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皋臻宏专利>正文

刀辊式切料机刀片曲线刃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4560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装置属于机械领域,适用于造纸厂切草,切竹和切布机的刀片刃磨。它以纯机械手段,由先导机构滚切出椭圆曲线、飞刀斜置角等斜率线和平行线三种轨迹,经由纵、横坐标变换机构定比放大为刀片的运行、进给动作,配合砂轮机或大规格平面磨床加工出所需刃口,满足切料刀片的“等间隙操作”要求。该装置轻便、配套适应性强,可作切料机附件或单机供货,普遍适用于切料机使用单位和制造厂,以及刀片生产企业。(*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装置属于机械领域,适用于非木浆造纸厂的刀辊式切草机、切竹机和切布机等刀片的刃磨工作。切料机刀片的理想工作状态是固定刀、即底刀和刀辊上的飞刀刀刃全长范围内的“等间隙”切割。但由于改善工作载荷状况的需要,飞刀被置于同刀辊中心平面成一定夹角的平面上;当刀片为直刃时,飞刀刃口线中点以外各点的回转半径均大于中点的回转半径;从而产生了直刃的飞刀与底刀匹配时的不等隙问题,亦即切料质量差或韧性的麻料等切不断的问题。解决不等隙问题的方法是使飞刀刃在包含其本身和其中点至刀辊轴线的垂线的平面内为椭圆曲线,或者将底刀刃磨成相同参数的椭圆曲线与直刃飞刀相匹配。目前,常用的切料机刀辊规格多在Φ350×460~Φ430×690mm之间。以刀辊为Φ430×690、上述刀片斜置夹角为4°的切草机为例若底刀和飞刀均为直刃,其两端点对位间隙为“0”时,中点间隙达1.34mm;而实现“等间隙”所要求的椭圆曲线参数为长轴,2a=6164mm;短轴,2b=430mm;焦距,2c=6149mm。如果按圆弧线作近似磨削,其曲率半径---R≈44413mm。这些参数在工程上除采用大型数控机床加工外,常规的加工、检测手段,无论是直接刃磨或制造样板、靠模,均难保其精度。因此,至今尚无切实可用的、能满足广大用户需要的专用刃磨设备;制造厂普遍直刃供货,而切料机使用单位则处于直刃、不等隙、低效能切割或手工修磨以粗略改善不等隙问题的状况。同时,即便制成专用刀片磨床也将因购置费用高而不易为占用户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所接受。所以,急需设计一种简便、低投入而又效果好的刃磨设备。本装置设计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种刀辊切料机实现“等间隙”操作的轻便、精确的刀片刃磨装备。本装置采用纯机械手段,由先导机构滚切出椭圆曲线、飞刀斜置角等斜率线和平行线三种轨迹,经由纵、横坐标变换机构定比放大为刀片的运行、进给动作,配合砂轮机或大规格平面磨床加工成所需刃口,满足切料刀片的“等间隙操作”要求。本装置是一种全新的刀辊切料机刀片刃磨机械装置;其加工范围非现有曲线磨床所能及;它的轻便性、经济性和使用砂轮机即可磨削的普遍适用性特点,提供了广泛应用于切料机制造厂和使用单位以实现从无到有的技术装备改造的条件。本装置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该装置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导柱的结构图;图4是图3的F-F剖视图;图5是四连杆机构运动偏差计算图;图6是刀片刃磨成形机理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详述本装置的具体结构与工作情况图3与图4所示的导柱体(7)与心轴(10)两轴线夹角利用定中滚柱(11)与调整螺钉(12)进行调节,以便适应不同的刀片斜置角度需要。导柱体(7)的4个工作相位分别同触头(8)的钢球(9)滚切,形成各自的轨迹而引导不同的刃磨作业。当触头(8)的钢球(9)与导柱体(7)的“i”相位斜置圆柱面相滚动时,其滚切点轨迹为椭圆曲线。此时,短轴(横)坐标的变换情况见图2;触头(8)的轴向位移经杠杆(13)传递到四连杆机构的主动摇杆(14),使其绕心轴(15)摆动,从而按定比放大为连杆(16)的纵向、即刀片(37)的横向位移。用弹簧(17)调整并维持工件对磨轮的压力。杠杆(13)与弹簧(17)两者作用的如此耦合有利于缓冲磨削点的瞬时超常载荷。采用四连杆作短轴坐标变换机构势必产生位移的直线性偏差,但图5的计算结果证明,这点偏差是许可的。长轴(纵)坐标的变换,见图1、图2;当机头框架(5)与滑轨(6)间相对移动时,链轮(18)沿嵌链导杆(20)内的链条(21)滚动,再经齿轮组(22)定比减速为链轮(19)的转动,进而经链条(23)带动先导机构(1)作相对于触头(8)的纵向移动;从而保持了机头框架(5),亦即装卡其上的刀片(37)同导柱体(7)纵向位移量的定比倍数关系,达到纵坐标变换目的。以两个坐标变换为依据的刀片成形机理如图6所示,图中“61”为假定的导柱体(7)与钢球(9)的滚切曲线,“62”为比拟的刀片运行曲线,“63”为对应磨成的刀刃曲线,“64”为磨轮。导柱体(7)的“ii”、“iv”相位两平面与心轴(10)轴线夹角等于刀片斜置角,导柱体(7)与钢球(9)滚切的斜置角等斜率轨迹经坐标变换系统传动摇杆(14)在较大角幅内摆动,使装卡于定位板(24)上的刀片在往复回摆中进行运转动态精磨,以便进一步消除偏差,达到更高精度。此法将产生±7°的刀刃后角变化,但不影响切割条件和刀辊动平衡。导柱体(7)的“iii”相位为平行平面,滚切轨迹无横坐标变化,用于直刃磨削。图1所示升降进给机构(4),是专为中小用户应用普通砂轮机磨削而设计的。手轮(25)经链轮(26)、销轮和链轮系(27)、链轮(28)转动差动螺杆(29);该螺杆上、下段均为左旋螺纹,但螺距不同,故当其转动时,或传动横梁(30)上升而滑轨(6)下降,或与之相反,达到差动的微量进给目的。当手轮(31)经链轮(32)、销轮与链轮系(33)、链轮(34)、滑键(35)转动内外螺纹的快动螺杆(36)(内螺纹左旋、外螺纹右旋梯形),滑轨(6)快速升降。总升降行程可满足两个工位的刃磨操作要求。对于装备有大规格平面磨床的厂家,则无需配备升降进给部件及机架(38);只要将机头框架(5)固定于磨床工作台上,另将滑轨(6)挠性连接于其他静止部位;一旦工作台往复运动,用磨头进给,即可实现本装置的各种功能。本装置只需按坐标变换定比值改变导柱体(7)直径和触头(8)长度,即可用于各种规格刀辊的刀片刃磨操作。设计规定制造厂提供系列导柱体和触头,供用户选购。权利要求1.一种刀辊式切料机刀片曲线刃磨装置,其特征是先导机构(1)和机头框架(5)分别沿滑轨(6)轴向移动,并借纵坐标变换机构(2)保持两者差速、即相对位移量的定比关系;支承于机头框架(50上且与之轴向同步的四连杆横坐标变换机构(3)用杠杆(13)与弹簧(17)的两作用力耦合于近似短形位置,随触头(8)同导柱体(7)滚切时的轴向位移摆动;而滑轨(6)则由升降进给机构(4)支承与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辊式切料机刀片曲线刃磨装置,其特征是先导机构(1)的导柱体(7)与心轴(10)两轴线间利用定中滚柱(11)和螺钉(12)对中调定夹角;定角后,导柱体(7)的i、ii(iv)、iii四个工作相位即被定位为斜置圆柱面、斜面和平行平面,分别用以引导钢球(9)的椭圆曲线、飞刀斜置角等斜率线和平行直线三种滚切轨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辊式切料机刀片曲线刃磨装置,其特征是纵坐标变换机构(2)由滑轨导杆(20)的内嵌链条(21)、链轮(18)、齿轮组(22)、链轮(19)和先导机构(1)的驱动链条(23)构成,在运行中保持导柱体(7)与刀片(37)之间纵向位移量的定比变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辊式切料机刀片曲线刃磨装置,其特征是横坐标变换机构(3)采用平行四连杆机构,其主动摇杆(14)的主、从两个回转臂长度成倍比关系,将杠杆(13)所传递的滚切曲线横坐标变化放大为连杆(16)的纵向、即刀片(37)的横向位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辊式切料机刀片曲线刃磨装置,其特征是升降进给机构(4)经过链轮(26)、链轮与销轮系(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刀辊式切料机刀片曲线刃磨装置,其特征是先导机构(1)和机头框架(5)分别沿滑轨(6)轴向移动,并借纵坐标变换机构(2)保持两者差速、即相对位移量的定比关系;支承于机头框架(5)上且与之轴向同步的四连杆横坐标变换机构(3)用杠杆(13)与弹簧(17)的两作用力耦合于近似短形位置,随触头(8)同导柱体(7)滚切时的轴向位移摆动;而滑轨(6)则由升降进给机构(4)支承与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皋臻宏
申请(专利权)人:皋臻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