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衫的氯氧化酶处理机可洗整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938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7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羊毛衫的氯氧化酶处理机可洗整理工艺,加入3wt%-6wt%的DCCA,用甲酸调PH=3.5-4.0,加入适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温度20℃-25℃、浴比1:10-20的条件下,处理40min-60min;加入5%-7%(对纤维重)的NaHS03和0.5%-1%(对纤维重)高碱酶,在温度40℃-42℃、浴比1:10-20的条件下,处理90min-120min。与传统的羊毛衫机可洗整理工艺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处理时温度比较低,能耗少,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属绿色技术,而且处理后的羊毛手感柔软,不易泛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染整
,涉及羊毛衫的机可洗整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羊毛衫的氯氧化酶处理机可洗整理工艺
技术介绍
羊毛是具有典型鳞片结构的纺织用纤维,这一特殊结构使其具有与众不同的缩绒性。在洗涤过程,尤其是在机洗时容易出现产品外观不良,出现尺寸收缩、织纹不清、扭曲变形、增厚毡并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使羊毛衫丧失了原有的美观和服用性能,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一般要采用一定的整理方法防止羊毛衫的起球和毡缩现象,使经过处理后的制品,穿着时不起球,洗衣机洗涤时,也不会发生毡缩。因此出现了以防缩绒为目的的防缩整理技术。羊毛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羊毛的鳞片层又由鳞片表层、鳞片外层和鳞片内层组成,羊毛表面鳞片结构将导致纤维的异向摩擦效应。鳞片结构是促使纤维产生缩绒的主要因素,如无鳞片特的纤维则无缩绒性。但羊毛的缩绒性和羊毛本身弹性好也有很大的关系。近几年,人们对羊毛缩绒性的理论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称之为〃综合理论〃,其主要观点是:羊毛的缩绒性由定向摩擦效应和高度的拉伸恢复性所决定,两者缺一不可,前者称之为制动因素,后者则称之为动力因素。该理论已被大家普遍接受。传统的机可洗整理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羊毛衫的氯氧化酶处理机可洗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氯氧化预处理:加入3wt%?6wt%的DCCA,用甲酸调PH=3.5?4.0,加入适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温度20℃?25℃、浴比1:10?20的条件下,处理40min?60min;(2)、脱氯和酶处理:加入5%?7%(对纤维重)的NaHS03和0.5%?1%(对纤维重)高碱酶,在温度40℃?42℃、浴比1:10?20的条件下,处理90min?120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毛衫的氯氧化酶处理机可洗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氯氧化预处理: 加入3wt%-6wt%的DCCA,用甲酸调PH=3.5-4.0,加入适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温度200C -25°C、浴比 1:10-20 的条件下,处理 40min_60min ; (2)、脱氯和酶处理: 加入5%-7% (对纤维重)的NaHSO3和0.5%_1% (对纤维重)高碱酶,在温度40°C _42°C、浴比1:10-20的条件下,处理90min-120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衫的氯氧化酶处理机可洗整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玉珍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隆丝达针织时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