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经编机梳栉的机械电子双端横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8128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4 00:53
一种用于经编机梳栉的机械电子双端横移装置,它的特点是:该双端横移装置的一端用机械横移装置通过钢丝绳结合件和顶杆结合件与部分梳栉装置连接;该双端横移装置的另一端用电子横移装置经过端板的配置变换,通过顶杆结合件和钢丝绳结合件与任意两把梳栉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1、通过触摸屏的操作,人性化,可视性好,直观,集成度高,维修操作方便;2、编织织物品种变换方便,操作简便;3、具有良好的互换性;4、体积小,重量轻;5、系统稳定性好;6、生产效率高,速度高,成本低;7、车尾两套伺服系统通过端板的配置,能适应四把梳栉装置任意位置更换的要求;适用于连续、快速、大横移量的花型变换,稳定、精确的经编机横移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里科高速经编机的梳栉电子横移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用于经编机梳柿的机械电子双端横移装置。
技术介绍
特里科高速经编机具有高速度、高效率、高质量,机号高,梳栉少的特点。根据经编机编织的原理,经编机实现编织生产,机械横移装置是由凸轮或链块进行圆周运动,带动与其近于无间隙相连的顶杆和梳栉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且梳栉自身还要进行圆弧曲线运动; 凸轮或链块与织物类型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不同的织物类型需要更换不同的凸轮和链块。但是织物组织比较简单,花型比较单薄,立体感不太强,大横移量及大横列数较难实现。在生产多花型时,往往需要储备不同的凸轮和链块,且其加工精度高,制造周期长,体积庞大,更换排列技术要求较高,适用于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 根据经编机编织的原理,经编机实现编织生产,电子横移装置是由伺服电机控制滚珠丝杆的旋转,带动梳栉的针前、针后的精确横移。适用于连续、快速的花型变换,稳定、精确的横移控制,较短的设置及操作时间,且能实现大的横移量,但机速受到限制; 现代特里科高速经编机的横移装置只是单一的用机械横移或者电子横移装置。在要求大横移量、高效率、高性价比时,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装置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经编机梳栉的机械电子双端横移装置,使经编机梳栉既有机械横移又有电子横移的装置,以取两者所长,即满足高速度、高效率、高质量的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要求,又能连续、快速的变换花型,稳定、精确的横移控制,较短的设置及操作时间,且能实现大的横移,生产具有立体感强的织物。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出的用于经编机梳栉的机械电子双端横移装置,是在横移装置的一端用机械横移装置通过钢丝绳结合件和顶杆结合件与部分梳栉装置连接;横移装置的另一端用电子横移装置经过端板的配置变换,通过顶杆结合件和钢丝绳结合件与任意两把梳柿装连接; 其中:所述另一端的电子横移装置与端板通过配置变换连接; 所述顶杆结合件和钢丝绳结合件与任意两把梳栉装置连接; 所述机械横移装置为凸轮或链块进行圆周运动,带动与其近于无间隙相连的球头滑块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此装置具有变换传动比的特性; 所述电子横移装置是由伺服电机控制滚珠丝杆的旋转,带动螺母及端板负载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其中包含有两套少梳栉电子横移装置; 所述顶杆结合件和为两端球顶头结构;钢丝绳结合件包含复位弹簧结构;端板具有几种形式,且装有导向机构; 所述的梳栉装置在机械横移装置和电子横移装置的联合带动下进行往复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横移装置有如下优点:1、通过触摸屏的操作,人性化,可视性好,直观,集成度高,维修操作方便;2、编织织物品种变换方便,操作简便;3、具有良好的互换性;4、体积小,重量轻;5、系统稳定性好;6、生产效率高,速度高,成本低。7、车尾两套伺服系统通过端板的配置,能适应四把梳栉装置任意位置更换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为车尾两套伺服系统通过几种形式端板的配置变换,组合成的六种形式。图中:1.机械横移装置,2.钢丝绳结合件,3.顶杆结合件,4.梳栉装置,5.顶杆结合件,6.钢丝绳结合件,7.端板,8.电子横移装置,9.机架组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设计出的用于经编机梳栉的机械电子双端横移装置,它的特点是:该横移装置的车头端用机械横移装置I通过钢丝绳结合件2和顶杆结合件3与部分梳栉装置4连接;该横移装置的车尾端用电子横移装置8经过端板7的配置变换,通过顶杆结合件5和钢丝绳结合件6与任意两把梳栉装置4连接; 其中:所述车尾端的电子横移装置8与端板7通过配置变换连接; 所述顶杆结合件5和钢丝绳结合件6与任意两把梳栉装置4连接; 所述机械横移装置I为凸轮或链块进行圆周运动,带动与其近于无间隙相连的球头滑块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此装置具有变换传动比的特性; 所述电子横移装置8是由伺服电机控制滚珠丝杆的旋转,带动螺母及端板7、负载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其中包含有两套少梳栉电子横移装置; 所述顶杆结合件3和5为两端球顶头结构;钢丝绳结合件6包含复位弹簧结构;端板7具有几种形式,且装有导向机构; 所述的梳栉装置4在机械横移装置I和电子横移装置8的联合带动下进行往复运动;图2中所示的是车尾两套伺服系统通过几种形式端板7的配置变换,组合成的六种形式,适应四把梳栉装置任意位置更换的要求,即从GBl到GB4中,使用任意两把梳栉配合,都可满足要求。该机械电子横移装置安装在机架组件9上,当仅用机械横移装置I时,通过钢丝绳结合件2和顶杆结合件3与梳栉装置4联接。顶杆结合件5和钢丝绳结合件6与梳栉装置4断开,通过凸轮的旋转带动梳栉装置4往复运动;当生产大横列的织物时,单一的机械横移装置无法满足要求,则需加入电子横移装置8,通过端板7、顶杆结合件5、钢丝绳结合件6与任意两把梳栉装置4连接,其余梳栉装置4与机械横移装置I相联,产生往复运动; 以E28机号,四梳机生产“小梅花”类织物为例,此织物累积横移量为24针,约22mm,花型循环横列数为128列,传统的机械凸轮横移装置无法编织,电子横移装置成本过高。采用本装置,车头右端部位安装机械横移装置,带动两把梳栉进行基础地组织编织,车尾左端部位安装电子横移装置,带动另外两把梳栉进行花型组织编织,达到“小梅花”织物的效应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经编机梳栉的机械电子双端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横移装置的一端用机械横移装置(I)通过钢丝绳结合件(2)和顶杆结合件(3)与部分梳栉装置(4)连接;该横移装置的另一端用电子横移装置(8 )经过端板(7 )的配置变换,通过顶杆结合件(5 )和钢丝绳结合件(6)与任意两把梳栉装置(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端的电子横移装置(8)与端板(7)通过配置变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经编机梳栉的机械电子双端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结合件(5)和钢丝绳结合件(6)与任意两把梳栉装置(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经编机梳栉的机械电子双端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横移装置(I)为凸轮或链块进行圆周运动,带动与其近于无间隙相连的球头滑块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此装置具有变换传动比的特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经编机梳栉的机械电子双端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横移装置(8)是由伺服电机控制滚珠丝杆的旋转,带动螺母及端板(7)、负载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其中包含有两套少梳栉电子横移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经编机梳栉的机械电子双端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结合件(3)和(5)为两端球顶头结构;钢丝绳结合件(6)包含复位弹簧结构;端板(7)具有几种形式,且装有导向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经编机梳栉的机械电子双端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梳栉装置(4 )在机械横移装置(I)和电子横移装置(8 )的联合带动下进行往复运动。全文摘要一种用于经编机梳栉的机械电子双端横移装置,它的特点是该双端横移装置的一端用机械横移装置通过钢丝绳结合件和顶杆结合件与部分梳栉装置连接;该双端横移装置的另一端用电子横移装置经过端板的配置变换,通过顶杆结合件和钢丝绳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经编机梳栉的机械电子双端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横移装置的一端用机械横移装置(1)通过钢丝绳结合件(2)和顶杆结合件(3)与部分梳栉装置(4)连接;该横移装置的另一端用电子横移装置(8)经过端板(7)的配置变换,通过顶杆结合件(5)和钢丝绳结合件(6)与任意两把梳栉装置(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安胜胡良杰李鸿威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