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聊城大学专利>正文

二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23144 阅读:199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6-14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二胡是由琴杆、琴筒、皮面、琴弦、琴马、复合共鸣腔构成,在琴筒内,在琴杆与皮面之间,竖立一个复合共呜腔,与琴杆平行,其特征在于:复合共鸣腔上有一对槽孔,一个槽孔面对皮面,另一个面对琴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二胡
技术介绍
二胡是我国古典音乐中经典的乐器,它琴声悠雅,是中国民乐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乐器。二胡的构成,主要由琴筒、琴杆、琴轴、千斤、琴弦、琴马与振动膜面所构成,每件乐器的音质、音色、音量、音域与各组成部分有关,但起决定因素的是琴筒与膜面。采用皮面制成的二胡,发音醇厚优美,独具特色,但在演奏到高把位时,音量严重衰减,音质极差,使二胡的音域相对变窄。尤其在大型民族乐队中,二胡类拉弦乐组其性能不是之处更显突出,故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保持原乐器形制的前提下,改进琴筒,增加一个复合共鸣腔,使二胡音色更加醇厚优美,有效音域扩大,音量大增。特别是到高把位上更是明显,并与其它乐器能柔和协调,使整个民族乐队更臻于完美。本技术一种二胡是由琴杆、琴筒、皮面、琴弦、琴马、复合共鸣腔构成,在琴筒内,在琴杆与皮面之间,竖立一个复合共呜腔,与琴杆平行,其特征在于:复合共鸣腔上有一对槽孔,一个槽孔面对皮面,另一个面对琴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琴杆、2.琴筒、3.皮面、4.琴弦、5.琴马、6.复合共鸣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在琴筒2内,在琴杆I与皮面3之间,竖立一个复合共呜腔6,与琴杆I平行,复合共鸣腔6上有一对槽孔,一个槽孔面对皮面,另一个面对琴杆1,琴马5的位置恰好对向复合共鸣腔6上槽孔的中部,这样才能发挥出最佳共鸣效果。复合共鸣腔6是由木材、竹材或王程塑料管材制成,安装时根据二胡琴筒2内壁上下间高度来修整复合共鸣腔6的高度,以达到上下密闭固定。本技术方法简单、易于推广,无论新制琴或旧琴改造都有显著效果。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胡是由琴杆(1)、琴筒(2)、皮面(3)、琴弦(4)、琴马(5)、复合共鸣腔(6)构成,在琴筒(2)内,其特征在于:在琴杆(1)与皮面(3)之间,竖立一个复合共呜腔(6),与琴杆(1)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胡是由琴杆(I)、琴筒(2)、皮面(3)、琴弦(4)、琴马(5)、复合共鸣腔(6)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山东省潍坊市联通] 2015年02月09日 03:31
    二胡(拼音:Erhu)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二胡又名“胡琴”,是北方的传统乐器。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