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景辰专利>正文

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798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变速箱输入端轴承室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端面设有与其外圈相接触的轴承压板,变速箱的输出端设有轴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板(1)的两侧带有钩状结构,伸进变速箱(3)内,插销(4)的两头穿过轴承盖(5)和变速箱(3)伸进轴承压板(1)的钩状结构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角向磨光机,特别是一种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角向磨光机转子轴向定位方式一般为前轴承外圈一端面与变速箱轴承室端面接触,另一端面被轴承压板压紧,实现了转子轴向固定;后轴承一般在轴向为自由状态,以保证转子受温度影响产生轴向伸缩时,不会前后夹死,致使转子弯曲。本文所提的轴承固定结构均为前轴承与轴承压板的轴向固定结构。现有技术轴承固定结构的轴承压板,为一平板,一端面同轴承外圈接触,另一端面被机壳端面固定,实现压紧。这种压紧结构由于受变速箱和机壳的精度制约,出现过松或过紧现象,使得压紧不可靠,给安装及拆卸也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轴承夹紧时摆脱变速箱和机壳参与夹紧的弊端,使轴承压紧安全可靠,拆卸方便、快速。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变速箱输入端轴承室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端面设有与其外圈相接触的轴承压板,变速箱的输出端设有轴承盖,所述轴承压板的两侧带有钩状结构,伸进变速箱内,插销的两头穿过轴承盖和变速箱伸进轴承压板的钩状结构内。本技术的轴承压板两侧带有的钩状结构是沿轴向延伸。本技术插销的横截面是圆形,轴承压板两侧带有的钩状结构是向外翻的半圆弧,圆弧大小与插销的外形相适配。本技术插销的直径是2.5毫米,轴承压板钩状结构半圆弧的圆心至其内端面的轴向距离小于轴承装入变速箱轴承室后轴承的外端面至销孔中心的距离0.6毫米。本技术插销的形状呈门形。本技术插销的中间位置有一向外的圆弧。本技术插销的端部是圆形,轴承压板钩状结构半圆弧两端有翻边。本技术的轴承压板的外缘有向外翻的翻边。本技术插销的材料是弹簧钢丝。本技术的轴承盖插入插销的一端设有用于压住插销的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轴承压板带有钩状结构,插销插入钩状结构将轴承固定压紧在变速箱上,不需要机壳参与压紧,压紧可靠、拆卸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轴承压板主视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图7是图5的俯视图。图8是图5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变速箱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插销主视图。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图12是图10的立体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轴承盖的主视图。图14是图13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5至图8所示,轴承压板1为一冷轧钢板材料的冲压件,主体呈圆环状,在它的边缘两侧沿轴向方向,连接有带钩状结构向外翻的半圆弧,半圆弧的两端设有翻边,为增强轴承压板1的强度,轴承压板1圆环状的外边缘有向外翻的翻边。如图10至图12所示,插销4外形呈带弧的门形,材料为直径2.5毫米的弹簧钢丝,轴承压板1的钩状结构半圆弧的大小与插销4的外形相适配,插销4的两端头呈圆形,便于插入轴承压板1的钩状结构半圆弧中,为便于拆卸,门形插销4中间位置向外弯一圆弧。如图9、图1 3和图14所示,变速箱3和轴承盖5设有供插销4插入的孔,轴承盖5顶部靠近插销的一侧设有筋6,便于压在门形插销4上,放止其在工作中产生的振动使其脱落。如图1至图4所示,轴承2设置于变速箱3输入端的轴承室里,轴承压板1的内端面压住轴承2的外端面,轴承压板1的钩状结构半圆弧伸进变速箱内,在变速箱3垂直于轴承室轴线上方是轴承盖5,插销4的两端通过轴承盖5和变速箱3的孔伸进轴承压板1的钩状结构半圆弧内,轴承压板1钩状结构半圆弧的圆心至压板内端面轴向距离应略小于轴承外侧至变速箱销孔中心的距离,小于0.6毫米,以保证轴承压板1在插入插销4后,充分与轴承2的外圈外端面相接触,使其牢固压紧。轴承压板1位于转子的风扇与前轴承2之间,轴承压板1在转子压入前轴承2时放入风扇与前轴承2之间,钩状结构朝向轴承2一侧,装配时,转子前端竖直向下,轴承压板1在重力作用下端面同轴承2接触,插入门形插销4,在弹性作用下,将前轴承2压紧。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变速箱输入端轴承室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端面设有与其外圈相接触的轴承压板,变速箱的输出端设有轴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板(1)的两侧带有钩状结构,伸进变速箱(3)内,插销(4)的两头穿过轴承盖(5)和变速箱(3)伸进轴承压板(1)的钩状结构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板(1)两侧带有的钩状结构是沿轴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4)的横截面是圆形,轴承压板(1)两侧带有的钩状结构是向外翻的半圆弧,圆弧大小与插销(4)的外形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4)的直径是2.5毫米,轴承压板(1)钩状结构半圆弧的圆心至其内端面的轴向距离小于轴承(2)装入变速箱(3)轴承室后轴承的外端面至销孔中心的距离0.6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4)的形状呈门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4)的中间位置有一向外的圆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4)的端部是圆形,轴承压板(1)钩状结构半圆弧两端有翻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板(1)的外缘有向外翻的翻边。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4)的材料是弹簧钢丝。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盖(5)插入插销(4)的一端设有用于压住插销(4)的筋(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轴承夹紧时摆脱变速箱和机壳参与夹紧的弊端,使轴承压紧安全可靠,拆卸方便、快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角向磨光机轴承固定结构,变速箱输入端轴承室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端面设有与其外圈相接触的轴承压板,变速箱的输出端设有轴承盖,所述轴承压板的两侧带有钩状结构,伸进变速箱内,插销的两头穿过轴承盖和变速箱伸进轴承压板的钩状结构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轴承压板带有钩状结构,插销插入钩状结构将轴承固定压紧在变速箱上,不需要机壳参与压紧,压紧可靠、拆卸方便。文档编号B24B23/02GK2623405SQ03247059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6日专利技术者刘景辰 申请人:刘景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辰
申请(专利权)人:刘景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