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材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10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磨削技术领域,特别是适合长型材表面抛光,能自动连接作业且具有集尘装置的抛光机。该机包括抛光轮及其旋转装置,控制器和红外线传感器,其特征是工作平台安装在两只工作油缸顶端,该工作油缸由油泵通过管、阀连接的同步油缸驱动,在与工作平台平行的导轨上的小车上装有抛光轮及其旋转装置、集尘装置和控制器,红外传感器装在工作平台底面,其中抛光轮悬伸于工作平台上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磨削加工领域,特别涉及对型材表面进行抛光的设备。目前对型材表面进行抛光作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手推车式,前部装有车轮,后部装有电机驱动的磨轮,被加工型材放于磨轮下,用手推车实现磨光或抛光,其优点是对被加工型材长度无严格要求,缺点是手控压力不易掌握均衡,影响加工质量。另一种如申请号为92107323.0“金相试样自动磨光机”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机座上方设有引导被加工件的导轨,机器中设有专家系统控制器,克服了现有技术凭经验加工对质量带来的影响。这种结构适合小型件的加工,而实际工业化加工的型材长度往往有几米或十几米,若被加工件运行,需要相当大的操作空间。而且,上述技术中均无吸尘装置,运行时空气质量差。本实行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集尘装置并可对较大尺寸的型材进行自动连续抛光、减少空气粉尘污染、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结构紧凑的型材抛光机。本技术包括抛光轮及其旋转装置、由电器控制柜和电器控制盒组成的控制器和红外线传感器,其特征是工作平台安装在二个工作油缸的顶端,工作油缸与同步油缸管、阀连通,油箱及油泵通过管、阀与同步油缸连通,位于工作平台后侧的小车之车轮安在与工作平台平行的两根导轨上,车轮由装在小车内的主电机驱动,小车上的机架装有集尘装置及上述抛光轮及其施转装置、由电器控制柜和电器控制盒组成的上述控制器,其中抛光轮悬伸于工作平台上方。上述的红外线传感器固定连接在工作平台底面,其探测目标为固定在地面上的参照物,以控制工作平台的高度。当然,红外传感器与固定参照物的位置也可以互换。上述的抛光轮呈圆柱形,抛光轮旋转装置轴由抛光轮电机及通过传动带驱动的抛光轮轴组成,该轴悬臂端由轴承支架固定。旋转装置也可以采用两只电机,分别通过传动带驱动,两抛光轮轴反向旋转。上述的集尘装置,由风机电机、风机、集尘罩、吸尘管及水箱组成,风机及电机固定在支架上,并通过吸尘管与罩于抛光轮上的集尘罩连接,风机出风管通入水箱,使抛光尘屑被吸入水箱收集。上述控制器中的电器控制盒内装有CPU芯片,面板上装有各种控制按键,其接线穿过硬管与电器控制柜、油泵、电机和红外线传感器连接。本技术由于抛光轮、集尘装置、电器控制柜等均装在可在导轨上行走的小车机架上,工作时平台及被加工件不动,从而使操作空间缩短,结构紧凑,特别适合于尺寸较长的型材或板材的抛光。由同步油缸控制两个工作油缸运行,保证了工作平台升降时的水平度。用磨光轮或切割刀片更换抛光轮,本机还可实现磨光,除锈、切割等功能。又由于安装了集尘装置,使磨削尘屑被吸入水箱收集,减少了空气污染,改善了工人劳动环境。另外,加装的电脑控制器扣红外线传感器,定位准确,使整个加工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加工质量,特别是精度指标得到提高。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A-A方向视图。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工作平台14安装在两只液压工作油缸16顶端,为了使工作平台能平行升降,保证抛光质量,油箱1及油泵2由现有液压技术通过管、阀与同步油缸19连通,同步油缸通过管、阀同时控制两只工作油缸16,实现双同步运行。工作平台14下底面安装一红外线传感器15,其探头方向前面安装一静止参照物18,比如铜丝之类,当传感装置15随工作平台升降时,其红外线一旦被参照物阻挡,传感器即向控制器发出信号,通过微机,使油泵电机停转,从而控制两只工作油缸16柱塞停止运行,使工作平台停止升降。小车20位于工作平台的后侧,其内安装主电机以驱动车轮沿导轨17行走,该电机可采用低速或变速电机,也可以用普通电机经齿轮减速后驱动车轮。小车20的机架上还装有1、电器控制柜21。2、抛光轮及其旋转装置,该装置中有两台电机3分别通过传动带4驱动并列的两只抛光轮6相互反向旋转,抛光轮悬伸于工作平台上方,其轴的悬臂端固定在轴承支架22上。这种结构一是可以提高效率,小车走一个行程可进行两次抛光,二是层屑更容易被吸集。3、集尘装置,风机11及其电机12放在小车的一个支架上,吸尘罩5将两只抛光轮罩住,吸尘罩通过吸尘管9与风机11管连,风机出风管10与水箱13连通,被吸尘罩吸入的抛光层屑进入水箱收集,使抛光机工作环境的飞尘得到控制。电器控制盒7内装有CPU微机芯片,面板上装有各种指令健,其导线穿过硬管8与电器控制柜21、油泵电机2及红外传感器15连接。本抛光机的操作步骤1、将被加工的型材安放在工作平台上。2、根据被加工件的厚度,选择合适的抛光压力,调整好红外传感器工作位置。3、根据被加工件的长度,预定小车左右行程限位。4、相继按下电器控制盒上的抛光轮启动健及小车行车健及工作台平升运动键,抛光机开始自动工作程序,直至按下停止键。权利要求1.一种型材抛光机,包括抛光轮(6)及其施转装置、由电器控制柜(21)和电器控制盒(7)组成的控制器和红外线传感器,其特征是工作平台(14)安装在2个工作油缸(16)的顶端,工作油缸(16)和同步油缸(19)管、阀连通,油箱(1)及油泵(2)通过管、阀与同步油缸(19)连通,位于工作平台后侧的小车(20)的车轮安装在与工作平台平行的两根导轨(17)上,车轮由小车内的主电机驱动,小车机架上装有集尘装置、上述抛光轮(6)及其旋转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抛光轮(6)悬伸于工作平台(14)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抛光机,其特征在于红外传感器(15)固定连接在工作平台(14)的底面,其探测头前方的地面上固定有参照物(1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抛光轮(6)的旋转装置由抛光轮电机(3)及通过传动带(4)驱动的抛光轮轴组成,该轴悬臂端由轴承支架(22)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材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抛光轮旋转装置可采用两台电机,分别驱动两根抛光轮轴反向旋转。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抛光机,其特征在于集尘装置由风机电机(12)、风机(11)、集尘罩(5)、吸尘管(9)及水箱(13)组成,风机(11)及电机(12)固定在支架上,并通过吸尘管(9)与罩于抛光轮(6)上的集尘罩(5)连接,风机出风管(10)通入水箱(1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控制器中的电器控制盒(7)内装有微机CPU芯片,面板上装有各种控制键,其接线穿过硬管(8)与电器控制柜(21)和红外线传感器(15)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机械磨削
,特别是适合长型材表面抛光,能自动连接作业且具有集尘装置的抛光机。该机包括抛光轮及其旋转装置,控制器和红外线传感器,其特征是工作平台安装在两只工作油缸顶端,该工作油缸由油泵通过管、阀连接的同步油缸驱动,在与工作平台平行的导轨上的小车上装有抛光轮及其旋转装置、集尘装置和控制器,红外传感器装在工作平台底面,其中抛光轮悬伸于工作平台上方。文档编号B24B39/00GK2319173SQ9724621公开日1999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缪文良, 陈方伟, 张寿康, 杨开明, 孙汉滔 申请人:台州百克表面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型材抛光机,包括抛光轮(6)及其施转装置、由电器控制柜(21)和电器控制盒(7)组成的控制器和红外线传感器,其特征是工作平台(14)安装在2个工作油缸(16)的顶端,工作油缸(16)和同步油缸(19)管、阀连通,油箱(1)及油泵(2)通过管、阀与同步油缸(19)连通,位于工作平台后侧的小车(20)的车轮安装在与工作平台平行的两根导轨(17)上,车轮由小车内的主电机驱动,小车机架上装有集尘装置、上述抛光轮(6)及其旋转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抛光轮(6)悬伸于工作平台(14)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文良陈方伟张寿康杨开明孙汉滔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百克表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