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3222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灯,包括一端开口的灯筒和设于所述灯筒内的筒灯组件,所述筒灯组件包括筒灯支架、设于所述筒灯支架上侧且与所述灯筒开口端固定连接的筒灯后盖、以及固定在所述筒灯支架上的光源组件;所述筒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两侧分别沿其一侧延伸有用于固定所述筒灯后盖的第一固定架,所述支架本体两侧分别沿其另一侧延伸有用于固定所述光源组件的第二固定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筒灯支架具有分别用于固定筒灯后盖和光源组件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因此能够满足不同光源、不同功率筒灯的筒灯后盖以及光源组件的固定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和用途广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具照明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筒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筒灯内部的光源、反射器、灯座、灯筒后盖的固定结构较复杂,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将光源、反射器、灯座以及灯筒后盖分别装配至各自的支撑架上,不仅装配效率低而且也十分地不方便。且各支撑架通用性差,不能满足不同光源、不同功率筒灯的装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筒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筒灯,包括一端开口的灯筒和设于所述灯筒内的筒灯组件,所述筒灯组件包括筒灯支架、设于所述筒灯支架上侧且与所述灯筒开口端固定连接的筒灯后盖、以及固定在所述筒灯支架上的光源组件;所述筒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两侧分别沿其一侧延伸有用于固定所述筒灯后盖的第一固定架,所述支架本体两侧分别沿其另一侧延伸有用于固定所述光源组件的第二固定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筒灯,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且均设有从所述支架本体两侧向上延伸的竖直部、以及从所述竖直部末端向内或向外翻折的平面部;所述筒灯后盖固定于所述平面部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筒灯,其中,所述平面部上还设有顶面翻边螺孔,所述筒灯后盖通过穿过所述顶面翻边螺孔的螺钉与所述平面部固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筒灯,其中,所述竖直部的中间位置还开设有矩形的工艺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筒灯,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且均设有从所述支架本体两侧向下延伸的垂直部、以及从所述垂直部垂直延伸的支承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筒灯,其中,所述支承部上还设有底面翻边螺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筒灯,其中,所述支架本体为一平面,且其上设有翻边攻牙螺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筒灯,其中,所述支架本体上还开设有过线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筒灯,其中,所述筒灯后盖中央开有通孔,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架支承部底面上的反射器、固定在所述支架本体底面上的灯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反射器内且与所述灯座电性连接的灯泡;所述灯座通过穿过所述支架本体过线孔以及筒灯后盖通孔的导线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导线通过导线扎带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筒灯,其中,所述筒灯支架由一片钣金件冲压成型。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筒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筒灯支架具有分别用于固定筒灯后盖和光源组件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因此能够满足不同光源、不同功率筒灯的筒灯后盖以及光源组件的固定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和用途广泛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筒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筒灯优选实施例中筒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筒灯优选实施例中筒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同时参见图2和图3,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该筒灯包括一端开口的灯筒100和设于灯筒100内的筒灯组件200。进一步地,该筒灯组件200包括筒灯支架201、设于筒灯支架201上侧且与灯筒100开口端固定连接的筒灯后盖202、以及固定在筒灯支架201上的光源组件300。如图3所示,筒灯支架201包括支架本体203,支架本体203两侧分别沿其一侧延伸有用于固定筒灯后盖202的第一固定架204,支架本体203两侧分别沿其另一侧延伸有用于固定光源组件300的第二固定架208。第一固定架204与第二固定架208的延伸方向相反,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204向上延伸,而第二固定架向下延伸。优选地,上述第一固定架204对称设置在支架本体203的两侧,且均设有从支架本体203两侧向上延伸的竖直部205、以及从竖直部205末端向内或向外翻折的平面部206 ;上述筒灯后盖202固定在平面部206上。进一步地,平面部206上还设有顶面翻边螺孔207,筒灯后盖202通过穿过顶面翻边螺孔207的螺钉与平面部206固定。优选地,上述竖直部205的中间位置还开设有矩形的工艺孔。该矩形的工艺孔可以减小整个筒灯支架201的重量。优选地,第二固定架208也是对称设置在支架本体203的两侧,且均设有从支架本体203两侧向下延伸的垂直部209、以及从垂直部209末端向外翻折的支承部210 ;支承部210所在的平面与垂直部209所在的平面垂直。此外,支承部210上还设有底面翻边螺孔。优选地,前述支架本体203为一平面,且其上设有翻边攻牙螺孔211。且为了方便过线,在支架本体203上还开设有过线孔212。进一步地,上述光源组件300包括固定在第二固定架208支撑部210底面上的反射器302、固定在支架本体203底面上的灯座301、以及设置在反射器302内且与灯座301电性连接的灯泡303。且灯座301通过穿过支架本体203过线孔212以及筒灯后盖202的导线与外接电源连接,导线通过导线扎带213固定在第一固定架204上。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筒灯支架201具有用于固定筒灯后盖202的第一固定架204、用于固定灯座301的支架本体、以及用于固定反射器302的支承部210,因此能够适应不同光源、不同功率的筒灯内部光源、灯座、反射器的固定安装,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成本低廉、用途广泛。优选地,筒灯支架201可以采用一片钣金件冲压成型。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跟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灯,包括一端开口的灯筒(100)和设于所述灯筒(100)内的筒灯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灯组件(200)包括筒灯支架(201)、设于所述筒灯支架(201)上侧且与所述灯筒(100)开口端固定连接的筒灯后盖(202)、以及固定在所述筒灯支架(201)上的光源组件(300);所述筒灯支架(201)包括支架本体(203),所述支架本体(203)两侧分别沿其一侧延伸有用于固定所述筒灯后盖(202)的第一固定架(204),所述支架本体(203)两侧分别沿其另一侧延伸有用于固定所述光源组件(300)的第二固定架(2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灯,包括一端开口的灯筒(100)和设于所述灯筒(100)内的筒灯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灯组件(200)包括筒灯支架(201)、设于所述筒灯支架(201)上侧且与所述灯筒(100)开口端固定连接的筒灯后盖(202)、以及固定在所述筒灯支架(201)上的光源组件(300); 所述筒灯支架(201)包括支架本体(203),所述支架本体(203)两侧分别沿其一侧延伸有用于固定所述筒灯后盖(202)的第一固定架(204),所述支架本体(203)两侧分别沿其另一侧延伸有用于固定所述光源组件(300)的第二固定架(2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04)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203)的两侧,且均设有从所述支架本体(203)两侧向上延伸的竖直部(205)、以及从所述竖直部(205)末端向内或向外翻折的平面部(206);所述筒灯后盖(202)固定于所述平面部(20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部(206)上还设有顶面翻边螺孔(207),所述筒灯后盖(202)通过穿过所述顶面翻边螺孔(207)的螺钉与所述平面部(206)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205)的中间位置还开设有矩形的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刘月舫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