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鞋底及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455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鞋底及鞋,本发明专利技术减震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对应于后脚掌部位具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由环绕整个后掌并且开口朝向前掌的U形减震器件填补。本发明专利技术减震鞋底及鞋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着脚舒适,并且能够根据脚部受力情况同时自行调节减震性能、支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减震鞋底及鞋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追求物质享受的需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对日常必需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鞋是人们衣食住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鞋底的功能直接影响行的舒适度和疲劳状况。为了提高人们运动过程中的舒适感、减轻疲劳感,越来越多的减震鞋便应运而生。运动中,同一鞋底不同部位所需要提供的减震性能和支撑性能也是不同的。现有技术中减震鞋底一般有五类:气垫减震,气囊减震,减震装置减震,减震棒减震,弹性填充材料减震。气垫减震:在鞋底设置缓冲气垫,而这种气垫本身技术成本高,加工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不具有普适性。气囊减震:气囊减震技术是根据空气力学原理而设计的全封闭式减震气囊,其中减震气囊一旦密封被破坏,空气被泄露,便失去减震功能。减震装置减震:需要在鞋底安装减震器,减震器结构较复杂,而对应所匹配的鞋底的器室也具有较复杂的结构,不能按需调整。减震棒减震:虽然能满足不同类型运动的受力需要,但是生产工艺复杂,并且欲达到不同的减震效果还需要客户自行调节减震棒的数量和状态。弹性填充材料减震:这种结构使缓震体的受力面积恒定不变,反弹力变化不大,作用时间短缓震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不同类型运动的受力需要。现有技术尚未能提供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着脚舒适,并且能够根据脚部受力状况和受力程度同时自行调节减震性能、支撑性能的减震鞋底。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领域的需求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鞋底及鞋。本专利技术减震鞋底及鞋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着脚舒适,并且可根据脚部受力状况和程度同时自行调节减震性能、支撑性能。一种减震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对应于后脚掌部位具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由环绕整个后掌并且开口朝向前掌的U形减震器件填补。所述U形减震器件横向的壁厚为2 3cm。所述U形减震器件两个相对的内壁之间设有横向的棒状弹性体,所述U形减震器件为TPU材料。所述棒状弹性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棒状弹性体为圆柱形、菱柱形、三角柱形。所述棒状弹性体的壁厚为I 2.5mm。所述棒状弹性体等间距平行排列。所述棒状弹性体为单排或上下结构的双排。当所述棒状弹性体为双排时,所述弹性体的个数为4 12个。所述U形减震器件的两个相对的内壁之间设有X型弹性体,所述X型弹性体与U形减震器件一体成型。所述大底为橡胶材料,所述中底为EVA材料,所述橡胶大底的底部设有连续间隔的凹槽。由上述鞋底制成的鞋。技术效果:一种减震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对应于后脚掌部位具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由环绕整个后脚掌并且开口朝向前脚掌的U形减震器件填补,U形减震器件增加了形变空间,起到良好的减震功能,同时还具有支撑脚部重力的作用,并且U形减震器件的设置使得本专利技术鞋底可根据脚部不同的受力程度和受力状况同时自行调节减震功能和支撑功能。本专利技术减震鞋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着脚舒适。所述U形减震器件横向的壁厚为2 3cm,既具有支撑后掌的作用,又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并且支撑作用和减震效果协同达到最佳状态。所述U形减震器件两个相对的内壁之间设有横向的棒状弹性体,所述棒状弹性体起到支撑效果,又增加并改变了形变空间,增强减震效果,所述U形减震器件为TPU材料,减震效果好,着脚舒适。所述棒状弹性体为中空结构,进一步增加了形变空间,能根据脚部受力情况自行调节减震性能,和支撑性能,减震效果和支撑效果更佳。所述棒状弹性体为圆柱形、菱柱形、三角柱形,不同形状的棒状弹性体的减震和支撑性能不同,可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功能,选择不同形状的棒状弹性体。优选所述棒状弹性体为圆柱形,一方面支撑后掌,同时受力时,圆柱形的棒状弹性体相互挤压形变,减震效果和支撑性能更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容易加工制作。所述棒状弹性体的壁厚为I 2.5mm,中空结构的棒状弹性体的壁厚在这个数值范围内,一方面使得形变空间达到最佳,减震效果和支撑性能调节到最佳,另一方面使着脚也特别舒适。所述棒状弹性体等间距平行排列,使脚部受力分散,更加均匀,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同时也不消弱支撑效果,着脚舒适。所述棒状弹性体为单排或上下结构的双排,当棒状弹性体为单排时,有效的增加了形变空间,增强了减震性能;当棒状弹性体为双排时,双排的空心棒状弹形体之间相互挤压支撑效果更好,着脚更加舒适,并且能根据脚部受力情况自行调节减震性能和支撑性能。当所述棒状弹性体为双排时,所述弹性体的个数为4 12个,既能保证弹性体之间的形变空间最为合适,又使得支撑性能达到最佳。所述U形减震器件内部设有X型弹性体,起到中间支撑力的作用,并且还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所述X型弹性体与U形减震器件一体成型,加工制作方便。所述大底为橡胶材料,耐磨防滑,耐久性能好,所述中底为EVA材料,柔软舒适,着脚效果好,所述橡胶大底的底部设有连续间隔的凹槽,增强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本专利技术鞋底具有较好防滑效果。由上述鞋底制成的鞋,着脚舒适,减震支撑性能好,同时耐磨防滑,耐久性能好,力口 工制作方便。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着脚舒适,经久耐磨,防滑耐用,能根据脚部的受力情况同时自 行调节减震性能和支撑性能,实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鞋底的前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U形减震器件的侧视图;图3是双排棒状弹性体正视图;图4是单排棒状弹性体正视图;图5是U形减震器件的侧视图;图6是U形减震器件的横向切面图;其中1-大底,2-中底,3-缺口,4-U形减震器件,5 —棒状弹性体,6-X型弹性体, 7-凹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发 明,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发 明的启示下或是将本专利技术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 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一种减震鞋底,包括大底1和中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2对应于后脚掌部位具 有一个缺口 3,所述缺口 3由环绕整个后掌并且开口朝向前掌的U形减震器件4填补,U形 减震器件4增加了形变空间,起到良好的减震功能。本专利技术减震鞋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廉,易于加工,使用方便,并且能够根据脚部受力情况同时自行调节减震性能、支撑性能。所述U形减震器件4横向的厚度为2 3cm,既具有支撑后掌的作用,有具有减震 效果,并且支撑作用和减震效果协同达到最佳状态。所述U形减震器件4两个相对的内壁之间设有横向的棒状弹性体5,所述棒状弹性 体起到支撑效果,又增加形变空间,增强减震效果,所述U形减震器件4为TPU材料,减震效 果好,着脚舒适。所述棒状弹性体5为中空结构,进一步增加了形变空间,能根据脚部受力情况自 行调节减震性能,同时并不消弱本专利技术减震鞋底的支撑性能,减震效果更佳。优选所述棒状弹性体5为圆柱形、菱柱形、三角柱形,一方面支撑后掌,同时减震 效果更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容易加工制作。所述棒状弹性体5的壁厚为1 2. 5mm,中空结构的棒状弹性体5壁厚在这个数值 范围内,一方面使得形变空间达到最佳,减震效果和支撑性能调节到最佳,另一方面使着脚 也特别舒适。所述棒状弹性体5等间距平行排列,使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对应于后脚掌部位具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由环绕整个后掌并且开口朝向前掌的U形减震器件填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对应于后脚掌部位具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由环绕整个后掌并且开口朝向前掌的U形减震器件填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减震器件横向的壁厚为2 3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减震器件两个相对的内壁之间设有横向的棒状弹性体,所述U形减震器件为TPU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弹性体为中空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弹性体为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思恩丁思博郑荣大郑艺文余常彬
申请(专利权)人: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