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梳酥专利>正文

静电净油机用穿流吸附式净电筒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085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2:57
静电净油机用穿流吸附式净电筒组件,涉及一种多电场静电净油机的部件,其筒体上部置有一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将筒体空间隔离成上部的净油腔与下部的脏油腔,静电收集器组件呈同心圆筒状,从外至内依次是间隔分布的静电外负极、静电正极、静电内负极,静电外负极与静电正极、静电正极与静电内负极间置有收集滤纸,静电收集器组件的上端由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固定且封闭,下端由静电收集器组件的盖板封闭,静电内负极间的中心孔通过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中心的通油孔与净油腔连通,通过改进结构,将静电收集器组件的两端部全部封闭且将电极改成网状,实现了污油的穿流方式,极大提高了净化效率,结构简单可靠,大量生产时能明显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电场静电净油机的部件,用于工业油中杂质静电吸附净化,可以清除油中0.1um以上的各种杂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201110453912.0公开了申请人的“静电净油机用静电筒”技术方案,包括中空的筒体,筒体中部的电场滤芯体组件,进油口组件和出油口,出油口设置在筒体的顶部中心,进油口组件设置在筒体的底部中心;进油口组件为四通结构,水平的二个口分别设为进油口和排油口,竖直的二个口分别设为筒体连接口和高压线穿入口,二根高压线固定在高压线穿入口中并穿过筒体连接口伸入筒体中央;所述的高压线一根为正极线,一根为负极线,正极线一端直接连接电场滤芯体组件中的正电极,穿出筒体的另一端直接与高压静电电源的正极相接,所述的负极线一端与电场滤芯体组件中的负电极直接相连,穿出筒体的另一端连接筒壁,所述的筒壁接地且与高压静电电源的负极连接;电场滤芯体组件上方的筒体空腔设为均流上腔,电场滤芯体组件下方的筒体空腔内置有一配油盘,所述的配油盘架设在筒体内壁的配油盘支架上,配油盘上方设为均流下腔,配油盘下方设为吸水腔。电场滤芯体组件采用4电场结构,即筒体内设置2组正电极和2组负电极,筒壁兼负电极,所述的正电极间通过正极线相连,所述的负电极间通过负极线相连;正负电极之间设置集污纸芯,所述的集污纸芯为多层叠加的折叠圆筒状圆形滤芯,各层间由同质的平纸隔离。循环油泵将需要净化的工业油从静电筒底部中心孔泵入,经过硅胶吸水腔后由配油盘均流后进入均流下腔体,然后自下而上均匀流入“四电场组件”的电场中。经过电场力对污染物吸附后,从均流上腔汇集后从上盖顶端的中心孔流出。工业油在多次循环达到净化效果,最后污染物被吸附在纸芯上,定期更换清除。这种工业油中的污染物是被侧面吸附在纸芯上的方式,吸附时污染物与纸芯的间隔仍然较大,吸附的效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吸附效率更高的静电净油机用净电筒组件,主要改进在于改进设备结构,改变工业油在净电筒内的侧流吸附方式为穿流吸附方式,缩小了污染物与滤纸的间距,从而提高吸附效率。具体是这样实施的:静电净油机用穿流吸附式净电筒组件,包括中空的筒体、筒体内的静电收集器组件,筒体顶部的上盖组件,上盖组件上设有出油口,进油口组件设置在筒体的底部中心;进油口组件为四通结构,水平的二个口分别设为进油口和排油口,竖直的二个口分别设为筒体连接口和高压线穿入口,二根高压线固定在高压线穿入口中并穿过筒体连接口伸入筒体中央;所述的高压线一根为正极线,一根为负极线,正极线一端直接连接静电收集器组件中的静电正极,穿出筒体的另一端直接与高压静电电源的正极相接,所述的负极线一端与静电收集器组件中的静电负极直接相连,穿出筒体的另一端连接筒壁,所述的筒壁接地且与高压静电电源的负极连接,其特征在于筒体上部置有一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所述的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将筒体空间隔离成上部的净油腔与下部的脏油腔;静电收集器组件呈同心圆筒状,从外至内依次是间隔分布的静电外负极、静电正极、静电内负极,静电外负极与静电正极、静电正极与静电内负极间置有收集滤纸,内外负极之间直接与负极线连接后再与筒体的筒壁相连;静电收集器组件的上端由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固定且封闭,下端由静电收集器组件的盖板封闭,静电内负极间的中心孔通过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中心的通油孔与净油腔连通。静电收集器组件中的静电外负极、静电正极呈网状,静电内负极可以是网状或带孔筒状,它们既作为电极又能够通过油。油只能从网状静电外负极经过收集滤纸、再经过网状静电正极、再经过收集滤纸、再经过网状或带孔筒状的静电内负极,进入静电内负极间的中心孔,从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中心的通油孔向上流出进入净油腔,净油腔中的油经多次循环达到净化效果。最后污染物吸附在收集滤纸上,定期更换清除。静电收集器组件中网状静电正极与网状静电外负极、网状或带孔筒状静电内负极构成电场。被净化的油的流动方向与电场线平行,构成“穿流吸附方式”。本技术通过改进结构,将静电收集器组件的两端部全部封闭,通过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将净、污油完全隔离,将电极改成网状,实现了污油的穿流方式,极大提高了净化效率,结构简单可靠,大量生产时能明显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静电净油机用穿流吸附式净电筒组件,包括中空的筒体4、筒体内的静电收集器组件3,筒体顶部的上盖组件1,上盖组件上设有出油口 31,进油口组件7设置在筒体的底部中心;进油口组件7为四通结构,水平的二个口分别设为进油口和排油口,竖直的二个口分别设为筒体连接口和高压线穿入口,二根高压线固定在高压线穿入口中并穿过筒体连接口伸入筒体中央,所述的高压线一根为正极线,一根为负极线,正极线一端直接连接静电收集器组件中的静电正极,穿出筒体的另一端直接与高压静电电源的正极相接,所述的负极线一端与静电收集器组件中的静电负极直接相连,穿出筒体的另一端连接筒壁,所述的筒壁接地且与高压静电电源的负极连接,筒体上部置有一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2,所述的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2将筒体空间隔离成上部的净油腔5与下部的脏油腔6 ;静电收集器组件3呈同心圆筒状,从外至内依次是间隔分布的网状静电外负极32、网状静电正极34、网状或带孔筒状静电内负极33,静电外负极32与静电正极34、静电正极34与静电内负极间33置有收集滤纸31,内外负极之间直接与负极线连接后再与筒体的筒壁相连;静电收集器组件3的上端由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2固定且封闭,下端由静电收集器组件3的盖板35封闭,静电内负极间的中心孔通过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中心的通油孔与净油腔5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静电净油机用穿流吸附式净电筒组件,包括中空的筒体、筒体内的静电收集器组件,筒体顶部的上盖组件,上盖组件上设有出油口,进油口组件设置在筒体的底部中心;进油口组件为四通结构,水平的二个口分别设为进油口和排油口,竖直的二个口分别设为筒体连接口和高压线穿入口,二根高压线固定在高压线穿入口中并穿过筒体连接口伸入筒体中央;所述的高压线一根为正极线,一根为负极线,正极线一端直接连接静电收集器组件中的静电正极,穿出筒体的另一端直接与高压静电电源的正极相接,所述的负极线一端与静电收集器组件中的静电负极直接相连,穿出筒体的另一端连接筒壁,所述的筒壁接地且与高压静电电源的负极连接,其特征在于筒体上部置有一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所述的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将筒体空间隔离成上部的净油腔与下部的脏油腔;静电收集器组件呈同心圆筒状,从外至内依次是间隔分布的静电外负极、静电正极、静电内负极,静电外负极与静电正极、静电正极与静电内负极间置有收集滤纸,内外负极之间直接与负极线连接后再与筒体的筒壁相连;静电收集器组件的上端由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固定且封闭,下端由静电收集器组件的盖板封闭,静电内负极间的中心孔通过静电收集器组件安装座中心的通油孔与净油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静电净油机用穿流吸附式净电筒组件,包括中空的筒体、筒体内的静电收集器组件,筒体顶部的上盖组件,上盖组件上设有出油口,进油口组件设置在筒体的底部中心;进油口组件为四通结构,水平的二个口分别设为进油口和排油口,竖直的二个口分别设为筒体连接口和高压线穿入口,二根高压线固定在高压线穿入口中并穿过筒体连接口伸入筒体中央;所述的高压线一根为正极线,一根为负极线,正极线一端直接连接静电收集器组件中的静电正极,穿出筒体的另一端直接与高压静电电源的正极相接,所述的负极线一端与静电收集器组件中的静电负极直接相连,穿出筒体的另一端连接筒壁,所述的筒壁接地且与高压静电电源的负极连接,其特征在于筒体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梳酥史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史梳酥史志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