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封闭式多用途开启胶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286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全封闭式多用途开启胶条,包括胶条主体(1)、定位部(2)和O型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设置在胶条主体(1)的上侧,与门窗框体(4)的胶条插口(5)卡接,所述O型圈(3)设置在胶条主体(1)的下侧,O型圈的壁厚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胶条主体、定位部和O型圈的结合创新,提供一种启闭力小,安全可靠,密封效果好,既可安装于门窗框体与扇体之间,又可安装于门窗框体与合页之间的全封闭式多用途开启胶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封闭式多用途开启胶条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窗用型材,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设置于门窗框体与扇体之间起开启作用的全封闭式多用途开启胶条。
技术介绍
:现代门窗技术中,门窗框体和扇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开启胶条,一方面起防水、防风及防噪的密封作用;另一方面起开启的作用。按胶条开启部位形状的不同,一般把开启部位是开口的称为半封闭式开启胶条,把开启部位是O型封闭的胶条称为全封闭式开启胶条。常规普通半封闭式开启胶条采用一条垂直边固定,和垂直边以一定角度相连的边与框搭接的方式进行启闭密封,由于只有一条自由边搭接,启闭力较小,但同时密封效果也相对较差。全封闭式开启胶条是将密封功能部位设计成全封闭的O型,由于有两条弧形的支撑边,故启闭力会相对较大,但密封效果会相对好很多。这两种常规开启密封条在安装使用上有个很大的缺陷,即在扇框连接的合页部分,一般地,需要将该部分的密封胶条撕去,但合页与扇之间还存在缝隙,存在漏水漏风隐患,故需设计一款胶条既可安装于门窗框体与扇体之间,还可适用于门窗框体与合页之间。而现有技术中的一般胶条没有有效解决门窗启闭力大和密封效果差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367805 Y,授权公告日2009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塑钢密封胶条共挤推拉窗异型材,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推拉门框、扇、梃和压条等部位的塑钢胶条,通过K型胶条的结构创新以及K型胶条与型材胶条口内侧的内嵌方式固定的结合创新,有效实现了该塑钢密封胶条共挤推拉窗异型材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密封胶条不易脱落的目的,但是该专利的K型胶条缺少弹性结构,只有两个密封部位,没有有效解决整体密封性能稳定可靠的问题。又如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324987 U,授权公告日2012年07月11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胶条、塑钢一体化窗框型材,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胶条、塑钢一体化窗框型材,通过由两根相靠近的空心条组成的密封胶条的结构创新,实现了窗户密封性能的提升,密封条使用寿命的延长,但是该专利胶条与塑钢材料一体成型,在胶条损坏时,胶条的更换安装不方便。本技术通过胶条主体、定位部和O型圈的结合创新,提供一种启闭力小,安全可靠,密封效果好,既可安装于门窗框体与扇体之间,又可安装于门窗框体与合页之间的全封闭式多用途开启胶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一般胶条没有有效解决门窗启闭力大和密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通过胶条主体、定位部和O型圈的结合创新,提供一种启闭力小,安全可靠,密封效果好,既可安装于门窗框体与扇体之间,又可安装于门窗框体与合页之间的全封闭式多用途开启胶条。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全封闭式多用途开启胶条,包括胶条主体、定位部和O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设置在胶条主体的上侧,与门窗框体的胶条插口卡接,所述O型圈设置在胶条主体的下侧,O型圈的壁厚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在安装时,先把该开启胶条的定位部压入门窗框体的胶条插口,使得定位部与胶条插口卡接,再把扇体定好位,就安装完成了。在使用时,逐渐关闭扇体,扇体最先与该开启胶条O型圈的下部接触,使得O型圈压缩变形,并与扇体紧密接触,直至扇体完全关闭,在开启扇体时,O型圈逐渐恢复原来的形状,扇体的反弹力小,安全可靠。定位部与门窗框体的胶条插口卡接,只要将该开启胶条的定位部压入胶条插口即可,安装方便;O型圈,与扇体面接触,密封效果好,O型圈本身内部设有空腔,强度低,胶条的可压缩量大,扇体所需要的启闭力小,安全可靠;O型圈的壁厚从上到下逐渐减小,进一步降低O型圈的强度,降低扇体所需要的启闭力,提高该开启胶条的安全可靠性。优选的,所述定位部为左右对称结构,定位部内设有空腔。在该胶条的安装和拆卸时,只要将该定位部向空腔内挤压即可,安装和拆卸方便,也方便该胶条的更换,同时节省材料,降低成本。优选的,所述胶条主体和O型圈连接处设有向胶条内凹的锐角,并形成细小的结合部。通过向胶条内凹的锐角可以撕去O型圈部分,然后将该开启胶条用于门窗与合页部分的安装,一举两用。优选的,在O型圈内,所述胶条主体的下侧设有三个向下凸起的小齿。在该开启胶条用于门窗与合页部分的安装时,门窗与合页之间形成多道密封,密封效果好。由于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封闭式多用途开启胶条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启闭力小,安全可靠,密封效果好,通过胶条主体、定位部和O型圈的结合创新,实现该全封闭式多用途开启胶条既可安装于门窗框体与扇体之间,又可安装于门窗框体与合页之间。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胶条主体I 定位部2 O型圈3 门窗框体4 胶条插口 5 空腔6 锐角7 结合部8 小齿9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对本技术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2,一种全封闭式多用途开启胶条,包括胶条主体1、定位部2和O型圈3,定位部2设置在胶条主体I的上侧,与门窗框体4的胶条插口 5卡接,O型圈3设置在胶条主体I的下侧,O型圈的壁厚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在安装时,先把该开启胶条的定位部压入门窗框体的胶条插口,使得定位部与胶条插口卡接,再把扇体定好位,就安装完成了。在使用时,逐渐关闭扇体,扇体最先与该开启胶条O型圈的下部接触,使得O型圈压缩变形,并与扇体紧密接触,直至扇体完全关闭,在开启扇体时,O型圈逐渐恢复原来的形状,扇体的反弹力小,安全可靠。实施例二:结合附图1、2、3,一种全封闭式多用途开启胶条,包括胶条主体1、定位部2和O型圈3,定位部2为左右对称结构,定位部2内设有空腔6,定位部2设置在胶条主体I的上侧,与门窗框体4的胶条插口 5卡接,O型圈3设置在胶条主体I的下侧,O型圈的壁厚从上到下逐渐减小,胶条主体I和O型圈3连接处设有向胶条内凹的锐角7,并形成细小的结合部8,在O型圈内,胶条主体I的下侧设有三个向下凸起的小齿9。在安装时,先把该开启胶条的定位部向空腔内挤压,并压入门窗框体的胶条插口,使得定位部与胶条插口卡接,再把扇体定好位,就安装完成了。在使用时,逐渐关闭扇体,扇体最先与该开启胶条O型圈的下部接触,使得O型圈压缩变形,并与扇体紧密接触,直至扇体完全关闭,在开启扇体时,O型圈逐渐恢复原来的形状,扇体的反弹力小,安全可靠。当该开启胶条用于门窗框体与合页之间时,先通过向胶条内凹的锐角将O型圈撕去,然后将该开启胶条的定位部向空腔内挤压,并压入门窗框体的胶条插口,使得定位部与胶条插口卡接,再把合页定好位,就安装完成了。在使用时,逐渐开启合页,合页最先与胶条主体的三个小齿接触,使得小齿压缩变形,并与合页紧密接触,直至合页完全打开,在关闭合页时,小齿逐渐恢复原来的形状,合页的反弹力小,安全可靠。以上所述的两个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核心思想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的修饰,例如定位部空腔、锐角和小齿的具体参数等进行若干的修改或组合,应该落在本技术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封闭式多用途开启胶条,包括胶条主体(1)、定位部(2)和O型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设置在胶条主体(1)的上侧,与门窗框体(4)的胶条插口(5)卡接,所述O型圈(3)设置在胶条主体(1)的下侧,O型圈的壁厚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封闭式多用途开启胶条,包括胶条主体(I)、定位部(2)和O型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设置在胶条主体(I)的上侧,与门窗框体(4)的胶条插口(5)卡接,所述O型圈(3)设置在胶条主体(I)的下侧,O型圈的壁厚从上到下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式多用途开启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为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兆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安东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