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57859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7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乙醛二乙基乙缩醛与乙基(1-丙烯基)醚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成得到1,1,3-三乙氧基-2-甲基-丁烷;(2)1,1,3-三乙氧基-2-甲基-丁烷在异喹啉和对甲苯磺酸催化作用下裂解合成得到1-甲氧基-2-甲基-1,3-丁二烯;(3)1-甲氧基-2-甲基-1,3-丁二烯溶在无水乙醇溶剂中与相转移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氯化试剂三氯异氰尿酸合成生成4,4-二乙氧基-3-甲基-1-氯丁烯;(4)4,4-二乙氧基-3-甲基-1-氯丁烯与三苯基膦成盐合成得到膦盐;和(5)膦盐在双氧水作用下并用碳酸钠溶液缩合生成1,1,8,8-四甲基-2,7-二甲基-2,4,6-辛三烯;再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合成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路线简捷,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收率良好,极具工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2,7- 二甲基-2,4,6-辛三烯_1,8_ 二醛的合成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2, 7_ 二甲基_2,4,6_羊二稀_1,8_ 二醒,简称十碳双醒,通常为淡黄色粉末状固体,熔点157.0 159.(TC,易溶于甲醇、二氯甲烷,溶于石油醚、乙酸乙酯,微溶于水。十碳双醛无特殊气味,常温下稳定,与氧化剂混放容易变质,通常与空气隔离保存。是合成类胡萝卜素系列化合物(如β_胡萝卜素,角黄素和虾青素,番茄红素等)的关键中间体,随着类胡萝卜素的应用日益广泛,十碳双醛的合成工艺研究显得尤为有重要。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路线1:以呋喃为起始原料,与甲醇经过两步加成得到I,I,4,4-四甲氧基-2- 丁烯,此双缩醛化合物在路易斯酸催化下与丙烯基甲醚缩合反应得到ClO骨架,再经碱处理消除甲醇形成双键得到产物。此路线的技术关键是溴素价格高,毒性大,且化学性质活泼不稳定,其与缩醛的加成反应中副反应较多,例如加成的产物仍然是双缩醛结构,可以进一步与丙烯基甲醚缩合发生调聚反应形成多聚物,这一步反应的控制和分离技术是整条路线的关键。具体反应方程式见反应式I (十碳双醛的合成路线I)。

【技术保护点】
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乙醛二乙基乙缩醛与乙基(1?丙烯基)醚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10℃~0℃温度下加成反应得到1,1,3?三乙氧基?2?甲基?丁烷;其中,所述催化剂为三氯化铁或三氯化铝;(2)1,1,3?三乙氧基?2?甲基?丁烷在异喹啉和对甲苯磺酸催化作用下在180?200℃温度下裂解合成得到1?甲氧基?2?甲基?1,3?丁二烯;(3)1?甲氧基?2?甲基?1,3?丁二烯溶在无水乙醇溶剂中与相转移催化剂和氯化试剂在?5~0℃温度下合成生成4,4?二乙氧基?3?甲基?1?氯丁烯;其中,相转移催化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氯化试剂为三氯异氰尿酸;(4)4,4?二乙氧基?3?甲基?1?氯丁烯与三苯基膦在60~65℃温度下成盐合成得到膦盐;和(5)膦盐在双氧水作用下在0~5℃温度下缩合,并用碳酸钠溶液维持体系pH=8~10生成1,1,8,8?四甲基?2,7?二甲基?2,4,6?辛三烯;再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合成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

【技术特征摘要】
1.2,7- 二甲基-2,4,6-辛三烯-1,8- 二醛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乙醛二乙基乙缩醛与乙基(1-丙烯基)醚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1o°c 0°C温度下加成反应得到1,1,3_三乙氧基-2-甲基-丁烷;其中,所述催化剂为三氯化铁或三氯化招; (2)1,1,3_三乙氧基-2-甲基-丁烷在异喹啉和对甲苯磺酸催化作用下在180-200°C温度下裂解合成得到1-甲氧基-2-甲基-1,3-丁二烯; (3)1-甲氧基-2-甲基-1,3-丁二烯溶在无水乙醇溶剂中与相转移催化剂和氯化试剂在-5 0°C温度下合成生成4,4_ 二乙氧基-3-甲基-1-氯丁烯;其中,相转移催化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氯化试剂为三氯异氰尿酸; (4)4,4- 二乙氧基-3-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辉吕春雷皮士卿卢定强欧阳平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