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形柱面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待加工的方形柱面镜平面端设置一左铜管和一专用垫块,所述左铜管的直径D1小于最终圆形柱面镜成品的外径D;所述专用垫块包括一台阶,所述台阶包括一第一平面和一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紧挨所述左铜管的侧面,所述第二平面紧挨方形柱面镜的基准面;S2.在方形柱面镜的弧面端设置一右铜管,所述右铜管和所述左铜管夹紧方形柱面镜;S3.拿掉所述专用垫块;S4.将所述方形柱面镜磨成外径为D的圆形柱面镜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加工精度高,所用设备简单,定位效率高,且加工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柱面镜的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形柱面镜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加工圆形柱面镜时,一般是直接把圆片放在金属的槽型夹具里面进行磨抛柱面,这种传统工艺加工出来的产品偏心精度比较低,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为了提高圆形柱面镜的加工精度,通常需要使用具有光学定位系统的透镜磨边机,但是光学定位系统在定位的过程中只是起一个参考的作用,还需要配合人工不断调节柱面镜的位置,效率较低,而且该设备价格相对昂贵,导致生产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形柱面镜的加工方法,不仅能解决现有圆形柱面镜的加工精度比较低的问题,而且设备简单、成本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圆形柱面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待加工的透镜磨边设置一左铜管和一专用垫块,所述左铜管的直径D1小于最终圆形柱面镜成品的外径D;所述专用垫块包括一台阶,所述台阶包括一第一平面和一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紧挨所述左铜管的侧面,所述第二平面紧挨方形柱面镜的基准面;S2.在方形柱面镜的弧面端设置一右铜管,所述右铜管和所述左铜管夹紧方形柱面镜;S3.拿掉所述专用垫块;S4.将所述方形柱面镜磨成外径为D的圆形柱面镜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不需要使用现有技术中昂贵的光学定位透镜磨边机,只需用简单的定位工具和定位方法,即可加工出高精度的圆形柱面镜,所用设备简单,定位效率高,且加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待加工的方形柱面镜的侧视图;图2为用专用垫块和左铜管定位方形柱面镜时的示意图;图3为柱面镜被磨边前的状态示意图;标号说明:1、方形柱面镜;11、基准面;12、光轴;13、平面端;14、弧面端;2、专用垫块;3、左铜管;4、右铜管;5、磨边机砂轮;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待加工的方形柱面镜的平面端设置一直径D1小于最终圆形柱面镜的直径D的左铜管以及一带台阶的专用垫块;在弧面端设置一右铜管,能够对所述方形柱面镜的光轴进行定位,且一次安装即可准确定位,无需反复调试,所使用的工具设备简单、所用成本低、定位效率高。请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圆形柱面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待加工的方形柱面镜平面端设置一左铜管和一专用垫块,所述左铜管的直径D1小于最终圆形柱面镜成品的外径D;所述专用垫块包括一台阶,所述台阶包括一第一平面和一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紧挨所述左铜管的侧面所述第二平面紧挨方形柱面镜的基准面;S2.在方形柱面镜的弧面端设置一右铜管,所述右铜管和所述左铜管夹紧方形柱面镜;S3.拿掉所述专用垫块;S4.将所述方形柱面镜磨成外径为D的圆形柱面镜成品。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一直径D1小于D的左铜管以及一带台阶的专用垫块,两者相配合,能够准确地定位该柱面镜的光轴,使其与透镜磨边机的转轴重合,最终得到高精度的圆形柱面镜。在定位的过程中,只需让各元件之间紧密接触好,即可一次完成定位,无需反复观察和调试,极大地节约时间。进一步的,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将柱面镜经过车削或切割,将其加工成为方形柱面镜,所述方形柱面镜的边长为W,以其中一侧面为基准面,所述柱面镜的光轴距所述基准面的距离为X,W>2X>D。由上述描述可知,以所述方形柱面镜的一侧面为基准面,可使S1中的定位更加精确;W>2X>D可保证磨边前的方形柱面镜有一定的加工余量,防止产品尺寸过小而报废。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专用垫块的台阶高度h=X-D1/2。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专用垫块与直径为D1的左铜管相配合,刚好能够使所述方形柱面镜的光轴对准透镜磨边机的转轴,即所述左铜管的中心轴。进一步的,步骤S1还包括:用胶水将方形柱面镜的所述基准面固定于所述专用垫块的第二平面。由上述描述可知,用胶水暂时固定,可防止方形柱面镜前被夹紧之前,专用垫块与方形柱面镜之间接触不紧密而造成定位不准确。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右铜管的直径D2小于D。由上述描述可知,右铜管的直径小于D,可防止磨边过程中磨边机砂轮磨到右铜管,以免机器受损。请参照图1以及图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为:提供一种圆形柱面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将柱面镜经过车削或切割,将其加工成为方形柱面镜1,所述方形柱面镜1的边长为W,以其中一侧面为基准面11,所述柱面镜的光轴12距所述基准面11的距离为X,W>2X>D,其中D为最终圆形柱面镜成品的外径。其中,在一批多个柱面镜的加工中,上述步骤形成的方形柱面镜1的X的加工误差控制在0.02mm以内,以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的稳定性。S1.在待加工的上述方形柱面镜1的平面端13设置一左铜管3和一专用垫块2,所述左铜管3的直径D1小于最终圆形柱面镜成品的外径D;所述专用垫块2包括一台阶,所述台阶的高度h=X-D1/2;所述台阶包括一第一平面和一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紧挨所述左铜管3的侧面,所述第二平面紧挨方形柱面镜1的基准面11;具体操作时,可先设置专用垫块2,紧挨方形柱面镜1的基准面11,然后放上左铜管3,使左铜管3、专用垫块2、方形柱面镜1三者紧密接触;当然也可先设置左铜管3,然后设置专用垫块2,使左铜管3、专用垫块2、方形柱面镜1三者紧密接触。可选的,在本步骤中,可用胶水将方形柱面镜1的所述基准面11临时固定于所述专用垫块2的第二平面。用胶水暂时将方形柱面镜1固定于专用垫块2上,可有效防止方形柱面镜1被夹紧前与专用垫块2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动,造成定位不准确。S2.在方形柱面镜1的弧面端14设置一右铜管4,所述右铜管4和所述左铜管3夹紧方形柱面镜1,其中右铜管4的直径D2小于最终圆形柱面镜成品的外径D;S3.拿掉所述专用垫块2;S4.在左铜管3和右铜管4的夹紧作用下,将所述方形柱面镜1磨成外径为D的圆形柱面镜。如图3所示,拿掉专用垫块2后,可将磨边机砂轮5置于所述方形柱面镜1的上方,通过旋转磨边机砂轮5或整体旋转方形柱面镜1,左铜管3和右铜管4逐渐将方形柱面镜1的外径磨至D。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圆形柱面镜加工方法,只需设置一左铜管3以及一带台阶的专用垫块2,就能对待加工的方形柱面镜1的光轴12进行定位,相对于传统一般的工艺(圆片直接上槽型夹具磨抛)加工出来的产品的偏心,精度会更高;相对于用透镜磨边机光学定心系统找中心定位磨边,效率更高,而且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不用透镜磨边机的光学定心系统也一样能加工;本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有严格中心偏大曲率要求的圆形柱面镜的加工。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形柱面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待加工的方形柱面镜平面端设置一左铜管和一专用垫块,所述左铜管的直径D1小于最终圆形柱面镜成品的外径D;所述专用垫块包括一台阶,所述台阶包括一第一平面和一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紧挨所述左铜管的侧面,所述第二平面紧挨方形柱面镜的基准面;S2.在方形柱面镜的弧面端设置一右铜管,所述右铜管和所述左铜管夹紧方形柱面镜;S3.拿掉所述专用垫块;S4.将所述方形柱面镜磨成外径为D的圆形柱面镜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柱面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待加工的方形柱面镜平面端设置一左铜管和一专用垫块,所述左铜管的直径D1小于最终圆形柱面镜成品的外径D;所述专用垫块包括一台阶,所述台阶包括一第一平面和一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紧挨所述左铜管的侧面,所述第二平面紧挨方形柱面镜的基准面;S2.在方形柱面镜的弧面端设置一右铜管,所述右铜管和所述左铜管夹紧方形柱面镜;S3.拿掉所述专用垫块;S4.将所述方形柱面镜磨成外径为D的圆形柱面镜成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柱面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炳林,朱新华,陈胜,林守锋,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巴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