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如康专利>正文

一种声音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22221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17:0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声音传输装置,包括一基本传输单元,该基本传输单元由话筒和传输线路组成,话筒用以收集声音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线路用以传输电信号,还包括一识别单元,一控制单元;识别单元用以识别是否发生掩嘴状态,掩嘴状态是指用手掩盖住嘴巴的状态;控制单元根据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控制基本传输单元,具体为当识别单元未识别到掩嘴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基本传输单元处于工作状态,当识别单元识别到掩嘴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基本传输单元中断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能自动屏蔽咳嗽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声音传输装置的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声音传输装置一般有话筒和传输线路构成,话筒用以收集声音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线路用以传输该电信号,但这些技术有一共同缺点,当播音员身体不适发生咳嗽现象时,容易带来两个问题,一:把咳嗽声同步录入节目,影响节目质量,二:造成播音员自身的紧张,这两个问题的影响在现场直播时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造安装方便,能自动屏蔽咳嗽声的一种声音传输装置。本专利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声音传输装置,包括一基本传输单元,该基本传输单元由话筒和传输线路组成,话筒用以收集声音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线路用以传输电信号,还包括一识别单元,一控制单元;识别单元用以识别是否发生掩嘴状态,掩嘴状态是指用手掩盖住嘴巴的状态;控制单元根据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控制基本传输单元,具体为当识别单元未识别到掩嘴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基本传输单元处于工作状态,当识别单元识别到掩嘴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基本传输单元中断工作状态。本技术的一种声音传输装置在常态下基本传输单兀处于工作状态,即话筒和传输线路都处于工作状态,此时播音过程被 同步传输,如一旦播音员即将发生咳嗽,播音员会下意识地用手去掩盖住嘴巴,识别单元识别到这一状态并告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基本传输单元中断工作状态,其后发生的咳嗽声未被同步传输,咳嗽声被有效屏蔽,直到咳嗽结束,播音员的手离开嘴巴,识别单元未识别到掩嘴状态,控制单元控制基本传输单元回复工作状态,继续正常工作。识别单元用以识别是否发生掩嘴状态,对本技术来说尤为重要。优选的,识别单元包括一粘贴片,粘贴片背面具有粘合结构用以使粘贴片粘合在下巴处,粘贴片正面设置有右导电片,右导电片依次线路连接第一电源,第一电阻,左导电片,左导电片设置于手上,当手掩盖住嘴巴时,右导电片与左导电片相互接触,第一电阻两端各引出一线路连接控制单元用以向控制单元输入电压信号。当发生掩嘴状态时,右导电片与左导电片相互接触,整个电路被接通,第一电阻两端产生电压,该电压信号被输入控制单元,反之当未发生掩嘴状态时,整个电路断开,第一电阻两端无电压差,控制单元收到的电压信号为零。在上述方案中,播音员的面部佩戴了粘贴片,很不美观,所以该方案只适用于广播电台节目,为适用于电视节目,有必要得到改进。优选的,识别单元包括一电路断口,导电纸,电路断口两端之间串联有第二电源,第二电阻,电路断口设置于手上,导电纸粘合在嘴唇处,当手掩盖住嘴巴时,导电纸恰好接通电路断口两端,第二电阻两端各引出一线路连接控制单元用以向控制单元输入电压信号。当手掩盖住嘴巴时,导电纸接通电路断口两端,整个电路被接通,第二电阻两端产生电压,该电压信号被输入控制单元,反之当手离开嘴巴时,整个电路断开,第二电阻两端无电压差,控制单元收到的电压信号为零。为了更加美观,导电纸的颜色为粉红色,与嘴唇保持—致。显而易见,识别单元还有更多的技术方案,所有伴随着掩盖嘴巴动作而引发的特征都可借鉴到本技术方案。控制单元根据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控制基本传输单元,对技术来说尤为重要。优选的,控制单元包括一第一单片机,第一开关;第一开关设置于传输线路上用以控制传输线路通断,第一单片机输入端连接识别单元,第一单片机输出端通过一第一执行电路控制第一开关。第一单片机输入端连接识别单元使第一单片机能得到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第一单片机输出端通过一第一执行电路控制第一开关,即第一单片机能通过第一开关控制传输线路处于通或断的状态。传输线路接通时基本传输单元处于工作状态,传输线路接断开时基本传输单元中断工作状态。优选的,控制单元包括一第二单片机,第二开关;第二开关设置于话筒的供电线路上以决定话筒是否获得工作电力,第二单片机输入端连接识别单元,第二单片机输出端通过一第二执行电路控制第二开关。第二单片机输入端连接识别单元使第二单片机能得到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第二单片机输出端通过一第二执行电路控制第二开关,即第二单片机能通过第二开关决定话筒是否获得工作电力。话筒获得工作电力时基本传输单元处于工作状态,话筒未获得工作电力时基本传输单元中断工作状态。显而易见,控制单元还有更多的技术方案,因为基本传输单元的工作是一种多步骤的工作,对其任一环节进行干涉都能中断其工作状态,如控制单元对话筒中的某一电子元件的连接线路进行干涉,也能达到中断基本传输单元工作状态的目的,又如传输线路是多元化的,先通过电线传输,再通过无线电和光缆传输,控制单元对任一传输环节进行干涉都能中断其工作状态,控制单元也可以不使用单片机而采用单纯的电路结构。由于控制单元技术的多样性和成熟性,下面不一一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为一种声音传输装置,包括一基本传输单兀,该基本传输单元由话筒和传输线路组成,话筒用以收集声音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线路用以传输电信号,还包括一识别单元,一控制单元;识别单元用以识别是否发生掩嘴状态,掩嘴状态是指用手掩盖住嘴巴的状态;控制单元根据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控制基本传输单元,具体为当识别单元未识别到掩嘴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基本传输单元处于工作状态,当识别单元识别到掩嘴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基本传输单元中断工作状态。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能自动屏蔽咳嗽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识别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控制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识别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控制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种声音传输装置,包括一基本传输单兀,该基本传输单兀由话筒I和传输线路2组成,话筒I用以收集声音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线路2用以传输电信号,还包括一识别单元3,一控制单元4 ;识别单元3用以识别是否发生掩嘴状态,掩嘴状态是指用手掩盖住嘴巴的状态;控制单元4根据识别单元3的识别结果控制基本传输单元,具体为当识别单元3未识别到掩嘴状态时,控制单元4控制基本传输单元处于工作状态,当识别单元3识别到掩嘴状态时,控制单元4控制基本传输单元中断工作状态。其中,识别单元3包括一粘贴片Dl,粘贴片Dl背面具有粘合结构用以使粘贴片Dl粘合在下巴处,粘贴片Dl正面设置有右导电片D2,右导电片D2依次线路连接第一电源D3,第一电阻D4,左导电片D5,左导电片D5设置于手上,当手掩盖住嘴巴时,右导电片D2与左导电片D5相互接触,第一电阻D4两端各引出一线路连接控制单元4用以向控制单元4输入电压信号。其中,控制单元4包括一第一单片机Al,第一开关A2 ;第一开关A2设置于传输线路2上用以控制传输线路2通断,第一单片机Al输入端连接识别单元3,第一单片机Al输出端通过一第一执行电路A3控制第一开关A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声音传输装置在常态下基本传输单元处于工作状态,即话筒I和传输线路2都处于工作状态,此时播音过程被同步传输,如一旦播音员即将发生咳嗽,播音员会下意识地用手去掩盖住嘴巴,识别单元3识别到这一状态并告知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控制基本传输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声音传输装置,包括一基本传输单元,该基本传输单元由话筒(1)和传输线路(2)组成,所述话筒(1)用以收集声音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所述传输线路(2)用以传输所述电信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识别单元(3),一控制单元(4);所述识别单元(3)用以识别是否发生掩嘴状态,所述掩嘴状态是指用手掩盖住嘴巴的状态;所述控制单元(4)根据所述识别单元(3)的识别结果控制所述基本传输单元,具体为当所述识别单元(3)未识别到所述掩嘴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4)控制所述基本传输单元处于工作状态,当所述识别单元(3)识别到所述掩嘴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4)控制所述基本传输单元中断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如康
申请(专利权)人:叶如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