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3-二苯甲酰氧基丙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2961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1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通式为(I)的1,3-二苯甲酰氧基丙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含无水碳酸钾的催化剂存在下,将结构通式为(II)的1,3-丙二醇类化合物与结构通式为PhCOOR5的苯甲酸酯进行反应,生成包括结构通式为(I)的1,3-二苯甲酰氧基丙烷类化合物和相应的醇HOR5的产物;其中,R1、R2分别选自氢原子、甲基和乙基中的一种;R3、R4分别选自氢原子、直链的C1~C8烷基、支链的C3~C8烷基、C3~C6环烷基、C4~C8烷基环烷基、C4~C8环烷基烷基和C7~C8芳烷基中的一种;R5为甲基或乙基。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利于环境保护;产物收率高,纯度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二苯甲酰氧基丙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中所含内给电子体1,3_ 二醇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1,3_ 二苯甲酰氧基丙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本领域内,众所周知,Ziegler-Natta催化剂至少由两个部分组成:含过渡金属的活性组分,也称主催化剂,实际应用得较多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是钛和钒类,一般与载体氯化镁一起形成固体催化剂组分;和含周期系第I A-1IIA族元素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也称助催化剂,主要是烷基铝或烷基铝的齒化物。在某些场合,特别是当被用于丙烯聚合催化时,常常加入第三组分以控制产物等规度和提高聚合活性等。它们通常为Lewis碱,也称给电子体化合物。在主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的给电子体被称为内给电子体,而在使用主催化剂进行烯烃聚合反应过程中伴随助催化剂加入到烯烃聚合体系的给电子体被称为外给电子体。CN1436796A、CN1453298A 和 CN1580034A 中公开了 1, 3-二醇酯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其中含取代基的具有下列结构通式(I)的1,3-二苯甲酰氧基丙烷类化合物是优良的内给电子体,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通式为(I)的1,3_ 二苯甲酰氧基丙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含无水碳酸钾的催化剂存在下,将结构通式为(II)的1,3_丙二醇类化合物与结构通式为PhCOOR5的苯甲酸酯进行反应,生成包括结构通式为(I)的1,3_ 二苯甲酰氧基丙烷类化合物和相应的醇HOR5的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包括在蒸馏或精馏条件下进行,反应同时除去反应生成的醇H0R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反应5-7小时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醇HOR5的共沸剂,并进一步通过蒸馏或精馏除去反应生成的醇H0R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共沸剂分5-7次加入到反应液中,相邻两次加入的时间间隔为1.1-1.5小时,相对于反应开始时I摩尔的1,3_丙二醇类化合物,共沸剂每次的加入量为60-180mL。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共沸剂连续流加到反应液中,相对于反应开始时I摩尔的1,3-丙二醇类化合物,流加速度为60-180mL/小时,流加时间为5_7小时。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共沸剂为二甲苯、甲苯和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甲苯。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结构通式为PhCOOR5的苯甲酸酯的摩尔数为所述结构通式为(II)的1,3-丙二醇类化合物的摩尔数的至少2倍;所述结构通式为(II)的1,3_丙二醇类化合物与所述结构通式为Ph⑶OR5的苯甲酸酯的摩尔比优选为1: 2-10 ;更优选为1: 2-5。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为无水碳酸钾。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结构通式为(II)的1,3_丙二醇类化合物与所述无水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 0.001-0.5 ;优选为1: 0.01-0.4。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65-160°C,优选为 65-120°C。11.根据权利要求ι- ο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反应终止后,将结构通式为(I)的1,3-二苯甲酰氧基丙烷类化合物从反应后所得混合物中分离出来。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3、R4分别选自氢原子、直链的C1-C5烷基和支链的C3-C5烷基中的一种。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5为甲基。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结构通式为(II)的1,3_丙二醇类化合物选自I,3-丙二醇、2,4-戍二醇、3, 5-庚二醇、4-乙基-3, 5-庚二醇、2-异丙基-2-异戍基-1, 3-丙二醇和I,3-丁二醇中的一种。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结构通式为(II)的1,3_丙二醇类化合物选自2,4_戊二醇、3,5_庚二醇、4-乙基_3,5-庚二醇中的一种。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结构通式为(II)的1,3_丙二醇类化合物为2,4-戊二醇。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反应得到的2,4-二苯甲酰氧基戊烷在15-30°C下放置10-14h 得到结晶,并将得到的结晶除去。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通式为(I)的1,3-二苯甲酰氧基丙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含无水碳酸钾的催化剂存在下,将结构通式为(II)的1,3-丙二醇类化合物与结构通式为PhCOOR5的苯甲酸酯进行反应,生成包括结构通式为(I)的1,3-二苯甲酰氧基丙烷类化合物和相应的醇HOR5的产物;其中,R1、R2分别选自氢原子、甲基和乙基中的一种;R3、R4分别选自氢原子、直链的C1~C8烷基、支链的C3~C8烷基、C3~C6环烷基、C4~C8烷基环烷基、C4~C8环烷基烷基和C7~C8芳烷基中的一种;R5为甲基或乙基。本专利技术方法利于环境保护;产物收率高,纯度好。文档编号C07C69/78GK103159628SQ20111042499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专利技术者谢伦嘉, 赵思文, 冯再兴, 赵思源, 田宇, 孙竹芳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通式为(I)的1,3?二苯甲酰氧基丙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含无水碳酸钾的催化剂存在下,将结构通式为(II)的1,3?丙二醇类化合物与结构通式为PhCOOR5的苯甲酸酯进行反应,生成包括结构通式为(I)的1,3?二苯甲酰氧基丙烷类化合物和相应的醇HOR5的产物;其中,R1、R2分别选自氢原子、甲基和乙基中的一种;R3、R4分别选自氢原子、直链的C1~C8烷基、支链的C3~C8烷基、C3~C6环烷基、C4~C8烷基环烷基、C4~C8环烷基烷基和C7~C8芳烷基中的一种;R5为甲基或乙基。FDA00001211245600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伦嘉赵思文冯再兴赵思源田宇孙竹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