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杆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264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1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线杆连接结构,它包括立杆、支撑线卡、单快拧卡箍、第一层横向赛钢线、第一层纵向赛钢线、第二层横向赛钢线、第二层纵向赛钢线,所述支撑线卡通过设在一侧的开口凹槽套接在立杆上,所述支撑线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通过第一、第二层横向赛钢线的横向直线凹槽、及通过第一、第二层纵向赛钢线的纵向直线凹槽,所述单快拧卡箍通过设于支撑线卡上下两端的环形卡箍线槽实现立杆和赛钢线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组合灵活、不受场地限制以及方便组装及拆卸的优点;此外赛钢线的高度可上下调节,使用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捆扎固定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立杆和双层十字交叉赛钢线的线杆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根据三七的特性本专利技术人提出过一种遮荫保湿棚架,申请号为:201210465346X,该结构的遮阴保湿棚架大大加快了搭建速度,使遮荫棚架的搭建具有规则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卸更换,且立柱、拉杆、地埋支撑杆等遮荫棚架的各个连接件采用标准化结构设计,适用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使三七的生产更具标准化、规模化。其中立杆和双层十字交叉赛钢线之间的固定,采用一种杆线连接结构,包括立杆和调节线,所述立杆上固定套接有快速接头,快速接头的十字端部分别设置有接口,接口处插接有带有内螺纹的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内螺纹连接端部带有外螺纹的调节线的一端,调节线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带有内螺纹的调节接头,调节螺母螺纹连接调节线和端部带有外螺纹的另一调节线。该杆线连接结构虽具有良好支撑效果,但是其为组合式结构,需要通过接头,螺母等实现组装及拆卸,增加了组装工人的工作量。同时因快速接头需要预先固定在立杆上,一但立杆固定后,调节钢线高度也就固定了,无法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组合灵活、不受场地限制、方便组装及拆卸,且钢线高度可调节的线杆连接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线杆连接结构,它包括立杆、支撑线卡、单快抒卡箍、第一层横向赛钢线、第一层纵向赛钢线、第二层横向赛钢线、第二层纵向赛钢线,所述支撑线卡通过设在一侧的开口凹槽套接在立杆上,所述支撑线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通过第一、第二层横向赛钢线的横向直线凹槽、及通过第一、第二层纵向赛钢线的纵向直线凹槽,所述单快拧卡箍通过设于支撑线卡上下两端的环形卡箍线槽实现立杆和赛钢线的固定。上述线杆连接结构的装配说明:1.支撑线卡按需要角度推入立杆;2.把第一层横向赛钢线和第一层纵向赛钢线按顺序卡入支撑线卡上端的直线凹槽中;3.按需要上下调整支撑线卡的高度;4.把单快拧卡箍卡入支撑线卡上端环形卡箍线槽中,并用扳手拧紧;5.把第二层横向赛钢线和纵向赛钢线按顺序卡入支撑线卡下端直线槽中。6.把单快抒卡箍卡入支撑线卡下端环形卡箍线槽中,并用扳手抒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支撑线卡上设有的开口凹槽将立杆推入,将第一层横向、纵向赛钢线卡入直线凹槽,把单快抒卡箍卡入支撑线卡上端环形卡箍线槽中,并用扳手拧紧;把第二层横向赛钢线和纵向赛钢线按顺序卡入支撑线卡下端直线槽中,把单快拧卡箍卡入支撑线卡下端环形卡箍线槽中,并用扳手拧紧,具有组合灵活、不受场地限制以及方便组装及拆卸的优点;此外赛钢线的高度可上下调节,使用更加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立杆为高分子防腐杆。防腐杆具有防止埋入地下部分的立杆腐烂的功能。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线杆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支撑线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立杆,2、支撑线卡,2.1、开口凹槽,2.2、横向直线凹槽,2.3、纵向直线凹槽,2.4、环形卡箍线槽,3、单快抒卡箍,4、第一层赛钢线,5、第一层纵向赛钢线,6、第二层横向赛钢线,7、第二层纵向赛钢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技术为一种线杆连接结构,它包括立杆1、支撑线卡2、单快拧卡箍3、第一层横向赛钢线4、第一层纵向赛钢线5、第二层横向赛钢线6、第二层纵向赛钢线7,所述支撑线卡通过设在一侧的开口凹槽2.1套接在立杆上,所述支撑线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通过第一、第二层横向赛钢线的横向直线凹槽2.2、及通过第一、第二层纵向赛钢线的纵向直线凹槽2.3,所述单快拧卡箍通过设于支撑线卡上下两端的环形卡箍线槽2.4实现立杆和赛钢线的固定。本技术的线杆连接结构的装配说明:1.支撑线卡按需要角度推入立杆;2.把第一层横向赛钢线和第一层纵向赛钢线按顺序卡入支撑线卡上端的直线凹槽中;3.按需要上下调整支撑线卡的高度;4.把单快拧卡箍卡入支撑线卡上端环形卡箍线槽中,并用扳手拧紧;5.把第二层横向赛钢线和纵向赛钢线按顺序卡入支撑线卡下端直线槽中。6.把单快拧卡箍卡入支撑线卡下端环形卡箍线槽中,并用扳手拧紧,具有组合灵活、不受场地限制、方便组装及拆卸以及赛钢线的高度可上下调节,使用更加方便的优点。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立杆(1)、支撑线卡(2)、单快拧卡箍(3)、第一层横向赛钢线(4)、第一层纵向赛钢线(5)、第二层横向赛钢线(6)、第二层纵向赛钢线(7),所述支撑线卡通过设在一侧的开口凹槽(2.1)套接在立杆上,所述支撑线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通过第一、第二层横向赛钢线的横向直线凹槽(2.2)、及通过第一、第二层纵向赛钢线的纵向直线凹槽(2.3),所述单快拧卡箍通过设于支撑线卡上下两端的环形卡箍线槽(2.4)实现立杆和赛钢线的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立杆(I)、支撑线卡(2)、单快拧卡箍(3)、第一层横向赛钢线(4)、第一层纵向赛钢线(5)、第二层横向赛钢线(6)、第二层纵向赛钢线(7),所述支撑线卡通过设在一侧的开口凹槽(2.1)套接在立杆上,所述支撑线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艳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