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和边坡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223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1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包括设置在边坡上的防护板本体,所述防护板本体的上部开设有缺口,防护板本体上且位于所述缺口远离边坡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壁,防护壁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板一、连接板二和连接板三。该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的安装方便快捷,各部件加工制作简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多个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多个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沿边坡的延伸方向紧密排列且呈多排布设。该边坡防护结构弥补了现有挡墙与格构组合模式只能单一防护、简易绿化而不能相对抗滑、深度绿化的技术缺陷,既能起到抗滑防护作用,又能起到排水、绿化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综合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和边坡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边坡防护板和边坡防护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和边坡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防止边坡浅层滑动与护坡工程中所采用的支挡结构主要以挡土墙与格构为主,其主要起抗滑防护作用。这种挡土墙与格构的组合模式对防止边坡的浅层滑动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边坡的绿化与生态复原却作用不大,尽管格构之间也可以植土种草,具有一定的绿化功能,但格构之间所能种植的植被过于单一,草本植物的根系也不够发达,且格构本身易变形破坏,所以其护坡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总体来讲还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并未充分考虑利用植被对边坡的修复功能,尤其是灌木等根系发达具有良好固土作用的植被一直未被引用到边坡的防护之中,从而使边坡表层达到自稳的效果,没能起到对边坡的防护、绿化与生态平衡的综合效应。而就在前不久,出现了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它基本可以弥补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但是它的造价高昂,在一般工程中很难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其尺寸的设计与所用材料的选择使得该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略显笨重,不便于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和边坡防护结构。该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的安装方便快捷,各部件加工制作简单,由多个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组成的边坡防护结构弥补了现有挡墙与格构组合模式只能单一防护、简易绿化而不能相对抗滑、深度绿化的技术缺陷,既能起到抗滑防护作用,又能起到排水、绿化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综合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边坡上的防护板本体,所述防护板本体的上部开设有缺口,所述防护板本体上且位于所述缺口远离边坡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壁,所述防护壁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板一、连接板二和连接板三,所述连接板一为矩形,所述连接板二和连接板三均为直角三角形且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板二的一直角边与连接板一的一侧边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二的斜边与防护板本体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三的一直角边与连接板一的另一侧边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三的斜边与防护板本体相连接。上述的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本体和防护壁均由钢筋混凝土、塑料或有机玻璃制成。上述的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本体的长度为500mm,宽度为400mm 550mm,厚度为40mm,所述防护壁的厚度为30mm。上述的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壁上设置有排水孔。上述的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本体上且位于连接板二和连接板三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将防护板本体固定在边坡上的铆钉孔。上述的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本体、连接板一、连接板二和连接板三一体成型设置。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的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多个所述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沿边坡的延伸方向紧密排列且呈多排布设。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所述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该边坡防护结构便于组装。2、本技术所述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通过设置防护壁,且防护壁加工简便,能够在防护壁与边坡形成的空隙用肥沃的土壤填平并同时播种或移栽适合当地地区生长的植物,尤其是灌木等根系发达的物种,具有对边坡进行绿化与生态复原的功能。3、本技术所述边坡防护结构能起到很好的抗滑防护与排水作用,整体呈阶梯式分布,既美化了环境又充分发挥出植物对边坡的修复功能,从而使边坡达到自稳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该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的安装方便快捷,各部件加工制作简单,由多个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组成的边坡防护结构弥补了现有挡墙与格构组合模式只能单一防护、简易绿化而不能相对抗滑、深度绿化的技术缺陷,既能起到抗滑防护作用,又能起到排水、绿化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综合效果。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边坡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一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1-1 一防护板本体;1-2—防护壁;1-2-1—连接板一;1-2-2—连接板二;1-2-3—连接板三; 1-3—排水孔;1-4一铆钉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包括设置在边坡上的防护板本体1-1,所述防护板本体1-1的上部开设有缺口,所述防护板本体1-1上且位于所述缺口远离边坡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壁1-2,所述防护壁1-2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板一 1-2-1、连接板二 1-2-2和连接板三1-2-3,所述连接板一 1-2-1为矩形,所述连接板二 1-2-2和连接板三1_2_3均为直角三角形且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板二 1-2-2的一直角边与连接板一 1-2-1的一侧边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二 1-2-2的斜边与防护板本体1-1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三1-2-3的一直角边与连接板一 1-2-1的另一侧边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三1-2-3的斜边与防护板本体1-1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本体1-1和防护壁1-2均由钢筋混凝土、塑料或有机玻璃制成。所述防护板本体1-1、连接板一 1-2-1、连接板二 1-2-2和连接板三1-2-3 —体成型设置。所述防护板本体1-1的长度为500mm,宽度为400mm 550mm,厚度为40mm,所述防护壁1-2的厚度为30mm。本实施例中,在防护壁1-2与边坡之间形成的空隙内用肥沃的土壤填平,并同时播种或移栽适合当地地区生长的植物,尤其是灌木等根系发达的物种,具有对边坡进行绿化与生态复原的功能。该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的安装方便快捷,各部件加工制作简单。本实施例中,该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属于左右对称结构,既可采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亦可采用轻型的化工材料,比如塑料,甚至对一些旅游景区的观赏性边坡还可采用有机玻璃。不同材质的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适用于不同工程地质条件的边坡。但无论采用何材质,板防护板本体1-1与防护壁1-2是一整体结构,使其不因形状相对复杂而降低强度。排水孔1-3为圆孔,分布于防护壁1-2的下端,用于排除防护壁1-2内多余的水分。铆钉孔1-4为圆孔,对称分布于防护板本体1-1的左右两侧。整体采用预制板模式,以交互式方式进行连接并以铆钉进行加固,规模生产。如图1所示,所述防护壁1-2上设置有排水孔1-3。所述防护板本体1-1上且位于连接板二 1-2-2和连接板三1-2-3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将防护板本体1-1固定在边坡上的铆钉孔1-4。如图2所示的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多个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1,多个所述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I沿边坡的延伸方向紧密排列且呈多排布设。本实施例中,所述边坡防护结构能起到很好的抗滑防护与排水作用,整体呈阶梯式分布,既美化了环境又充分发挥出植物对边坡的修复功能,从而使边坡达到自稳的效果。由多个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I组成的边坡防护结构弥补了现有挡墙与格构组合模式只能单一防护、简易绿化而不能相对抗滑、深度绿化的技术缺陷,既能起到抗滑防护作用,又能起到排水、绿化和维护生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边坡上的防护板本体(1?1),所述防护板本体(1?1)的上部开设有缺口,所述防护板本体(1?1)上且位于所述缺口远离边坡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壁(1?2),所述防护壁(1?2)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板一(1?2?1)、连接板二(1?2?2)和连接板三(1?2?3),所述连接板一(1?2?1)为矩形,所述连接板二(1?2?2)和连接板三(1?2?3)均为直角三角形且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板二(1?2?2)的一直角边与连接板一(1?2?1)的一侧边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二(1?2?2)的斜边与防护板本体(1?1)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三(1?2?3)的一直角边与连接板一(1?2?1)的另一侧边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三(1?2?3)的斜边与防护板本体(1?1)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边坡上的防护板本体(1-1),所述防护板本体(1-1)的上部开设有缺口,所述防护板本体(1-1)上且位于所述缺口远离边坡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壁(1-2),所述防护壁(1-2)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板一(1-2-1 )、连接板二( 1-2-2)和连接板三(1-2-3),所述连接板一(1-2-1)为矩形,所述连接板二( 1-2-2)和连接板三(1-2-3)均为直角三角形且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板二( 1-2-2)的一直角边与连接板一(1-2-1)的一侧边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二(1-2-2)的斜边与防护板本体(1-1)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三(1-2-3)的一直角边与连接板一(1-2-1)的另一侧边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三(1-2-3)的斜边与防护板本体(1-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本体(1-1)和防护壁(1-2)均由钢筋混凝土、塑料或有机玻璃制成。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海清陈子玉张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