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性耗能抗震钢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705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延性耗能抗震钢框架。一种延性耗能抗震钢框架,包括框架柱(1)和框架梁(2),其特征是:框架梁(2)弹性区段(22)的宽厚比的上限值为:腹板取80或130;框架梁(2)塑性耗能区(21)腹板的宽度及厚度分别和弹性区段(22)腹板的宽度及厚度相等,设置1道或2道纵向加劲肋(31),并在塑性耗能区(21)的边缘处设置横向加劲肋(3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省钢材消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延性耗能抗震钢框架
技术介绍
钢材是绿色建筑材料。广义讲,钢结构强度自重比高,延性好,抗震性能卓越。目前,我国钢产量已居全世界之首,供大于需矛盾日趋严重,推广钢结构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钢结构的造价却比混凝土结构要贵,这已成为制约钢结构建筑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因此,降低钢结构建筑的耗钢量(即降低造价),是加速发展建筑钢结构的一条关键途径。框架是钢结构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当今国际流行建筑设计规范几乎都要求抗震钢框架满足“强柱弱梁”的要求。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也规定抗震钢框架应满足“强柱弱梁”的要求,即期望:当遭遇强烈地震时,框架的极限状态呈梁铰机构(塑性铰主要分布于框架梁端),通过梁端塑性耗能区耗散地震能量,保证结构不坍塌。框架延性耗能是实现抗震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一条主要途径。根据钢结构基本原理,梁端塑性耗能区对其截面的板件(翼缘、腹板)宽厚比有严格的限制(否则,将由于局部屈曲而不能达到塑性耗能的要求)。例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对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要求(以H形截面为例):一级框架,梁翼缘和腹板的宽厚比限值分别为9 和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延性耗能抗震钢框架,包括框架柱(1)和框架梁(2),框架柱(1)的截面为H形或箱形,框架柱(1)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框架梁(2)的截面为H形,框架梁(2)水平架设,框架梁(2)的两端为塑性耗能区(21),在塑性耗能区(21)之间的为弹性区段(22),塑性耗能区(21)和弹性区段(22)都由翼缘和腹板两部分组成,框架梁(2)两端的塑性耗能区(21)分别固定在两根相邻的框架柱(1)上,fy是框架梁(2)所用材料的屈服强度在以MPa为单位时的数值部分,其特征是:框架梁(2)弹性区段(22)的宽厚比的上限值为:翼缘取13???????????????????????????????????????????????或15,腹板取80或130;框架梁(2)塑性耗能区(21)翼缘的厚度和弹性区段(22)翼缘的厚度相等,翼缘的宽度经削减,使得翼缘宽厚比的上限值为9~11;腹板的宽度及厚度分别和弹性区段(22)腹板的宽度及厚度相等,腹板设置1道或2道纵向加劲肋(31),并在塑性耗能区(21)的边缘处设置横向加劲肋(32)。dest_path_image002.jpg,538520dest_path_image002.jpg,66060dest_path_image002.jpg,477581dest_path_image002.jpg,977439dest_path_image002.jpg,3164dest_path_image002.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性耗能抗震钢框架,包括框架柱(I)和框架梁(2),框架柱(I)的截面为H形或箱形,框架柱⑴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框架梁⑵的截面为H形,框架梁⑵水平架设,框架梁(2)的两端为塑性耗能区(21),在塑性耗能区(21)之间的为弹性区段(22),塑性耗能区(21)和弹性区段(22)都由翼缘和腹板两部分组成,框架梁(2)两端的塑性耗能区(21)分别固定在两根相邻的框架柱(I)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炯路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