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芯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292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芯钻头,克服目前坚硬地层取芯作业效率低下的缺陷,该取芯钻头包括钻头基体以及安装在该钻头基体端面上的多个胎体,该多个胎体中设置有磨粒,相邻两个胎体之间形成水口。本申请的实施例改进了产品结构,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取芯作业的效率,满足对坚硬地层的井壁取芯作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头,尤其涉及一种取芯钻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取芯钻头品种较为单一,在对裸眼井壁的坚硬地层进行取芯时,经常容易出现取芯时间过长和卡钻的现象,带来仪器取芯作业效率低下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目前坚硬地层取芯作业效率低下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取芯钻头,该钻头包括钻头基体以及安装在该钻头基体端面上的多个胎体,该多个胎体中设置有磨粒,相邻两个胎体之间形成水口。优选地,所述多个胎体包括圆弧状开片式胎体。优选地,所述圆弧状开片式胎体按照所述钻头基体内径的渐开线,均匀分布于所述钻头基体的端面上。优选地,该水口包括流线型水口。优选地,该多个胎体包括铜基材胎体。优选地,该多个胎体中以孕镶的方式设置磨粒。优选地,该多个胎体中以烧结孕镶的方式设置磨粒。优选地,该多个胎体中设置有金刚石磨粒。优选地,该多个胎体中设置有人造金刚石磨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开片式胎体相对独立,水口多、密、窄。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金刚石磨粒孕镶在胎体中相对现有的表镶钻头来说颗粒度更多,随着胎体的磨损不断地露出胎体并立即参与地层岩石的磨削。本申请的实施例改进了产品结构,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取芯作业的效率,满足对坚硬地层的井壁取芯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取芯钻头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取芯钻头的作业端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在不相冲突前提下的相互结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取芯钻头主要包括钻头基体I以及安装在钻头基体I端面上的胎体3,胎体3中设置有磨粒2,相邻两个胎体3之间形成水口 4。如图2所示,胎体3与目前传统的整体式胎体设计不同,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包含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圆弧状开片式胎体3,在作业时相邻胎体3之间不会形成干涉。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些圆弧状开片式胎体3按照钻头基体I内径的渐开线均匀分布于钻头基体I的端面上。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邻两个胎体3之间形成自然的流线型水口 4,这些水口 4同胎体3—样,辐射状设置在钻头基体I的端面圆周上。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水口的数量与胎体的数量相同。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胎体3可以是铜基材胎体。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胎体3中可以是以孕镶的方式设置磨粒2。其中胎体3中可以是以烧结孕镶的方式设置磨粒2。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胎体3中设置有金刚石磨粒。如,胎体3中设置有人造金刚石磨粒。本申请的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钻头旋转着磨削地层岩石,随着取芯作业时间的增加,金刚石磨粒随着胎体的磨损不断地露出胎体,并立即参与地层岩石的磨削作业中。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流线型的水口多、密、窄,能够提供充足的水力能量冲刷钻头于地层岩石之间的摩擦面,有效地提高了水口的排屑能力,提高了取芯作业的时效性。虽然本技术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技术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技术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芯钻头,其特征在于,该钻头包括钻头基体以及安装在该钻头基体端面上的多个胎体,该多个胎体中设置有磨粒,相邻两个胎体之间形成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芯钻头,其特征在于,该钻头包括钻头基体以及安装在该钻头基体端面上的多个胎体,该多个胎体中设置有磨粒,相邻两个胎体之间形成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芯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胎体包括圆弧状开片式胎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芯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状开片式胎体按照所述钻头基体内径的渐开线,均匀分布于所述钻头基体的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芯钻头,其特征在于,该水口包括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野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