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粘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2444 阅读:5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16:40
一种自粘地砖,包括上层、中层及底层,该上层包括装饰层和耐磨层,该中层为硬质材料层,该底层包括植绒层、第一黏胶以及第二黏胶,该第一黏胶将该植绒层固定至该中层,该第二黏胶的一部分渗入植绒层内,另一部分位于植绒层的表面。该自粘地砖可以达到快速铺装且更换方便的效果,降低了铺装及更换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板砖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自粘型复合地砖。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家生活环境越来越关注,地砖,作为室内装潢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理所当然的获得了更多关注的目光。目前,大量使用的地砖有:木质地砖,石材地砖,复合地砖等。纵观各种地砖目前使用的铺装方式,均有明显的不足,兹详细说明如下:木质地砖相互卡合为一个整体,当局部出现问题需要更换时,只能以整个更换的方式进行,更换成本较大;石材是用水泥粘接于地面,一旦铺装,无法再行更换,除非以破坏式清除的方式进行;复合地砖一般用白胶,亚克力胶等化学胶粘剂粘接于地面,也是永久固定式,除非破坏式拆除,无法局部更换。并且,前述各种地砖均有一个共性的不足:需要专门的安装人员铺装,施工费用极高。为降低施工及更换成本,业者已作了多种尝试,如:目前美国市场极为流行的一种产品C0NNECTAL及LUKE产品,该类产品分上下两个部分,两部分形状及大小大致相同,生产时将其按一定的位置关系错开连结成一体,使其两相对边加工成可以相对搭接的结构,于相互搭接的位置涂覆有热熔压敏胶,使用时,地砖的相对边在压力下可以粘结在一起,但,该产品也有明显的不足:因为对边有胶粘剂,且因为地砖一般较长,将两相邻的对边粘结一体时,位置不容易调整合适,而一旦两片粘结一起,不好重新调整,施工者无法保证正确完美的铺装,从而影响了其使用;且因为这种地砖的整个施工面连接为一体,也无法较好的解决局部更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铺装、局部更换方便、铺装及更换成本低廉的自粘地砖。为达上述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自粘地砖,包括上层、中层及底层,该上层包括装饰层和耐磨层,该中层为硬质材料层,该底层包括植绒层、第一黏胶以及第二黏胶,该第一黏胶将该植绒层固定至该中层,该第二黏胶的一部分渗入植绒层内,另一部分位于植绒层的表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上层还包括混合材料层,该混合材料层位于装饰层和中层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上层的厚度为0.05飞mm。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中层选自塑料硬板、木板、木塑板、密度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中层的厚度为f 10mm。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自粘地砖的两个相对侧形成有卡扣结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植绒层的厚度为0.05飞mm。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自粘地砖还包括与第二黏胶相粘结的离型纸。在本技术的自粘地砖中,由于植绒层的松软特性,使自粘地砖不会和铺装面过分密合以致粘结,当局部需要更换时,可方便移除需更换的地砖,且由于植绒层的多孔及大表面积特性,在涂覆第二黏胶时,第二黏胶不但会涂布于植绒层的表面,更会渗入其内部,使第二黏胶与植绒层的粘接力大于第二黏胶与铺装面的粘接力,如此,在拆除或更换自粘地砖时,该自粘地砖可在适当的外力下得以方便拆除,且不会使第二黏胶遗留于铺装面,简化了自粘地砖的拆除程序,使该自粘地砖具有局部更换方便,铺装及更换成本低廉的优势。另外,由于植绒层的松软特性,可使本技术的自粘地砖在踩踏时脚感舒适,脚踩上去不会有硬质感,且不会产生很大噪音。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自粘地砖的剖视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自粘地砖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1所示为本技术自粘地砖的剖视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自粘地砖100自上而下包括上层10、中层20以及底层30。上层10自下而上包括混合材料层11、装饰层12、耐磨层13。在本技术中,上层10的厚度为0.05飞mm。在上层10的各层结构中,混合材料层11可为由PVC粉(聚氯乙烯粉)与增塑剂、填充剂、热稳定剂和色粉中至少一种混合后经辊轮压延设备制备而成的片材;装饰层12位于混合材料层11的上方,其可通过在PVC薄膜上印刷各种图案而成,主要用于使自粘地砖100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耐磨层13位于装饰层12的上方,其通常为由PVC材料制成的透明层,用于增加自粘地砖100的耐磨性,减少自粘地砖100的磨损,使自粘地砖100在长期使用后仍具有漂亮的外观。中层20为硬质材料层,主要用于使自粘地砖100具有一定的质量和硬度,且具有类似于木质地板的性能。本技术中,中层20的厚度为flOmm。中层20选自塑料硬板、木板、木塑板、密度板等。另外,为了增强相邻地砖的结合强度,本技术可以在中层20的两个相对侧形成有卡扣结构(图未示),即在其中一侧形成有卡块,而在与其相对的另一侧形成可与卡块相卡合的卡槽,在铺装时将其中一块地砖的卡块卡入相邻地砖的卡槽中。底层30包括植绒层31、第一黏胶32以及第二黏胶33。第一黏胶将植绒层31固定至中层20,第二黏胶33的一部分渗入植绒层31内,另一部分位于植绒层31的表面,使本技术的地砖具有自粘性能。在本技术中,植绒层31为具有小孔或毛细结构的松软物体,例如为绒毛,该绒毛的材料可以为棉纤维、玻璃纤维、混纺纤维、尼龙纤维、腈纶纤维、无纺布纤维等。植绒层31的厚度即绒毛的长度为0.05飞mm。植绒层31是利用黏胶将上层10与中层20粘接在一起后,利用喷涂、转印涂覆等涂覆方式于中层20的底面涂覆第一黏胶32,然后利用静电喷涂法、植绒法或针织法等合适的方法将绒毛附加于第一黏胶32上,并利用自动干燥机加热固化而固定至中层20。在本技术中,第一黏胶32可以为聚氯乙烯树脂糊、环氧胶黏剂、酚醛胶、乙烯基胶、聚氨酯胶、聚醋酸乙烯胶(白乳胶)等,以提供底层30和中层20之间合适的粘接力,将底层30和中层20牢牢地粘接在一起。在本技术中,第二黏胶33可以为热熔压敏胶。第二黏胶33的一部分渗入植绒层31中,另一部分位于植绒层31的表面而使植绒层31的表面具有粘性,便于将自粘地砖100粘接至铺装面。为保证生产、包装及运输的便利,可在涂好第二黏胶33后在第二黏胶33的表面粘贴一层具有离型效果的纸(俗称离型纸,其表面涂覆有硅油等物质)。由以上叙述可以知道,在本技术的自粘地砖100中,由于植绒层31的松软特性,使自粘地砖100不会和铺装面过分密合以致粘结,当局部需要更换时,可方便移除需更换的地砖,且由于植绒层31的多孔及大表面积特性,在涂覆第二黏胶33时,第二黏胶33不但会涂布于植绒层31的表面,更会渗入其内部,使第二黏胶33与植绒层31的粘接力大于第二黏胶33与铺装面的粘接力,如此,在拆除或更换自粘地砖时,该自粘地砖100可在适当的外力下得以方便拆除,且不会使第二黏胶33遗留于铺装面表面,简化了自粘地砖100的拆除程序,使该自粘地砖100具有局部更换方便,铺装及更换成本低廉的优势。另外,由于植绒层31的松软特性,可使本技术的自粘地砖100在踩踏时脚感舒适,脚踩上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粘地砖,其特征在于:该自粘地砖包括上层、中层及底层,该上层包括装饰层和耐磨层,该中层为硬质材料层,该底层包括植绒层、第一黏胶以及第二黏胶,该第一黏胶将该植绒层固定至该中层,该第二黏胶的一部分渗入植绒层内,另一部分位于植绒层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粘地砖,其特征在于:该自粘地砖包括上层、中层及底层,该上层包括装饰层和耐磨层,该中层为硬质材料层,该底层包括植绒层、第一黏胶以及第二黏胶,该第一黏胶将该植绒层固定至该中层,该第二黏胶的一部分渗入植绒层内,另一部分位于植绒层的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地砖,其特征在于:该上层还包括混合材料层,该混合材料层位于装饰层和中层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地砖,其特征在于:该上层的厚度为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雄铁李思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劲嘉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