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关于一种于同一面板表面上实现不同触控反应功能的。
技术介绍
在现今各式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市场中,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mobile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及平板计算机(tablet PC)等可携式电子产品皆已广泛的使用触控面板(touch panel)作为人机界面。此外,由于目前电子产品的设计皆以轻、薄、短、小为方向,因此在产品上无足够空间容纳如键盘、鼠标等传统输入设备,尤其在讲求人性化设计的平板计算机需求的带动下,触控面板已经一跃成为关键的零组件之一。现今的触控面板上大致可区分为显示区及周围遮掩区,其中在显示区中设计有触控功能来感测用户的触控输入,而周围遮掩区是采用实体按键来作为按压输入。然而,传统的实体按键必须在触控面板的表面进行破孔才能配置使用,如此将导致触控面板的表面外观效果较不理想、可靠 性差且不易清洁。再者,实体按键需要多增加一道组装制程,因而制程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是透过触控面板的架构设计及电极阵列结构的布局调整,在不需使用实体按键下来在同一触控面板表面上实现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上盖基板,包含一显示区及一周边区,其中该周边区围绕该显示区;一第一电极阵列,对应位于该显示区;一图案化的遮蔽层,对应位于该周边区;以及至少一第二电极阵列,对应位于该图案化的遮蔽层的一第一图案化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上盖基板,包含一显示区及一周边区,其中该周边区围绕该显示区; 一第一电极阵列,对应位于该显不区; 一图案化的遮蔽层,对应位于该周边区;以及 至少一第二电极阵列,对应位于该图案化的遮蔽层的一第一图案化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阵列及该图案化的遮蔽层设置于该上盖基板,并且该第二电极阵列设置于该图案化的遮蔽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阵列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极阵列,以作为该第一电极阵列的延伸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图案化的遮蔽层更包含一第二图案化区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图案化区域及该第二图案化区域分别包含一镂空图案。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彩色膜层,对应该图案化的遮蔽层来设置。7.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阵列及该第二电极阵列形成于同一感应电极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钝化层,设置于该感应电极层及该彩色膜层之间。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阵列及该第二电极阵列分别包含复数个沿第一轴向平行排列的第一感应线及复数个沿第二轴向平行排列的第二感应线,并且该些第一感应线及该些第二感应线彼此绝缘。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第一感应线包含: 复数个第一导电单兀,属于该感应电极层的一导电层,并且沿第一轴向来彼此间隔设置;及 复数个第一导线,属于该导电层,并且分别电性连接第一轴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导电单元; 其中,在该些相邻的第一感应线之间,该些相邻的第一导电单元所围成的区域分别定义为一配置区。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第二感应线包含: 复数个第二导电单元,属于该导电层,并且分别设置在该配置区 '及 复数个第二导线,属于该感应电极层的一接线层,并且对应跨越该些第一导线来分别电性连接第二轴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导电单元。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应电极层进一步包含复数个绝缘区块,分别对应设置于该些第一导线及该些第二导线之间,使该些第一感应线及该些第二感应线电性绝缘。13.如权利要求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耀诚,吴佳,蔡志雄,黄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