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书凡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可调夹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8544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6 01:34
一种组合式可调夹钳,它包括连接螺栓、球型垫圈、骨针外夹块、骨针内夹块、圆柱弹簧、第一连接棒内夹块、钢丝螺套、第一连接棒外夹块、限位螺钉;所述球型垫圈、骨针外夹块、骨针内夹块、圆柱弹簧、第一连接棒内夹块和第一连接棒外夹块依次穿设于连接螺栓上,限位螺钉固定在连接螺栓的尾部;圆柱弹簧位于骨针内夹块和第一连接棒内夹块中间的凹陷槽区内,骨针内夹块和第一连接棒内夹块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柱形凹槽,两个柱形凹槽将圆柱弹簧围在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手术方便,快速定位,组装方便简捷,是骨科外固定的重要部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骨科外固定支架的固定夹,特别是一种组合式可调夹钳
技术介绍
骨科外固定支架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骨科疾病的手术器械,这种器械需要通过固定夹钳将其固定在人体病变的位置上。灵活多变,安装方便,节省手术时间,能是实现三维夹持。现有的固定夹整体重量大,安装复杂,调整能力低,适应范围窄,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可调夹钳。它功能齐全、构造合理、简单使用、固定可靠、力学性能优越、手术方便,快速定位,组装方便简捷,是骨科外固定的重要部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可调夹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连接螺栓(I)、球型垫圈(2)、外夹块、内夹块、圆柱弹簧(5)、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钢丝螺套(7)、第一连接棒外夹块连(8)、限位螺钉(9);所述球型垫圈(2)、外夹块、内夹块、圆柱弹簧(5)、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和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依次穿设于连接螺栓(I)上,限位螺钉(9)固定在连接螺栓(I)的尾部;圆柱弹簧(5)位于内夹块和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中间的凹陷槽区内,内夹块和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柱形凹槽(18),两个柱形凹槽(18)将圆柱弹簧(5)围在其中;外夹块与内夹块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配合的扇形小凹槽(14)和扇形小凸台(15),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与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相对的一面也分别设有配合的扇形小凸台(19)和扇形小凹槽(20);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与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相对面设有第一连接棒V型槽(11);钢丝螺套(7)固定于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的螺纹槽(25)内。所述内夹块和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 )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径向的平面小齿(23 )。所述的外夹块为骨针外夹块(3),所述的内夹块为骨针内夹块(4),所述的骨针外夹块(3)与骨针内夹块(4)相对面设有骨针夹槽(10)。所述骨针夹槽(10),由骨针外夹块(3)上的120°角面、圆弧面(16)和骨针内夹块(4)上的120°角面、圆弧面(17)所围成;所述第一连接棒V型槽(11)由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上的120°角面、圆弧面(22)和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上的120°角面、圆弧面(21)所围成。所述外夹块(3)的外端设有球形槽(13),球形槽(13)内设有球形垫圈(2)。所述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的外端设有环形槽(24),限位螺钉(9)设于环形槽(24)内。所述的外夹块为第二连接棒外夹块(12),所述的骨针内夹块为第二连接棒内夹块(41),所述的第二连接棒外夹块(12)与第二连接棒内夹块(41)相对面设有第二连接棒V型槽(101)。所述第二连接棒V型槽(101),由第二连接棒外夹块(12)上的120°角面、圆弧面(161)和第二连接棒内夹块(41)上的120°角面、圆弧面(171)所围成;所述第一连接棒V型槽(11)由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上的120°角面、圆弧面(22)和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上的120°角面、圆弧面(21)所围成。所述连接螺栓(I)头部设有直纹滚花和内六方孔。所述限位螺钉尾部开设有两小定位孔(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有圆柱弹簧,所以骨针夹槽和连接棒V型槽具有伸缩性,非常便于夹紧或取出骨针及连接棒;由于骨针外夹块和骨针内夹块上设有两V型槽,所以确保骨针及连接棒不打滑;由于骨针内夹块和连接棒内夹块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径向的平面小齿,所以可防止骨针内夹块和连接棒内夹块相对转动;通过拧紧限位螺钉,可以将骨针和连接棒夹得更紧;本技术手术方便,快速定位,组装方便简捷,可实现三维夹持,是骨科外固定架的重要部件。本技术包括两种实施例,第一种实施例是针、棒固定夹,第二种实施例是棒、棒固定夹,两种实施例都适宜于骨科临床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连接螺栓结构示意图;图3是球型垫圈结构示意图;图4是骨针外夹块结构示意图;图5是骨针内夹块结构示意图;图6是连接棒内夹块结构示意图;图7是连接棒外夹块连结构示意图;图8是限位螺钉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0是连接棒外夹块2结构示意图;图11是第二连接棒内夹块41结构示意图;图12是平面小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连接螺栓;2、球型垫圈;3、骨针外夹块;4、骨针内夹块; 5、圆柱弹簧;6、第一连接棒内夹块;7、钢丝螺套;8、第一连接棒外夹块; 9、限位螺钉;10、骨针夹槽;11、第一连接棒V型槽;12、第二连接棒外夹块;13、球形槽;14、扇形小凹槽;15、扇形小凸台;16、120°角面、圆弧面; 17、120°角面、圆弧面;18、柱形凹槽; 19、扇形小凸台; 20、扇形小凹槽;21、120°角面、圆弧面;22、120°角面、圆弧面;23、平面小齿;24、环形槽;25、螺纹槽;26、定位孔;101 ;第二连接棒V型槽;161、120°角面、圆弧面;171、120°角面、 圆弧面;41、第二连接棒内夹块。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图12所示:一种组合式可调夹钳,它包括有连接螺栓1、球型垫圈2、外夹块、内夹块、圆柱弹簧5、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钢丝螺套7、第一连接棒外夹块连8、限位螺钉9 ;所述球型垫圈2、外夹块、内夹块、圆柱弹簧5、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和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依次穿设于连接螺栓I上,限位螺钉9固定在连接螺栓I的尾部;圆柱弹簧5位于内夹块和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中间的凹陷槽区内,内夹块和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柱形凹槽18,两个柱形凹槽18将圆柱弹簧5围在其中;外夹块与内夹块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配合的扇形小凹槽14和扇形小凸台15,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与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相对的一面也分别设有配合的扇形小凸台19和扇形小凹槽20 ;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与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相对面设有第一连接棒V型槽11 ;钢丝螺套7固定于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的螺纹槽25内。所述内夹块和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径向的平面小齿23。所述的外夹块为骨针外夹块3,所述的内夹块为骨针内夹块4,所述的骨针外夹块3与骨针内夹块4相对面设有骨针夹槽10。所述骨针夹槽10,由骨针外夹块3上的120°角面、圆弧面16和骨针内夹块4上的120°角面、圆弧面17所围成;所述第一连接棒V型槽11由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上的120°角面、圆弧面22和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上的120°角面、圆弧面21所围成。所述外夹块3的外端设有球形槽13,球形槽13内设有球形垫圈2。所述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的外端设有环形槽24,限位螺钉9设于环形槽24内。所述的外夹块为第二连接棒外夹块12,所述的内夹块为第二连接棒内夹块41,所述的第二连接棒外夹块12与第二连接棒内夹块41相对面设有第二连接棒V型槽101 (见图9所示)。所述第二连接棒V型槽101,由第二连接棒外夹块12上的120°角面、圆弧面161和第二连接棒内夹块41上的120°角面、圆弧面171所围成(见图9、图10、图1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棒V型槽11由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上的120°角面、圆弧面22和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上的120°角面、圆弧面21所围成(见图1、图6、图7所示)。所述连接螺栓I头部设有直纹滚花和内六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可调夹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连接螺栓(1)、球型垫圈(2)、外夹块、内夹块、圆柱弹簧(5)、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钢丝螺套(7)、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限位螺钉(9);所述球型垫圈(2)、外夹块、内夹块、圆柱弹簧(5)、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和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依次穿设于连接螺栓(1)上,限位螺钉(9)固定在连接螺栓(1)的尾部;圆柱弹簧(5)位于内夹块和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中间的凹陷槽区内,内夹块和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柱形凹槽(18),两个柱形凹槽(18)将圆柱弹簧(5)围在其中;外夹块与内夹块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配合的扇形小凹槽(14)和扇形小凸台(15),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与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相对的一面也分别设有配合的扇形小凸台(19)和扇形小凹槽(20);第一连接棒内夹块(6)与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相对面设有第一连接棒V型槽(11);钢丝螺套(7)固定于第一连接棒外夹块(8)的螺纹槽(25)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凡
申请(专利权)人:李书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