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进漩涡流量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503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2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旋进漩涡流量计,壳体(3)的两端分别连接法兰(1),壳体(3)的头部安装变径头(2),壳体(3)的尾部安装套管(7),经变径头(2)、套管(7)将测量管(5)安装在壳体(3)的内壁,测量管(5)位于变径头(2)、套管(7)之间,测量管(5)内安装发生体(4),发生体(4)位于变径头(2)的尾部,壳体(3)的外表面连接传感器安装座(6),传感器安装座(6)位于测量管(5)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体式加工,降低了加工难度,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流体的测量下限和量程范围,开发出更大口径的旋进漩涡流量计,扩展了使用范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进游涡流量计
本技术涉及流量计,具体涉及一种旋进漩涡流量计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旋进漩涡流量计的漩涡发生体安装在壳体的气体入口处,最大的口径是DN200mm。在使用上一直面临小流量区域内不灵敏的状况,无法用于大管道气体测量,不能满足企业小流量或者大流量气体的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旋进漩涡流量计,扩展大口径,延伸流量下限,满足企业小流量或者大流量气体的测量。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流量计包括法兰、变径头、壳体、发生体、测量管、传感器安装座和套管,壳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法兰,壳体的头部安装变径头,壳体的尾部安装套管,经变径头、套管将测量管安装在壳体的内壁,测量管位于变径头、套管之间,测量管内安装发生体,发生体位于变径头的尾部,壳体的外表面连接传感器安装座,传感器安装座位于测量管上方。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壳体与法兰分体制造,加工容易,减少了加工难度,节约生产成本。2、流体经过入口处的变径头,再通过变径头尾部的漩涡发生体,产生的漩涡更强劲,使得探头得到的信号更强,有效的提高了流体的测量下限,相应提高了量程范围,开发出更大口径的旋进漩涡流量计,使用的领域更广,扩展了旋进漩涡流量计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I法兰,2变径头,3壳体,4发生体,5测量管,6传感器安装座,7套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流量计包括法兰1、变径头2、壳体3、发生体4、测量管5、传感器安装座6和套管7,壳体3的两端分别连接法兰1,壳体3的头部安装变径头2,壳体3的尾部安装套管7,经变径头2、套管7将测量管5安装在壳体3的内壁,测量管5位于变径头2、套管7之间,测量管5内安装发生体4,发生体4位于变径头2的尾部,壳体3的外表面连接传感器安装座6,传感器安装座6位于测量管5上方。使用时,流体经过入口处的变径头2,再通过变径头2尾部的发生体4产生漩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进漩涡流量计,其特征是:该流量计包括法兰(1)、变径头(2)、壳体(3)、发生体(4)、测量管(5)、传感器安装座(6)和套管(7),壳体(3)的两端分别连接法兰(1),壳体(3)的头部安装变径头(2),壳体(3)的尾部安装套管(7),经变径头(2)、套管(7)将测量管(5)安装在壳体(3)的内壁,测量管(5)位于变径头(2)、套管(7)之间,测量管(5)内安装发生体(4),发生体(4)位于变径头(2)的尾部,壳体(3)的外表面连接传感器安装座(6),传感器安装座(6)位于测量管(5)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进漩涡流量计,其特征是:该流量计包括法兰(I)、变径头(2)、壳体(3)、发生体(4)、测量管(5 )、传感器安装座(6 )和套管(7 ),壳体(3 )的两端分别连接法兰(I),壳体(3 )的头部安装变径头(2 ),壳体(3 )的尾部安装套管(7 ),经变径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启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海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