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直径圆方形组合的深基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688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大直径圆方形组合的深基坑结构,其特点是该深基坑结构由圆形地下连续墙内设置坑中坑组成,所述圆形地下连续墙由若干幅槽段构成;所述每幅槽段外侧设有三根呈“品”字形设置的旋喷桩;所述坑中坑由围护桩与底板构成方框形的围护结构;坑中坑设置在圆形地下连续墙内由连接板与圆形地下连续墙固定连接为圆方形组合的内支撑深基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稳定性好,开挖变形和坑底回弹小,施工进度快的优点,而且土体开挖方便,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优点,工作效率高,工程费用低,尤其适用于开挖较深且形状特别的深基坑施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地下空间开挖
,尤其是一种开挖深度较深且形状特别的超大直径圆方形组合的深基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基坑开挖多采用有支撑开挖与围护结构相结合,支撑一般采用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围护结构有钻孔灌注桩排桩、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搅拌桩加固法等,这种开挖方式工程造价高,如果是混凝土支撑,开挖完成后要将混凝土支撑拆掉,造成资源浪费。现有技术的这种全断面有支撑围护结构的开挖方式施工很不方便,必要时还要做栈桥进行开挖。由于围护结构断面尺寸一致,无法满足地下结构断面尺寸有变化的结构,造成地下施工的价格提高,增加了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超大直径圆方形组合的深基坑结构,在圆形的地下连续墙内采用方形内支撑的围护结构,稳定性好,土体开挖方便,开挖变形和坑底回弹小,工作效率高,工程进度快,工程费用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大直径圆方形组合的深基坑结构,其特点是该深基坑结构由圆形地下连续墙内设置坑中坑组成,所述圆形地下连续墙为由若干幅槽段构成的围护结构,其顶部设置连续墙圈梁;所述每幅槽段外侧设有三根呈“品”字形设置的旋喷桩;所述坑中坑由围护桩与主体结构底板构成方框形的围护结构;所述围护桩顶端和中部分别设有围护圈梁和围檩,其底端浇筑主体结构底板;坑中坑设置在圆形地下连续墙内由连接板与圆形地下连续墙固定连接为圆方形组合的内支撑深基坑结构。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围护圈梁上与圆形地下连续墙为水平且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槽段由钢筋笼与混凝土浇筑成,其钢筋笼两侧焊接工字钢的墙段接头。所述围护圈梁设置在圆形地下连续墙顶部标高的下方12 16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稳定性好,开挖变形和坑底回弹小,施工进度快的优点,而且土体开挖方便,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优点,工作效率高,工程费用低,尤其适用于开挖较深且形状特别的深基坑施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地下连续墙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1,本技术由圆形地下连续墙I内设置坑中坑8组成,所述圆形地下连续墙I为由若干幅槽段10构成的围护结构,其顶部设置连续墙圈梁3,连续墙圈梁3与圆形地下连续墙I构成一体墙;所述每幅槽段10外侧设有三根呈“品”字形设置的旋喷桩2 ;所述坑中坑8由围护桩6与主体结构底板7构成方框形的围护结构;所述围护桩6顶端和中部分别设有围护圈梁5和围檩9,其底端浇筑主体结构底板7 ;坑中坑8设置在圆形地下连续墙I内由连接板4与圆形地下连续墙I固定连接为圆方形组合的内支撑深基坑结构。所述连接板4设置在围护圈梁5上与圆形地下连续墙I为水平且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槽段10由钢筋笼与混凝土浇筑成,其钢筋笼两侧焊接工字钢的墙段接头11 ;所述围护圈梁5设置在圆形地下连续墙I顶部标高的下方12 16m。参阅附图2,所述圆形地下连续墙I由若干幅槽段10构成,每幅槽段10外侧设有三根呈“品”字形设置的旋喷桩2,所述槽段10由钢筋笼和混凝土构成,其钢筋笼两侧焊接工字钢的墙段接头11。以上只是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凡为本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大直径圆方形组合的深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深基坑结构由圆形地下连续墙(1)内设置坑中坑(8)组成,所述圆形地下连续墙(1)由若干幅槽段(10)构成的围护结构,其顶部设置连续墙圈梁(3);所述每幅槽段(10)外侧设有三根呈“品”字形设置的旋喷桩(2);所述坑中坑(8)由围护桩(6)与主体结构底板(7)构成方框形的围护结构;所述围护桩(6)顶端和中部分别设有围护圈梁(5)和围令(9),其底端浇筑主体结构底板(7);坑中坑(8)设置在圆形地下连续墙(1)内由连接板(4)与圆形地下连续墙(1)固定连接为圆方形组合的内支撑深基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直径圆方形组合的深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深基坑结构由圆形地下连续墙(I)内设置坑中坑(8)组成,所述圆形地下连续墙(I)由若干幅槽段(10)构成的围护结构,其顶部设置连续墙圈梁(3);所述每幅槽段(10)外侧设有三根呈“品”字形设置的旋喷桩(2);所述坑中坑(8)由围护桩(6)与主体结构底板(7)构成方框形的围护结构;所述围护桩(6 )顶端和中部分别设有围护圈梁(5 )和围令(9 ),其底端浇筑主体结构底板(7 );坑中坑(8)设置在圆形地下连续墙(I)内由连接板(4)与圆形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梅李昀袁坚金国龙徐剑林靖汪贵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