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虹膜识别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6256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8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虹膜识别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虹膜采集器,采集并识别虹膜信息;虹膜信息存储模块,从所述虹膜采集器读取虹膜信息并存储该虹膜信息;客户端,用于进行数据访问或操作;所述客户端在进行数据访问或操作时,所述虹膜采集器进行虹膜采集并输出到客户端中;数据存储处理模块,用于存储数据,并对从所述客户端读取的虹膜信息与所述虹膜信息存储模块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以控制客户端对数据的访问或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对操作的权限进行管控,不会对数据本身产生改变,也不会由于加解密的数据庞大而影响速度,所以本发明专利技术比较稳定、快捷的解决了数据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安全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虹膜识别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以计算机、网络和移动存储设备为标志的电子信息化浪潮已经覆盖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信息交互的速率和有效性。在信息化带来的安全问题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尤其是信息被非法滥用,包括员工将文档卖给竞争对手,数据被非法窃取等。同时,越来越多元化的数据传输方法使得数据的安全性受到很大的威胁。各路数据加密厂商也就成了这场危机中的主角,在加密算法公开化的今天,密钥充当了钥匙和锁的角色,所谓密钥即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双方,使用相同的或对称的密钥对明文进行加密解密运算的加密方法。密钥是一种参数,它是在明文转换为密文或将密文转换为明文的算法中输入的数据。密钥分为两种:对称密钥与非对称密钥对称密钥加密,又称私钥加密或会话密钥加密算法,即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用同一个密钥去加密和解密数据。它的最大优势是加/解密速度快,适合于对大数据量进行加密,但密钥管理困难。非对称密钥加密系统,又称公钥密钥加密。它需要使用不同的密钥来分别完成加密和解密操作,一个公开发布,即公开密钥,另一个由用户自己秘密保存,即私用密钥。信息发送者用公开密钥去加密,而信息接收者则用私用密钥去解密。公钥机制灵活,但加密和解密速度却比对称密钥加密慢得多。以密钥加密技术为手段的产品逐渐活跃,虽然各大厂商都表示通过密钥加密过后的数据安全性很高,加密产品比较稳定,但在实际实施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加解密速度太慢,破坏数据,不稳定等,同时现有的加解密是否会导致在加解密的转化过程中数据遭到不可逆转的损坏,而且加解密数据时对读写速度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所以企业对使用加密产品仍抱有一定的观望态度。因此,如何高效地防止机密数据的泄漏,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虹膜识别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数据保护中存在的安全性不足、由于加解密带来的数据读取速度慢、及容易损坏数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虹膜识别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虹膜信息并对采集的虹膜信息进行存储;S2,在访问或操作数据时,进行虹膜信采集识别;S3,将识别的虹膜信息与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对比分析;S4,根据对比分析结果,控制对数据的访问或操作。可选地,在步骤SI中,将采集的虹膜信息与用户名或编码对应存储。可选地,在步骤S3中,在访问或操作数据时,确认识别的虹膜信息与存储的虹膜信息一致后,获得访问或操作数据的权限。可选地,在步骤S4中,将识别的虹膜信息与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后,若识别的虹膜信息与存储的虹膜信息相匹配,则允许访问或操作数据,若未能获取虹膜信息或识别的虹膜信息与存储的虹膜信息不匹配,则禁止访问或操作数据。可选地,在步骤S4中,在访问或操作数据过程中,禁止截屏、复制、粘贴或拖放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虹膜识别对数据进行保护的系统,包括:虹膜采集器,采集并识别虹膜信息;虹膜信息存储模块,与所述虹膜采集器相连,从所述虹膜采集器读取虹膜信息并存储该虹膜信息;客户端,与所述虹膜采集器相连,用于进行数据访问或操作;所述客户端在进行数据访问或操作时,所述虹膜采集器进行虹膜采集并输出到客户端中;数据存储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虹膜信息存储模块和所述客户端相连,用于存储数据,并对从所述客户端读取的虹膜信息与所述虹膜信息存储模块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以控制客户端对数据的访问或操作。可选地,所述数据存储处理模块包括:虹膜信息识别单元,分别与所述客户端和所述虹膜信息存储单元相连,将从所述客户端读取的虹膜信息与所述虹膜信息存储模块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数据存储管理单元,分别与所述客户端和所述虹膜信息识别单元相连,用于存储数据以供客户端对数据进行访问或操作,同时根据所述虹膜信息识别单元的对比分析结果控制客户端对数据的新建、读写、删除或更改操作;权限管理查询单元,分别与所述虹膜信息识别单元、所述数据存储管理单元及所述客户端相连,根据为所述虹膜信息所对应的用户设定的权限控制客户端对数据的操作;数据保护控制单元,与所述数据存储管理单元和所述客户端相连,用于保护数据以避免数据转移。可选地,所述数据保护控制单元包括:避免数据被显示时截屏转移的截屏保护子单元;避免数据被复制粘贴而进行转移的粘贴复制保护子单元;避免数据被拖放而进行转移的拖放保护子单元。可选地,所述虹膜信息存储模块将采集的虹膜信息与用户名或编码对应存储。可选地,所述数据存储处理模块将客户端中的虹膜信息与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后,若客户端中的虹膜信息与存储的虹膜信息相匹配,则允许访问或操作数据,若未能获取虹膜信息或客户端中的虹膜信息与存储的虹膜信息不匹配,则禁止访问或操作数据。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虹膜识别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虹膜识别技术,对拥有虹膜的作者制作的数据进行标识,并在增删改查以及传输数据中通过虹膜标识进行有效的权限管理,由于本系统只是对操作的权限进行管控,不会对数据本身产生改变,也不会由于加解密的数据庞大而影响速度,所以本专利技术比较稳定、快捷的解决了数据安全性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数据的标识和识别、访问权限控制、截屏保护、黏贴复制和拖放保护、等功能,可以全方位的保护数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虹膜识别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虹膜识别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方法中步骤SI的具体流程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虹膜识别对数据进行保护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虹膜识别对数据进行保护的系统的优选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虹膜识别对数据进行保护的系统的中数据保护控制单元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I对数据进行保护的系统11虹膜采集器12虹膜信息存储模块13客户端14数据存储处理模块141虹膜信息识别单元142权限管理查询单元143数据存储管理单元144数据保护控制单元1441截屏保护子单元1442粘贴复制保护子单元1443拖放保护子单元SI S4 步骤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虹膜识别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数据保护中存在的安全性不足、由于加解密带来的数据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虹膜信息并对采集的虹膜信息进行存储;S2,在访问或操作数据时,进行虹膜信采集识别;S3,将识别的虹膜信息与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对比分析;S4,根据对比分析结果,控制对数据的访问或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振民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九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