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86439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5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即使是厚度较薄的记录介质,也不使记录介质损伤地使用剥离爪来从感光体剥离。固定于框架的剥离爪使用扁平的树脂制的板。朝向剥离爪的前端逐渐变细,从顶点朝向框架设有狭缝。在厚度方向上未逐渐变细,而是为一定的厚度。构成为,使多个剥离爪沿感光鼓的长度方向固定于框架,不论纸张大小如何,都能够将记录介质剥离。通过移动框架,能够容易地调整剥离爪与感光鼓的位置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具有将记录介质从感光鼓剥离的剥离爪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众所周知。该图像形成装置是这样的装置:利用光将静电潜影形成于感光鼓的表面,使调色剂按照该静电潜影附着于感光鼓上,使所附着的调色剂转印至纸等记录介质,利用定影装置来使该调色剂定影于记录介质。为了使调色剂从感光鼓附着于记录介质,有必要使记录介质附着于旋转的感光鼓而使调色剂转印。随后,将记录介质从感光鼓剥下,但有时候记录介质未从感光鼓剥下。已知因为这样的情况而配备强制地将记录介质从感光鼓剥离的剥离爪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如日本特开平9-43995号公报,已知如下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由剥离爪主体和保持部件构成剥离爪,经由保持部件而将剥离爪主体摇动自如地安装于清洁装置的外壳,利用剥离爪主体的重锤部的自重来使爪部跟随感光体鼓表面。剥离爪成为由树脂制作的前端尖的重锤构造。是通过使前端尖并将前端压入感光鼓与记录纸之间而将记录纸剥离的构造。另外,剥离爪主体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型,在前端具备渐细的爪部,在后端具备重锤部。另外,由于由能够弹性变形的金属制的薄板形成保持部件,因而即使在例如除去感光体鼓周边卡住的纸时力作用于爪部的情况下,由于保持部件响应该力而弹性变形,从而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纸的除去,并且,可阻止爪部的破损等。已知具有这样的剥离爪的图像形成装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 - 439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以轴为中心利用重锤部的自重来使剥离爪部抵接于感光鼓。另外,爪与保持部的转动部的摩擦在各个剥离爪不同,难以进行使多个剥离爪的抵接压一样的调整。对于各个剥离爪,有必要调整向感光鼓的触碰方法,为进行制造或维护而花费较多的时间。另外,有时候由于设备的振动等外因而导致剥离爪容易从感光鼓分离。在剥离爪从感光鼓分离的状态下,如果记录纸的前端通过,则发生卡纸。另外,剥离爪的构造复杂,制造、组装的工时多,作业性差。另外,由于使剥离爪的前端尖并利用重锤来施力,因而在作为薄的记录纸而强力附着于感光鼓的记录纸的情况下,担心由于剥离爪与记录纸的碰撞的冲击而导致剥离爪浮起,剥离爪不钻入记录纸下而成为卡住的原因。本专利技术解决这样的问题,提供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虽是单纯的构造,但能够将多个剥离爪容易地调整为一定的抵接压,即使使用薄的记录介质,也能够可靠地将记录介质从感光鼓剥离。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按照形成于表面的静电潜影而使调色剂附着的感光鼓、将附着于所述感光鼓的所述调色剂转印至记录介质的转印器、使所述调色剂定影于所述记录介质的定影器、将附着于所述感光鼓的记录介质剥离的剥离爪以及固定所述剥离爪的剥离爪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具有:金属的剥离爪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剥离爪与所述剥离爪固定框架之间;输送引导板,与所述剥离爪固定框架对置而配置,引导所述记录介质;以及凸起构件(拍車),固定于所述剥离爪固定框架上、所述剥离爪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进行引导以将所述记录介质输送至所述输送引导板侧且所述定影器侧,所述剥离爪固定框架具备使固定有所述剥离爪固定板的部分难以变形的变形防止部件,所述凸起构件的旋转轴配置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输送引导板的距离比所述剥离爪与所述输送引导板的距离更大且所述凸起构件的前端与所述输送引导板的距离比所述剥离爪与所述输送引导板的距离更小的位置,所述剥离爪是所述剥离爪的前端部分朝向前端而厚度不变地逐渐变细地形成的树脂制的板,通过改变所述剥离爪固定框架的固定的位置,从而改变所述剥离爪和所述凸起构件相对于所述感光鼓或所述输送引导板的位置,使所述剥离爪以包括所述前端部分的一部分的从所述前端起既定的长度而抵接于所述感光鼓。专利技术的效果 依照本专利技术,虽是单纯的构造,但能够将多个剥离爪容易地调整为一定的抵接压,即使使用薄的记录介质,也能够可靠地从感光鼓剥离。附图说明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2是剥离爪的配置图。图3是说明剥离爪的构成的图。图4是说明抵接于感光鼓的剥离爪与记录介质的碰撞的图。图5是说明抵接于感光鼓的剥离爪与记录介质的碰撞的第2图。图6是说明剥离爪和凸起构件的构成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使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图。感光鼓I是圆柱状的旋转体。使调色剂附着于表面,将该调色剂转印至输送来的记录介质4。记录介质4利用定影器11的热和压力使调色剂定影于表面。感光鼓I利用LED头2在表面形成静电潜影,利用显影器3来与该静电潜影相对应地使调色剂附着。利用转印器9使附着于感光鼓I的表面的调色剂附着于记录介质4上。记录介质4是纸、膜状的塑料等。记录介质4由输送辊10沿着输送引导板12输送至定影器11。输送辊10由旋转的辊和被该辊按压而跟随转动的辊构成,通过辊的旋转来输送记录介质4。定影器11具备内置有发热体的加热辊和施力至加热辊的加压辊,利用热和压力来使调色剂定影于记录介质。由转印器9将调色剂转印至记录介质4,但稍有残留的调色剂。残留于感光鼓I的调色剂由清洁单元6除去,进而除电。随后,感光鼓I的表面利用带电器5而再次带电,利用LED头2来形成所期望图像的静电潜影。在通过转印器9后的记录介质4未从感光鼓I剥落而保持附着地被输送的情况下,将记录介质4剥离的剥离爪7固定于剥离爪固定框架8。剥离爪7的前端部抵接于感光鼓I。在记录介质4附着于感光鼓I而输送的情况下,由该剥离爪7将记录介质4从感光鼓I剥离,引导至定影器11。在剥离爪固定框架8的前端具备凹部18。剥离爪固定板19固定于剥离爪固定框架8,剥离爪7固定于剥离爪固定板19。剥离爪固定板19和剥离爪7的固定可利用粘接剂、粘着胶带等而固定。另外,在剥离爪固定框架8具备凸起构件17,使得记录介质4不与剥离爪7或剥离爪固定框架8触碰。示出剥离爪7和感光鼓I的位置关系的具体示例。感光鼓I的直径是60_。感光鼓I的外周下端与剥离爪7的配置的垂直方向的差13为2.9_。另外,剥离爪7以前端与感光鼓I接触的方式弯曲而配置。由虚线表示的剥离爪的位置16示出没有感光鼓I时的位置。剥离爪7与感光鼓I重叠的长度14为1.6_。从剥离爪7的前端至被固定端的距离15 为 8.0mm。剥离爪7与感光鼓I的外周的下端的切线方向平行地配置。由此,使从下端起的高度和接触角的调整变得容易。在剥离爪固定框架8接近感光鼓I的情况下,由于剥离爪7的弯曲变大,前端从感光鼓I分离,因而不优选。在感光鼓I的外周下端与剥离爪7的配置的垂直方向的差13较大的情况下,由于剥离爪7的弯曲变大,前端从感光鼓I分离,因而不优选。优选,剥离爪7的前端所具备的后述的狭缝23的部分抵接。另外,使剥离爪7与感光鼓I抵接的位置,优选在从感光鼓I的中心起相对于铅垂方向而在15 30度的确度的范围内相接。需要保持记录介质4能够通过的高度。另外是因为,为了可靠地得到狭缝23的效果,有必要使剥离爪7的前端至狭缝23的长度的一半以上、例如Imm以上与感光鼓I相接。为了提高剥离爪固定框架8的前端的刚性而具备凹部18。是因为即使在产生卡住的情况下,也难以变形。由于剥离爪固定框架8的前端参与剥离爪7的定位,因而不优选发生变形。另外,由于凹部18的前端宽度狭窄,如果树脂制的剥离爪7与凹部18的前端直接触碰,则剥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卷秀行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