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坝的生态流量管布置型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946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7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坝的生态流量管布置型式,在坝身上设置有泄洪孔口流道;流道下游具有靠近岸坡布置的长的泄槽;生态流量管的进口布置在混凝土坝体上设置的泄洪孔口事故检修门下游侧的泄洪孔口流道的侧壁上;生态流量管的下游出口布置在泄洪孔口工作门下游侧坝体外设置的泄槽内的侧壁上,生态流量管的控制闸阀设置于坝体外的下游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既满足泄放生态流量的使用要求,又简化了结构,有利于结构的安全;便于今后的运行和维护;保证了生态流量泄放后与下游河道的良好衔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生态流量管设置型式,尤其是一种混凝土坝的生态流量管布置型式
技术介绍
通常在混凝土坝体中设置生态流量管的型式为:单独开孔;控制闸门设置在坝体上游外悬的结构上;出口单独设置消能设施。此种布置将会带来以下问题:(1)混凝土坝体中开孔增多,施工干扰加大;(2)—般情况下,为确保生态流量的泄放,生态流量管进口高程需布置在死水位以下,当坝体高度较大、运行水深变幅较大时,常规的生态流量管布置方式检修难度将很大;(3)河谷狭窄,孔口布置宽度有限或拱坝体形倒悬度较大,需布置较长的外悬结构等情况下,布置生态流量管等结构也较为困难;(4)生态流量泄放后与下游河道的衔接也应必须考虑单独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性较强、结构较为简单、便于检修维护、下泄的水流与下游河道衔接较好的混凝土坝的生态流量管布置型式。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坝的生态流量管布置型式,在坝身上设置有泄洪孔口流道;泄洪孔口流道下游具有靠近岸坡布置的长的泄槽;生态流量管的进口布置在混凝土坝身上设置的泄洪孔口事故检修门下游侧的泄洪孔口流道内的侧壁上;生态流量管的出口布置在泄洪孔口工作门下游侧坝体外设置的泄槽内的侧壁上,生态流量管的控制闸阀设置于坝体外的下游侧。所述生态流量管为〔折线型,生态流量管的进口与泄洪孔口流道斜交,生态流量管的出口与泄槽斜交。位于生态流量管进口附近一定范围内的泄洪孔口流道内壁和生态流量管的出口附近一定范围内的泄槽上设置有钢衬,钢衬与埋设在混凝土坝身和泄槽内的生态流量钢管光滑焊接。所述钢衬上涂刷具有抗冲磨、防锈蚀的涂料。所述生态流量管的进口布置在坝体泄洪孔口中较低高程的泄洪孔口内。所述混凝土坝为重力坝或拱坝,坝体筑坝材料为常态混凝土或碾压混凝土。所述生态流量管为钢管。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既满足泄放生态流量的使用要求,又简化了结构,有利于结构的安全;便于今后的运行和维护;保证了生态流量泄放后与下游河道的良好衔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坝的生态流量管布置型式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坝的生态流量管布置型式平面示意图。图中:I——坝身;2——泄洪孔口流道;3——生态流量管;4-泄槽;5——生态流量管的进口 ;6——生态流量管的出口;7——钢衬;8——事故检修门;9——工作门;10——控制闸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坝的生态流量管布置型式,在坝身I上设置有泄洪孔口流道2 ;泄洪孔口流道2下游具有靠近岸坡布置的长的泄槽4 ;生态流量管3的进口5布置在混凝土坝身I上设置的泄洪孔口事故检修门8下游侧的泄洪孔口流道2内的侧壁上;生态流量管3的出口 6布置在泄洪孔口工作门9下游侧坝体外设置的泄槽4内的侧壁上,生态流量管的控制闸阀10设置于坝体外的下游侧。所述生态流量管3为〔折线型,生态流量管的进口 5与泄洪孔口流道2斜交,生态流量管的出口 6与泄槽4斜交。位于生态流量管的进口 5附近一定范围内的泄洪孔口流道2内壁和生态流量管的出口 6附近一定范围内的泄槽4上设置有钢衬7,钢衬7与埋设在混凝土坝身I和泄槽4内的生态流量钢管光滑焊接。所述钢衬7上涂刷具有抗冲磨、防锈蚀的涂料。所述生态流量管的进口 5布置在坝体泄洪孔口中较低高程的泄洪孔口内。所述混凝土坝为重力坝或拱坝,坝体筑坝材料为常态混凝土或碾压混凝土。所述生态流量管3为钢管。具体地说,在坝身I上设置有泄洪孔口流道2 ;泄洪孔口流道2下游具有靠近岸坡布置的长的泄槽4 ;生态流量管3布置的型式为〔折线型,其进口 5与泄洪孔口流道2共用,布置在混凝土坝身I上设置的泄洪孔口事故检修门8下游侧的流道内的侧壁上;下游的生态流量管3的出口 6与泄洪孔口坝体外设置的泄槽4共用,出口布置在泄洪孔口工作门9下游侧坝体外设置的泄槽4内的侧壁上;进口 5与出口 6均与泄洪孔口流道2或泄槽4斜交。位于生态流量管进口 5或出口 6附近一定范围内的泄洪孔口流道2或泄槽4上需设置钢衬7,并且可视需要在钢衬7上涂刷具有抗冲磨、防锈蚀等性能的涂料;生态流量管的控制闸阀10等设施置放于坝体I外的下游侧。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某中型水电站工程,大坝为碾压混凝土拱坝,最大坝高107m,坝顶弧长160m。采用坝身泄洪的布置方式,泄洪排沙建筑由三个溢流表孔、两个泄洪中孔、一个排沙孔组成。溢流表孔堰顶高程1062.50m,孔口宽度10.0m,消能采用挑流消能方式;泄洪冲沙中孔进口底板高程为1020.00m,孔口尺寸为5mX6.5m (宽X高),采用挑流消能方式;排沙孔进口底板高程为1025.00m,孔口尺寸为2 X 4m (宽X高)。其中排沙孔下接右岸岸边布置的长泄槽,出口为异型鼻坎,采用挑流消能方式。为满足大坝至厂房河段的生态流量放流要求,设置了生态流量管。枯水期需下泄生态流量约为7.2m3/s。如图1、2所示,生态流量管3布置于排沙孔的流道2内,为一根内径为D800mm、壁厚10mm、长度约29m的钢管,生态流量管进口 5布置在排沙孔事故闸门8后部流道2的右侧壁上,采用埋管方式在排沙孔的流道2右侧穿过坝身1,在坝身I下游侧与泄槽4之间设有1023.7m高程回填混凝土平台,在该段生态流量管3以明管方式连接控制闸阀10,控制闸阀10下游侧生态流量管3穿过排沙孔下游的泄槽4边墙,将下泄水流接入排沙孔泄槽段排入下游河道。生态流量管进、出口段与排沙孔轴线交角分别为45°、60°,为防止弯管段水流较大的水沙流速及气蚀对排沙孔流道结构的磨蚀和影响,在排沙孔2与生态流量管3进、出口段交接部位一定范围内设有厚度20mm的钢衬7,并涂刷具有抗冲磨、防锈蚀等性能的涂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布置型式尤其适用于以下情况:(I)在高坝坝体上布置生态流量管结构;(2)河谷狭窄,孔口布置宽度有限;(3)拱坝体形倒悬度较大,需布置较长的外悬结构;(4)泄洪孔口下游具有靠近岸坡布置的长泄槽。本专利技术有别于混凝土坝体上生态流量管结构常规的设置方法,将生态流量管进口、出口与泄洪孔口共用,进口设置在泄洪孔口事故检修门下游侧,取消了常规需在坝体上游设置的外悬结构及闸门等设施,即利于今后的检修,也减少了坝身外附结构的设置;出口与泄洪孔口坝体外设置的泄槽共用,较好地解决了下泄水流与下游河道衔接的问题。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即凡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坝的生态流量管布置型式,其特征在于,在坝身(1)上设置有泄洪孔口流道(2);泄洪孔口流道(2)下游具有靠近岸坡布置的长的泄槽(4);生态流量管(3)的进口(5)布置在混凝土坝身(1)上设置的泄洪孔口事故检修门(8)下游侧的泄洪孔口流道(2)内的侧壁上;生态流量管(3)的出口(6)布置在泄洪孔口工作门(9)下游侧坝体外设置的泄槽(4)内的侧壁上,生态流量管的控制闸阀(10)设置于坝体外的下游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坝的生态流量管布置型式,其特征在于,在坝身(I)上设置有泄洪孔口流道(2);泄洪孔口流道(2)下游具有靠近岸坡布置的长的泄槽(4);生态流量管(3)的进口(5)布置在混凝土坝身(I)上设置的泄洪孔口事故检修门(8)下游侧的泄洪孔口流道(2)内的侧壁上;生态流量管(3)的出口(6)布置在泄洪孔口工作门(9)下游侧坝体外设置的泄槽(4)内的侧壁上,生态流量管的控制闸阀(10)设置于坝体外的下游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的生态流量管布置型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流量管(3)为〔折线型,生态流量管的进口(5)与泄洪孔口流道(2)斜交,生态流量管的出口(6)与泄槽(4)斜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坝的生态流量管布置型式,其特征在于,位于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岩邓毅国王毅鸣林健勇杨子强王兆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