8)配套在输出轴(3)上,输出轴套(8)通过联轴器与抛光盘(11) 连接且与输出轴端上的抛光盘(12)相配套。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两个抛光盘,作业时,两 个抛光盘的反作用力接近互相抵消,使操作更加省力,工作效率高,抛光效果好;又由于抛 光盘平面设有尼龙自粘贴面,可根据需要更换粗、中细砂轮或砂轮布或羊毛抛光轮研磨作业 和抛光,还可给水进行湿式研磨和抛光。其不足之处在于,其用砂轮抛光和对称两点抛光, 最后抛光效果达不到精密抛光,这种方法也只适用于较粗的工件。现有的柱面抛光机,对需要抛光的柱体大小有要求。不能完全满足各种柱体的抛光需求。 到目前为止,未见到有锥面抛光装置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对柱面锥面的二维抛光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柱面锥面二维自动控制抛 光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对柱面锥面二维自动控制抛光机,包括抛光夹、夹支撑架、压片、导轨i、卡盘、电机、滑块i、导轨n、滑块n、压电陶瓷块、螺杆传动电机和螺杆、控制块 和基座。抛光夹支撑架、导轨n、螺杆传动电机和螺杆和控制块固定安装在基座上。压片压 住抛光夹用螺杆和螺母固定在夹支撑架上。滑块i放置在导轨i上。电机和卡盘安装在滑块 i上,卡盘可以随电机旋转。导轨i和压电陶瓷块固定安装在滑块ii上,压电陶瓷块与滑块 i固定连接。滑块ii放置在导轨n上,螺杆传动电机和螺杆与滑块n通过螺纹配合。电机、 压电陶瓷块和传动电机的控制电缆图中未画出。 所述的抛光夹为中部微凹的平板。所述的抛光夹为成半锥孔型,两个抛光夹合成一个锥孔,剖面为椭圆或者圆形。 所述的抛光夹为安装平面与抛光平面垂直的板。本技术用于金属、玻璃等多种材料的柱面和锥面的表面加工,能够较好降低柱面和锥面的表面粗糙度,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应用范围较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柱面锥面二维自动化控制抛光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柱面锥面二维自动化控制抛光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柱面锥面二维自动化控制抛光机的抛光夹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柱面锥面二维自动化控制抛光机的抛光夹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柱面锥面二维自动化控制抛光机的抛光夹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柱面锥面二维抛光机的柱体端面抛光板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的柱面锥面二维自动化控制抛光机的压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l.抛光夹 2.夹支撑架 3.压片 4.导轨I 5.卡盘 6.电机 7.滑块I 8.导轨II 9.滑块11 IO.压电陶瓷块 ll.传动电机和螺杆 12. 控制块 13.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描述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柱面锥面二维自动控制抛光机,包括抛光夹l、 夹支撑架2、压片3、导轨14、卡盘5、电机6、滑块17、导轨118、滑块119、压电陶瓷块10、 传动电机和螺杆U、控制块12和基座13。抛光夹支撑架、导轨II、螺杆传动电机和螺杆和 控制块固定安装在基座合适的位置上。然后用图7压片压住抛光夹用螺杆和螺母固定在夹支 撑架上。滑块I放置在导轨I上。电机和卡盘安装在滑块上,卡盘可以随电机旋转。导轨I 和压电陶瓷块固定安装在滑块II上,压电陶瓷块与滑块I固定连接。滑块II放置在导轨II上, 螺杆传动电机和螺杆与滑块II通过螺纹配合。它的工作过程如下工件安装在卡盘里;给抛光夹粘贴上合适等级的抛光纸或者抛光纸加上研磨粉,然后用压片压住,用螺杆和螺母安装 在夹支撑架上。移动滑块n到合适的位置,使工件正好放置在抛光夹里。给压电陶瓷块提供 合适的周期电压,让压电陶瓷块周期伸縮形变,带到滑块I来回运动,行程通过电压幅度大 小来控制。在移动过程中,电机旋转,带动卡盘、工件旋转。从而达到工件在抛光夹里旋转和来回运动,也就达到了对工件表面的二维抛光和研磨;对柱体端面抛光只需要工件的旋转。 通过换用不同的抛光夹或者板来抛光柱面、柱体端面或者锥面。用不同角度的锥面抛光夹来 抛光不同角度的锥面。电机的旋转、压电陶瓷的形变和传动电机的运动由控制块提供开关信 号。图l、图2中的抛光夹1来抛光柱体工件。通过换用用图3、图4、图5和图6中所示 的不同抛光夹来抛光柱体端面或者锥面。用不同角度的锥面抛光夹来抛光不同角度的锥面。 对具有一定面积大小的柱体端面,换上柱体端面抛光板,即可抛光。权利要求1. 柱面锥面二维自动控制抛光机,含有抛光夹(1)、夹支撑架(2)、压片(3)、导轨I(4)、卡盘(5)、电机(6)、滑块I(7)、导轨II(8)、滑块II(9)、压电陶瓷块(10)、传动电机和螺杆(11)、控制块(12)和基座(13);其特征在于抛光夹支撑架(2)和导轨I(4)固定安装在基座(13)上,压片(3)压住抛光夹(1)用螺钉固定在夹支撑架(2)上;滑块I(7)放置在导轨I(4)上;电机(6)和卡盘(5)安装在滑块I(7)上;滑块II(9)放置在导轨II(8)上;传动电机和螺杆(11)固定在滑块II(9)上,与滑块I(7)通过螺纹配合;压电陶瓷块(10)和导轨I(4)固定在滑块II(9)上,压电陶瓷块(10)与滑块I(7)固定连接;控制块(12)固定在基座(13)上。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柱面锥面二维自动控制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光夹为中部 微凹的平板。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柱面锥面二维自动控制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光夹为成半 锥孔型、两个抛光夹合成一个锥孔、剖面为椭圆或者圆形。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柱面锥面二维自动控制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光夹为安装平面与抛光平面垂直的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柱面锥面二维自动控制抛光机。抛光机的抛光夹支撑架和导轨II固定安装在基座上,压片压住抛光夹用螺钉固定在夹支撑架上。滑块II放置在导轨II上,可以前后移动。压电陶瓷块和导轨I固定在滑块II上。压电陶瓷块与滑块I粘接。滑块I放置在导轨I上,可以前后自由滑动。电机和卡盘安装在滑块I上。卡盘可以随电机旋转。螺杆传动电机和螺杆固定在滑块II上,螺杆与滑块III通过螺纹配合。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应用范围广。文档编号B24B29/00GK201224060SQ20082006434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唐永建, 林 张, 王衍斌, 雷海乐 申请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柱面锥面二维自动控制抛光机,含有抛光夹(1)、夹支撑架(2)、压片(3)、导轨Ⅰ(4)、卡盘(5)、电机(6)、滑块Ⅰ(7)、导轨Ⅱ(8)、滑块Ⅱ(9)、压电陶瓷块(10)、传动电机和螺杆(11)、控制块(12)和基座(13);其特征在于:抛光夹支撑架(2)和导轨Ⅰ(4)固定安装在基座(13)上,压片(3)压住抛光夹(1)用螺钉固定在夹支撑架(2)上;滑块Ⅰ(7)放置在导轨Ⅰ(4)上;电机(6)和卡盘(5)安装在滑块Ⅰ(7)上;滑块Ⅱ(9)放置在导轨Ⅱ(8)上;传动电机和螺杆(11)固定在滑块Ⅱ(9)上,与滑块Ⅰ(7)通过螺纹配合;压电陶瓷块(10)和导轨Ⅰ(4)固定在滑块Ⅱ(9)上,压电陶瓷块(10)与滑块Ⅰ(7)固定连接;控制块(12)固定在基座(1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衍斌唐永建张林雷海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