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秀彬专利>正文

一种地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818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地插座,包含具有用于安装插座以及电线构件的内部空间,上方敞开的底盒(100);中央打孔,与上述底盒(100)的上侧封闭结合的中间盒盖(200);沿着上述中间盒盖(200)的打孔处(210)向两端外围,有一对内、外相互隔离朝上、具有挡板作用的上方隔离凸片(300);比上述上方隔离凸片(300)面积更大,在与上述上方隔离凸片(300)的上端相结合的面上,上述一对上方隔离凸片(300)之间的位置,有一个朝下凸出的下方凸起部(410)的暗盒盖(40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明显阻隔湿气渗透到暗盒之内,防止安装在暗盒内部的电源插座构材等受损,防止腐蚀及漏电引起的安全事故,可让使用者安心便利地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地插座,是将各种插座集中嵌入室内地板,让室内空间里的各种电器产品电线的取出和使用更加简便容易的地面插座。
技术介绍
一般使用的各种电源插座施工安装于建筑物的墙面,在离墙面较远的位置使用大部分的电器产品。办公建筑和办公楼等则在浇筑混凝土时在地面的适当位置嵌入系统暗盒进行混凝土养护,以使电器到墙面的布线无需暴露和延长,在较近位置地面的系统暗盒取出和使用电源。以下结合附图1对原有技术做说明,图1为上述地插座使用状态图示截面图,上述地插座的结构为,可使外部电线穿孔贯通的贯通孔槽(6)和通过绘图加工的拥有一定尺寸地下空间(8)的底盒(I);与上述底盒的上方相结合,中央通过绘图加工打出安装孔的中间盒盖(4);固定于上述安装孔上方,通过绘图加工将两侧安装片向内折曲使其向上结合固定暗盒盖(12)的上方构架构件(3);可与上述安装片结合固定,并固定安装插座,下方延长设置张力支板(13),在末端打出固定孔(14)的插座固定片(4);可与上述安装片固定安装,还与固定孔(14)插入结合固定,并为了固定安装其他插座,下端有与固定片(15) —体的插座固定片(16);上述底盒(I)的下方各角以可折叠状态浇筑固定的支撑构件(15)构成。上述地插座通过绘图加工组装完成上述底盒(1),中间盒盖(2),上方构架构件(3),提高了工作效率,缩减了成本。而在实际使用时因湿气顺着上述暗盒盖(12)和混凝土地面缝隙进入,很容易渗入上述上方架构构件(3)以及安装孔内侧,导致频频发生插座构件及电线腐蚀造成的接触不良,让使用者暴露在漏电事故的危险之中,还要在用水清洁地面时小心留意以免发生触电事故,让使用者多有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具有用于安装插座以及电线构件的内部空间,上方敞开的底盒;中央打孔,与上述底盒的上侧封闭结合的中间盒盖;沿着上述中间盒盖的打孔处向两端外围,有一对内、外相互隔离朝上、提供挡板作用的上方隔离凸片;比上述上方隔离凸片面积更大,在与上述上方隔离凸片的上端相结合的面上,上述一对上方隔离凸片之间的位置,有一个朝下凸出下方凸起部的暗盒盖。上述中间盒盖的上端面板外观,应注意要越向外侧越朝下方倾斜。且上述外部上方隔离凸片的设置,应注意要与整圈的上向突出长度均比上述外部上方隔离凸片长度更长的隔板固定结合。上述隔板的中间部要有横向曲折处,且大部分应相互层叠结合。产品具有可明显阻隔湿气渗入暗盒内部,防止安装在暗盒内的插座构材等受到损伤,防止因腐蚀和漏电等引起的安全事故的优点。还具有可让使用者安心、便利地使用和维护的优点。还具有可根据地面混凝土浇筑厚度设置适当高度的隔板,不需要根据混凝土地面高度另外进行制作,现场施工容易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原有技术的地插座使用状态图示截面图图2-本技术的第一种实例图示截面图图3-本技术的第二种实例图示截面图图4-本技术的第三种实例图示截面图〈对图面中主要部分符号的说明〉100:底盒200:中间盒盖210:打孔处300:上方隔离凸片310:内部上方隔离凸片 320:外部上方隔离凸片321:隔板400:暗盒盖410:下方凸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图2为基于本技术的地插座第一实例图示截面图,图3为基于本技术的地插座第二实例图示截面图,图4为基于本技术的地插座第三实例图示截面图。本地插 座大体由底盒(100),中间盒盖(200),上方隔离凸片(300),暗盒盖(400)构成。在上述底盒(100)上方结合基本结构为可调节开放和关闭、用于导入插销构材以及引出电线的暗盒盖(400)。其内部,将板状、打孔(210)的上述中间盒盖(200)置于上述底盒(100)上方,再将上方隔离凸片(300)置于上述中间盒盖(200)之上。在上述上方隔离凸片(300)上端结合上述暗盒盖(400),为了使湿气捕集到上述暗盒盖(400)面板下方的下方凸起部(410),应使下方凸起部(410)位于上述上方隔离凸片(300)之间。上述底盒(100)依据原有技术制造,具有用于安装插座以及电线构件的内部空间,上方为敞开结构,因此以下省略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上述中间盒盖(200)为中央部位打孔处(210)形成盖子形态的构材,以用于将插销构材导入上述底盒(100)内部以及引出电线。上述底盒(100)的上方与上述底盒(100)外端紧密结合连接,除上述打孔处(210)外上述底盒(100)为封闭状态。上述中间盒盖(200)的上面一般为平面形态,而如图2、3中所示,第1,2实例说明,越朝外侧越要呈向下倾斜的形态,以使上述中间盒盖(200)底面升入上述中间盒盖(200)上方的水分、灰尘等自然移动到上述中间盒盖(200)以及底盒(100)外侧,有效防止通过上述打孔处(210)向内流入水分和灰尘等。上述上方隔离凸片(300)结合在上述中间盒盖(200)上方,在上述打孔处(210)的外侧沿着上述打孔处(210)外围,分别有内外两圈相互隔离、分开、延续的向上凸起,形成上述打孔处(210)外侧双重结构的上向挡板。上述上方隔离凸片(300)分为在内侧的内部上方隔离凸片(310)和与上述内部上方隔离凸片(310)隔离的外侧的外部上方隔离凸片(320),上述外部上方隔离凸片(320)将位于上述暗盒盖(400)正下方最外侧,成为与混凝土以及地面接触的边界,且要与上述内部上方隔离凸片(310)的凸出高度相同或如图2,第I实例说明,比上述内部上方隔离凸片(310)的凸出高度更高。本专利技术的第1、2实例中,上述上方隔离凸片(300)不与上述中间盒盖(200) —体制作,而要另外制作。在形成朝上凸出形状的同时,还要为便于组装,制作成与上述中间盒盖(200)之间拥有足够接触面的“L”字形状纵断面。上述第一实例中的上述上方隔离凸片(300)的上述外部上方隔离凸片(320)要比内侧的上方隔离凸片(310)外形更加凸出,且上述第二实例中上述外部隔离上方凸板(320)要整圈固定结合于上向凸出长度更长的隔板(321)。如上述第二实例,根据地面的混凝土浇筑厚度,选择适当的高度安装上述隔板(321),在上述底盒(100)被固定的状态下也不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地面高度另外制作或进行分离以及解体作业,现场施工较为容易。上述隔板(321)的施工不只限定于如上述第二实例,以平板面的一个构材构成,可如上述第三实例,将中间有横向曲折的隔板相互层叠,以调整其个数的方法调节高度。如上述第三实例,将上方连接在下一个曲折部的内侧,将下方连接下一个曲折部外侧,便可使上述隔板(321)上的湿气或水气沿着上述隔板(321)间的缝隙或表面移动到外侧,诱导向上述隔壁(321)外侧排水。上述暗盒盖(400)要比上述上方隔离凸片(300)的面积更大,与上述上方隔离凸片(300)中外侧更加凸出的上方隔离凸片(300)相结合。而且,与上述上方隔离凸片(300)相结合的面板下方,在上述一对上方隔离凸片(300)之间,具有朝下凸出的下方凸起部(41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构成,使湿气或水气,灰尘等即使从地面渗入上述暗盒盖(400),沿着上述暗盒盖(400)下端和混凝土上的缝隙,进入上述外部上方隔离凸片(320)内侧,也会捕集在上述内部上方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插座,其特征是包含具有可设置插座以及电线构材的内部空间,上部敞开的底盒(100);中央打孔,与上述底盒(100)的上方封闭结合的中间盒盖(200);沿着上述中间盒盖(200)的打孔处(210)外围,起着内外相互隔离、上向挡板作用的一对上方隔离凸片(300);比上述上方隔离凸片(300)的面积更大,结合于上述上方隔离凸片(300)的上端,在面板下方位于上述一对上方隔离凸片(300)之间的位置,有一个朝下凸出的下方凸起部(410)的暗盒盖(4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插座,其特征是包含具有可设置插座以及电线构材的内部空间,上部敞开的底盒(100);中央打孔,与上述底盒(100)的上方封闭结合的中间盒盖(200);沿着上述中间盒盖(200)的打孔处(210)外围,起着内外相互隔离、上向挡板作用的一对上方隔离凸片(300);比上述上方隔离凸片(300)的面积更大,结合于上述上方隔离凸片(300)的上端,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秀彬
申请(专利权)人:赵秀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