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可调电动调节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3954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头枕可调电动调节床,包括:下框架、上框架、小腿板、大腿板、后支架横杆、后支架撑杆、后电机连接件、后电机、固定板、后电机固定件、背部板,还包括头枕板、限位件、前电机固定件、前电机、前支架横杆、前电机撑架、短拉杆、头枕固定件、前电机连接件、前拉杆及支撑件,所述背部板另一边与头枕板采用限位件连接,所述前电机固定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前电机尾部与电机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前支架横杆与上框架转动连接,前电机撑架一端与前支架横杆固定连接,前电机撑架另一端与短拉杆一端转动连接,短拉杆另一端与头枕固定件转动连接,头枕固定件与头枕板固定连接,前电机连接件一端与前电机推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前支架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前拉杆一端与背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框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支撑头枕板仰起,再支撑背部板仰起,设计更符合人体正常仰起的方式,使用更舒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头枕可调电动调节床,具体地说是一种头枕和背部都可调节的电动调节床。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电动调节床通常背部整体可向上折起一定的角度,支撑起躺在床上的人仰起,这样的调节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人体的颈部不你能单独调节,有时人体只想单独仰起头部,这样的调节床就无法实现。技术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头枕部位及背部都可调节、使用更舒适的头枕可调电动调节床。本技术提供了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头枕可调电动调节床,包括:下框架、上框架、小腿板、大腿板、后支架横杆、后支架撑杆、后电机连接件、后电机、固定板、后电机固定件、背部板、头枕板、限位件、前电机固定件、前电机、前支架横杆、前电机撑架、短拉杆、头枕固定件、前电机连接件、前拉杆、支撑件。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滑动连接,小腿板与大腿板一边转动连接,大腿板另一边与固定板一边转动连接,固定板另一边与背部板一边转动连接,背部板另一边与头枕板采用限位件连接,固定板与上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后电机固定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后电机尾部与后电机固定件转动连接,后支架横杆与上框架转动连接,后支架撑杆与后支架横杆固定连接,后电机连接件一端与后电机推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支架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后拉杆一端与小腿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上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滑轮与后支架撑杆转动连接。所述前电机固定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前电机尾部与电机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前支架横杆与上框架转动连接,前电机撑架一端与前支架横杆固定连接,前电机撑架另一端与短拉杆一端转动连接,短拉杆另一端与头枕固定件转动连接,头枕固定件与头枕板固定连接,前电机连接件一端与前电机推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前支架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前拉杆一端与背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头枕板背面固定安装有支撑件。所述限位件包括前转件、后转件,所述后转件设有限位杆,前转件设有限位槽,所述前转件与后转件采用转轴连接后,限位杆位于限位槽内,所述前转件与后转件转动之间可转动的角度受限位杆限制。所述框架滑轮与上框架转动连接,框架滑轮设置在下框架的槽体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头枕可调电动调节床,头枕板和背部板之间采用限位件连接,前电机推动调节床仰起时,先支撑头枕板仰起,再支撑背部板仰起,设计更符合人体正常仰起的方式,使用更舒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要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头枕板仰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头枕板及背部板仰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小腿板1、下框架2、上框架3、大腿板4、后支架横杆5、后电机6、固定板7、后电机固定件8、背部板9、后支架撑杆10、后电机连接件11、限位件12、头枕板13、支撑件14、前拉杆15、前电机固定件16、前电机17、前支架横杆18、前电机撑架19、短拉杆20、头枕固定件21、前电机连接件22、后拉杆23、滑轮24、框架滑轮25、前转件26、后转件27,限位杆28、限位槽29、第一转轴A、第二转轴B、第三转轴C、第四转轴D、第五转轴E、第六转轴F、第七转轴G、第八转轴H、第九转轴1、第十转轴J、第i 转轴K、第十二转轴L、第十三转轴M、第十四转轴N、第十五转轴O。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所述头枕可调电动调节床,包括:小腿板1、下框架2、上框架3、大腿板4、后支架横杆5、后电机6、固定板7、后电机固定件8、背部板9、后支架撑杆10、后电机连接件11、限位件12、头枕板13、支撑件14、前拉杆15、前电机固定件16、前电机17、前支架横杆18、前电机撑架19、短拉杆20、头枕固定件21、前电机连接件22、后拉杆23、滑轮24、框架滑轮25、前转件26、后转件27、限位杆28、限位槽29。所述上框架3与下框架2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上框架3、下框架2均采用槽钢焊接成型,所述框架滑轮25与上框架3转动连接,框架滑轮25设置在下框架2的槽体内,上框架3与下框架2相互移动时,框架滑轮25在下框架2槽钢槽体内滚动。所述小腿板I与大腿板4 一边采用铰链安装做转动连接,大腿板4另一边与固定板7 —边采用铰链安装做转动连接,固定板7另一边与背部板9 一边采用铰链安装做转动连接,背部板9另一边与头枕板13采用限位件12连接,固定板7与上框架3固定连接,所述后电机固定件8与固定板7固定连接。所述后电机6尾部与后电机固定件8转动连接,后支架横杆5与上框架3转动连接,后支架撑杆10与后支架横杆5固定连接,后电机连接件11 一端与后电机6推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支架横杆5固定连接,所述后拉杆23 —端与小腿板I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上框架3转动连接,所述滑轮24与后支架撑杆10转动连接。所述前电机固定件16与固定板7固定连接,前电机17尾部与电机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前支架横杆18与上框架3转动连接,前电机撑架19 一端与前支架横杆18固定连接,前电机撑架19另一端与短拉杆20 —端转动连接,短拉杆20另一端与头枕固定件21转动连接,头枕固定件21与头枕板13固定连接,前电机连接件22 —端与前电机17推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前支架横杆18固定连接,所述前拉杆15 —端与背部板9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框架2转动连接。所述限位件12包括前转件26、后转件27,所述后转件27设有限位杆28,前转件26设有限位槽29,所述前转件26与后转件27采用转轴连接后,限位杆28位于限位槽29内,所述前转件26与后转件27转动之间可转动的角度受限位杆28限制。所述头枕板13固定安装有支撑件14,当头枕板13呈水平状时,支撑件14抵住下框架2,支撑件14支撑头枕板13,前电机17不受力具有保护电机的作用。调节过程,前电机17伸长,前电机17尾部绕第四转轴D转动,前电机17推杆与前电机连接件22绕第十二转轴M转动,带动前电机横杆绕第十一转轴L转动,短拉杆20与前电机撑架19绕第七转轴H转动,短拉杆20与头枕固定件21绕第七转轴G转动连接,头枕板13与限位件12固定连接,限位件12绕第八转轴I转动一定角度后限位杆28与限位槽29之间抵住限制使绕I点停止转动,随着前电机17不断伸长,背部板9绕第六转轴F转动,同时前拉杆15绕第九转轴J、第十转轴K转动,拉动上框架3的相关组件通过框架滑轮25往K点方向移动靠近。后电机6伸长,后电机6尾部绕第五转轴E转动,后电机6推杆与后电机连接件11绕第十四转轴O转动,带动后支架横杆5绕第十三转轴N转动,后电机撑杆10的滑轮24绕第十五转轴P转动,滑轮24在大腿板4面上滑动,后电机撑杆10撑起大腿板4绕第三转轴C转动,大腿板4与小腿板I绕第二转轴B转动,后拉杆23绕第十六转轴Q、第一转轴A转动来支撑小腿板I的升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技术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头枕可调电动调节床,包括:下框架、上框架、小腿板、大腿板、后支架横杆、后支架撑杆、后电机连接件、后电机、固定板、后电机固定件、背部板,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滑动连接,小腿板与大腿板一边转动连接,大腿板另一边与固定板一边转动连接,固定板另一边与背部板一边转动连接,固定板与上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后电机固定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后电机尾部与后电机固定件转动连接,后支架横杆与上框架转动连接,后支架撑杆与后支架横杆固定连接,后电机连接件一端与后电机推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支架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后拉杆一端与小腿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上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滑轮与后支架撑杆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枕板、限位件、前电机固定件、前电机、前支架横杆、前电机撑架、短拉杆、头枕固定件、前电机连接件、前拉杆及支撑件,所述背部板另一边与头枕板采用限位件连接,所述前电机固定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前电机尾部与电机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前支架横杆与上框架转动连接,前电机撑架一端与前支架横杆固定连接,前电机撑架另一端与短拉杆一端转动连接,短拉杆另一端与头枕固定件转动连接,头枕固定件与头枕板固定连接,前电机连接件一端与前电机推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前支架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前拉杆一端与背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框架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头枕可调电动调节床,包括:下框架、上框架、小腿板、大腿板、后支架横杆、后支架撑杆、后电机连接件、后电机、固定板、后电机固定件、背部板,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滑动连接,小腿板与大腿板一边转动连接,大腿板另一边与固定板一边转动连接,固定板另一边与背部板一边转动连接,固定板与上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后电机固定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后电机尾部与后电机固定件转动连接,后支架横杆与上框架转动连接,后支架撑杆与后支架横杆固定连接,后电机连接件一端与后电机推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支架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后拉杆一端与小腿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上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滑轮与后支架撑杆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枕板、限位件、前电机固定件、前电机、前支架横杆、前电机撑架、短拉杆、头枕固定件、前电机连接件、前拉杆及支撑件,所述背部板另一边与头枕板采用限位件连接,所述前电机固定件与固定板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万平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朗爵金属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