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控器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2409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控器插座,该插座包括底座、外壳、插头及光控器,底座的内侧与外壳连接,底座的外侧上设有作为电源引入端的插头,光控器设在底座内侧与外壳构成的空间内,底座内侧上设有两组卡槽,光控器的两个引出端分别插在两个卡槽内,这两个卡槽作为该插座的两个插孔,外壳对应底座上两组卡槽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插头可以直接设在底座外侧上,也可以通过导线连接在底座外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光控器与插座结为一体,结构新颖、实用性强、适用于多种场所,拓展了光控器的应用领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插座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控器插座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光控器基本都是光电结合的电子开关,线路一般比较复杂,电子元件易老化,不稳定,出错的概率较高,造价亦高,使用不广。现有的光控器是一体的,无法从中引出引线去控制可移动的光源。制造一种光控器插座可以解决临时可移动的光源的自动控制问题,使光控器应用更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的光控器插座。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光控器插座,该插座包括底座、外壳、插头及光控器,所述的底座的内侧与外壳连接,底座的外侧上设有作为电源引入端的插头,所述的光控器设在底座内侧与外壳构成的空间内,所述的底座内侧上设有两组卡槽,光控器的两个引出端分别插在两个卡槽内,这两个卡槽作为该插座的两个插孔。所述的外壳对应底座上两组卡槽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的插头可以直接设在底座外侧上,即为插入式,将光控器插座通过插头直接插在电源插座上,该光控器插座上面的插孔用来与外部被控光源连接;本技术的光控器插座中的插头也可以通过导线连接在底座外侧上,此时,本技术即作为临时光控插座,本技术特别适合如圣诞节或庆典等临时需要光控的场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光控器与插座结为一体,结构新颖、实用性强、适用于多种场所,拓展了光控器的应用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气接线图;图4为本技术的双金属片与速动簧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速动簧片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凸钉高温补偿示意图。图中:1为第一双金属片,2为外壳,3为底座,4为插头,5为第二双金属片,6为螺钉,7为静触点,8为速动黃,9为弹黃夹,10为热电阻,11为光敏电阻,12为托片,13为动黃片,14为动触点,15为陶瓷绝缘片,16为凸钉,17为光敏电阻金属引脚,18为金属软连线,19为槽孔,20为卡槽,Li为第一引线端,Lo为第二引线端,N为第三引线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种光控器插座,结构如图1、图2所不,该插座包括底座3、外壳2、插头4及光控器,底座3的内侧与外壳2连接,底座3的外侧上设有作为电源引入端的插头4,光控器设在底座3内侧与外壳2构成的空间内,底座3内侧上设有两组卡槽20,光控器的两个引出端分别插在两个卡槽20内,这两个卡槽20作为该插座的两个插孔。外壳2对应底座3上两组卡槽20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插头4可以直接设在底座3外侧上,即为插入式,将光控器插座通过插头4直接插在电源插座上,该光控器插座上面的插孔用来与外部被控光源连接;光控器插座中的插头4也可以通过导线连接在底座3外侧上,此时,本技术即作为临时光控插座,本实施例中,插头4直接设在底座3外侧上。本技术的外壳2和内部元件均选用阻燃、耐高温、耐冲击材料,外壳2可加贴或加印有关的标志。如图1 7所示,光控器主要采用有光敏电阻11、热电阻10、第一双金属片1、陶瓷绝缘片15、速动簧8,具体的连接关系及机构为:光敏电阻11 一端的金属引脚连接第三引线端N,光敏电阻11另一端的金属引脚通过一金属软连线18柔性连接热电阻10,该热电阻10的另一端与第一双金属片I的固定端通过弹簧夹9连接,该固定端穿过两片陶瓷绝缘片15与第一引线端Li连接;本实施里采用弹簧夹9把热电阻10紧贴在第一双金属片I上,在第一双金属片I的旁边设有一速动簧8,一般将静触点7的延伸支架均设置在相应的底座3上的卡槽20内,速动簧8被陶瓷绝缘片15和第二双金属片5夹持着固定在底座3上,速动簧8的一侧与第一双金属片I的间距为0.3-1.0cmo本设施例二者的间距为0.7cm ;在静止的起始状态下,速动簧8上的动触点14还可触及固定着的静触点7,该静触点7与又第二引线端Lo相连接,为了使速动簧8能快速地切换电路,在第一双金属片I的自由端上还设置一与速动簧8相配合的调节推动螺钉6,即在第一双金属片I的自由端上设有一小螺孔,在小螺孔上装有一螺钉6,该螺钉6还根据双金属片的弯曲特性,调节双金属片与速动簧8间的推动距离;考虑到双金属片状态因地理位置、季节、应用装置条件等环境而不同,另增设一第二双金属片5为环境温度补偿,并附设托片12上的凸钉16进行高温补偿,第一双金属片1、第二双金属片5的固定端间夹设有两片陶瓷绝缘片15,绝热和绝缘性能更加好,减少了多余的发热量,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所提升。具体为,在速动簧8的另一侧附近还装另一第二双金属片5,速动簧8的另一侧可触及该第二双金属片5,本技术中的速动簧8与现有的动簧有所不同,该速动簧8主要由托片12和动簧片13组成,托片12的背部有一凸钉16,动簧片13的一端翘起,在靠近托片12、动簧片13的中间处通过点焊固定连接,动簧片13的另一端有一动触点14,在动簧片13上还有二条相对应的槽孔19,动簧片13上的动触点14与静触点7的间隙为0.2mm,由于在动簧片13上开有二条对称的槽孔19,将动簧片13 —分为三,但它的两端仍连着,再把中间部分折弯引伸,使其比二边长一些,造成动簧片13张力的不平衡,经点焊后,若在动触点14处用静触点7抵住,由于二触点间的间隙很小,可限制动触点14的运动,在动触点14顶触静触点7后,此时在动黃片13的B端加力F,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动触点14便离开静触点7,弹向托片12。在第一双金属片I受热弯曲的同时会带动热电阻10的一同移动,继而拉动了金属软连线18使其伸展,由于金属软连线18有良好的弹性,电气接触性能也较好,使得光敏电阻11与热电阻10之间的连接是一种柔性连接,因此其弹性拉力不会影响电阻10跟随第一双金属片I的移动,热电阻10的活动自由度大大增强,在移动时与第一双金属片I始终保持一定有效距离,保证了热电阻10与第一双金属片I之间良好的热传导性能,从而保证了整个光控器能够稳定的工作。如图7所示,托片12背部增设一凸钉16的目的在于弥补第二双金属片5在高温环境下的补偿力不足的缺陷。在高温环境或大负载的情况下,第一双金属片I和第二双金属片5的弯曲量极大,螺钉6与速动簧8发生了相对位移,由于结构的限制,再加上第一双金属片I和第二双金属片5处于高温环境下,它的弯曲率也大大下降,因此造成螺钉6推动速动簧8所需的推动距离极大,即力F的行程极大。托片12背部增设一凸钉16的效果就是:在物理结构上减小了第一双金属片I和第二双金属片5处于极弯曲状态时螺钉6推动速动簧8所需的推动距离。这样,不仅在常规环境温度,常规负载的情况下,光控器的性能表现正常,并且在高温环境或者大负载的情况下,推动螺钉6仍能有效地推动速动簧8,使光控器能够进行开关动作,且性能表现依然稳定可靠。本技术中的光敏电阻11、热电阻10始终通过第一引线端L1、第三引线端N与电源相连通,开关在初始状态亦处于第三引线端N、第二引线端Lo端相接通的状态,当光照度变大,光敏电阻11的阻值变小,流经热电阻10的电流变大,热电阻10发热,当发热到一定程度与热电阻10紧贴的第一双金属片I受热后产生形变,此时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控器插座,其特征在于,该插座包括底座、外壳、插头及光控器,所述的底座的内侧与外壳连接,底座的外侧上设有作为电源引入端的插头,所述的光控器设在底座内侧与外壳构成的空间内,所述的底座内侧上设有两组卡槽,光控器的两个引出端分别插在两个卡槽内,这两个卡槽作为该插座的两个插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控器插座,其特征在于,该插座包括底座、外壳、插头及光控器,所述的底座的内侧与外壳连接,底座的外侧上设有作为电源引入端的插头,所述的光控器设在底座内侧与外壳构成的空间内,所述的底座内侧上设有两组卡槽,光控器的两个引出端分别插在两个卡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翔顾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朗骏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