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极糊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9143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7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解槽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阴极糊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阴极碳块与钢棒之间的接触压降的阴极糊料。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案是:一种阴极糊料,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1~80%,沥青1~20%,蒽油0~20%,石墨0~35%,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0~5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有效降低阴极碳块和钢棒之间的接触压降,从而降低槽电压,节约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解槽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阴极糊料
技术介绍
现代铝电解工业中阴极由铝液、阴极炭块以及阴极钢棒组成,阴极炭块与阴极钢棒的组装质量是影响电解槽槽压与能量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用于阴极炭块与阴极钢棒的组装工艺主要有磷生铁浇铸和碳素糊捣固。磷生铁浇铸方式可以紧密连接阴极炭块与钢棒,具有良好的电接触性能,但该法设备投入大、操作成本高、技术要求高,且在浇铸过程中阴极炭块因受到猛烈热冲击很容易产生拐角裂纹和燕尾槽顶角裂纹,上述缺点使得磷生铁浇铸至今仍难以推广。目前,大多数铝电解企业采用的组装工艺为碳素糊捣固法,其中用到的碳素糊主要成分为电煅煤、石墨粉、浙青,在电解槽启动焙烧期间,需要经历一个从常温到近1000°c的升温过程,碳素材料在高温下发生焦化反应使整个碳捣体呈收缩趋势,使得阴极炭块与钢棒之间存在缝隙,阴极炭块与钢棒的接触压降高达120mv以上,增加了槽电压,降低了能量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阴极碳块与钢棒之间的接触压降的阴极糊料。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案是: 一种阴极糊料,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I 80%,浙青I 20%,蒽油0 20%,石墨0 35%,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0 55%。可选的,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I 28%,浙青I 10%,蒽油9 20%,石墨5 35%,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39 55%。可选的,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35 60%,浙青8 20%,蒽油0 10%,石墨0 30%,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2 40%。可选的,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65 80%,浙青2 19%,蒽油2 16%,石墨2 15%,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0 10%。可选的,所述的铁粉为还原铁粉或雾化铁粉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的石墨为鳞片石墨或石墨碎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有效降低阴极碳块和钢棒之间的接触压降,从而降低槽电压,节约电能。和现有的糊料相比,可降低阴极压降30mV,节约电解能耗100kWh/t-Al。传统糊料在高温下收缩,不能很好地连接阴极炭块与钢棒,使阴极电阻增大,消耗更多电能;铁粉熔点高、在高温下不熔化且能够持续膨胀,在传统糊料中添加还原铁粉进行改性,可以使糊料在高温下不发生收缩,从而确保阴极炭块与钢棒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降低阴极电阻,即降低压降,节约能耗。并且,由于铁粉自身密度大、电导率高,糊料改性后也可增加自身的填充密实度,使得阴极炭块与钢棒之间结合紧密,而阴极炭块与钢棒之间如果结合紧密,就不会出现电流集中通过的情况,减少因局部发热导致的红钢棒和炉底破损情况,有助于延长槽寿命。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 予以清楚的说明。显然,所列举的实施方式只是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路线,结合现有技术和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显而易见地获取的其他技术方案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 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1%,浙青5%,蒽油20%,石墨35%,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39%,所述的铁粉为还原铁粉,或雾化铁粉,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的石墨为鱗片石墨,或石墨碎,或两者的混合物。实施例2 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10%,蒽油10%,蒽油15%,石墨20%,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45%,所述的铁粉为还原铁粉,或雾化铁粉,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的石墨为鱗片石墨,或石墨碎,或两者的混合物。实施例3 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20%,浙青1%,蒽油18%,石墨19%,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42%,所述的铁粉为还原铁粉,或雾化铁粉,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的石墨为鱗片石墨,或石墨碎,或两者的混合物。实施例4 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28%,浙青3%,蒽油9%,石墨5%,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55%,所述的铁粉为还原铁粉,或雾化铁粉,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的石墨为鱗片石墨,或石墨碎,或两者的混合物。实施例5 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35%,浙青15%,蒽油10%,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45%,所述的铁粉为还原铁粉,或雾化铁粉,或两者的混合物。实施例6 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40%,浙青20%,蒽油5%,石墨10%,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25%,所述的铁粉为还原铁粉,或雾化铁粉,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的石墨为鱗片石墨,或石墨碎,或两者的混合物。实施例7 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45%,浙青12%,蒽油8%,石墨5%,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30%,所述的铁粉为还原铁粉,或雾化铁粉,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的石墨为鱗片石墨,或石墨碎,或两者的混合物。实施例8 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50%,浙青8%,蒽油2%,石墨5%,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35%,所述的铁粉为还原铁粉,或雾化铁粉,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的石墨为鱗片石墨,或石墨碎,或两者的混合物。实施例9 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60%,浙青8%,石墨30%,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2%,所述的铁粉为还原铁粉,或雾化铁粉,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的石墨为鱗片石墨,或石墨碎,或两者的混合物。实施例10 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65%,浙青4%,恩油16%,石墨15%,所述的铁粉为还原铁粉,或雾化铁粉,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的石墨为鱗片石墨,或石墨碎,或两者的混合物。实施例11 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70%,浙青19%,蒽油3%,石墨2%,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6%,所述的铁粉为还原铁粉,或雾化铁粉,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的石墨为鱗片石墨,或石墨碎,或两者的混合物。实施例12 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75%,浙青2%,蒽油5%,石墨8%,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10%,所述的铁粉为还原铁粉,或雾化铁粉,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的石墨为 鱗片石墨,或石墨碎,或两者的混合物。实施例13 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80%,浙青7%,蒽油2%,石墨3%,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8%,所述的铁粉为还原铁粉,或雾化铁粉,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的石墨为鱗片石墨,或石墨碎,或两者的混合物。实施例14 一种制备实施例1至13所提供的阴极糊料的方法,将上述组分加入混捏锅中在100 150°C条件下混匀,即可得到阴极钢棒糊料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1~80%,沥青1~20%,蒽油0~20%,?石墨0~35%,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0~5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I 80%,浙青I 20%,蒽油0 20%,石墨0 35%,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0 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I 28%,浙青I 10%,蒽油9 20%,石墨5 35%,电煅无烟煤或冶金焦39 5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阴极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糊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铁粉35 60%,浙青8 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