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1007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2:27
振动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它涉及一种链球专项练习装置。以解决采用抡摆杠铃片、拉阻力装置及投掷重物等方式进行力量练习,当抡摆杠铃片或投掷的重物过大时,容易造成练习者身体重心不稳,投掷主动用力肌群之外的其他肌群过多地参与,致使投掷动作变形,训练效果欠佳,新的训练理论没有被融入到训练中,难以达到量化监控,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可伸缩弹性支架与环形板固接,多个滑块叠放在一起并设置在环形板的上端面上,连杆穿过多个滑块与螺母螺纹连接,连杆固连有把手,可伸缩弹性支架与振动装置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练习者按正确用力轨迹及出手角度进行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链球专项力量练习除采用杠铃的硬拉、负重转体、负重体前屈等手段以外,主要采用抡摆杠铃片、拉阻力装置及投掷重物等方式进行力量练习。而采用上述练习手段存在以下问题:即当抡摆杠铃片或投掷的重物过大时,容易造成练习者身体重心不稳,投掷主动用力肌群之外的其他肌群过多地参与,致使投掷动作变形,训练效果欠佳,新的训练理论没有被融入到训练中,难以达到量化监控,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振动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以解决采用抡摆杠铃片、拉阻力装置及投掷重物等方式进行力量练习,当抡摆杠铃片或投掷的重物过大时,容易造成练习者身体重心不稳,投掷主动用力肌群之外的其他肌群过多地参与,致使投掷动作变形,训练效果欠佳,新的训练理论没有被融入到训练中,难以达到量化监控,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振动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所述练习装置包括环形板、可伸缩弹性支架、连杆、把手、螺母、振动装置、两个固定体和多个滑块;连杆为弯杆,连杆的一端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可伸缩弹性支架的上端与环形板的下端面固接,环形板的后端向下倾斜,环形板的下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7° ±3° ,环形板的中心孔的孔径为75cm-85cm,环形板的外圆周端面的直径为240cm-260cm,滑块设有中心孔,多个滑块叠放在一起并设置在环形板的上端面上,且多个滑块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依次增大,位于下端的滑块的中心孔孔径大于位于上端的滑块的中心孔径,位于下端的滑块的中心孔内装有螺母,连杆的一端穿过多个滑块的中心孔与螺母螺纹连接,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与环形板的上端面相接触的滑块与环形板的上端面滑动配合,可伸缩弹性支架的下端面与振动装置上面板的上端面固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基于运动生物力学及运动生理学的相关理论,并结合链球专项力量练习的特点,利用一种振动力量训练新理论,在一个能产生低频(5Hz-26Hz)正弦曲线波振动的机械平台上做链球专项力量训练。由于振动的作用使肌肉在一定长度范围内做小的拉长和收缩,随意收缩所能产生的最大张力和最大维持的张力都能增加,对提高链球专项力量训练是有效的,并根据练习的需要加大练习阻力,主动肌群用力准确,身体重心稳定,动作不变形,同时能够按正确的用力轨迹及出手角度进行练习,对于提高链球专项力量大有帮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连杆、把手、螺母与多个滑块5装配在一起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1的B-B剖视图,图6是振动装置的俯视图(上面板及第二弹簧未画出)。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振动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所述练习装置包括环形板2、可伸缩弹性支架3、连杆1、把手4、螺母6、振动装置15、两个固定体12和多个滑块5 ;连杆I为弯杆,连杆I的一端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可伸缩弹性支架3的上端与环形板2的下端面固接,环形板2的后端向下倾斜,环形板2的下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7° ±3°,环形板2的中心孔35的孔径Dl为75cm-85cm,环形板2的外圆周端面36的直径D2为240cm-260cm,滑块5设有中心孔,多个滑块5叠放在一起并设置在环形板2的上端面上,且多个滑块5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依次增大,位于下端的滑块5的中心孔孔径大于位于上端的滑块5的中心孔径,位于下端的滑块5的中心孔内装有螺母6,连杆I的一端穿过多个滑块5的中心孔与螺母6螺纹连接,连杆I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与环形板2的上端面相接触的滑块5与环形板2的上端面滑动配合,可伸缩弹性支架3的下端面与振动装置15上面板15-1的上端面固接。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可伸缩弹性支架3包括四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和四根横梁24 ;四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中的两根设置在环形板2下端面上且位于与该环形板2的倾斜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线上,四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中的剩余两根设置在环形板2下端面上且位于与该倾斜方向垂直的中心轴线上,由四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的上端面构成一个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均与环形板2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相同,相邻两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之间通过一根横梁24连接。如此设置,可伸缩弹性支架稳定性好。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由支腿25、支腿套26、第一销轴27、第一连接耳28、第二连接耳29、第一弹簧30和第二销轴34组成;支腿25上沿其轴向设有多个第一销轴穿过孔,支腿套26上沿其轴向设有多个第二销轴穿过孔,支腿25的下端插入到支腿套26上端的内腔中,支腿25和支腿套26通过装在第一销轴穿过孔和第二销轴穿过孔内的第一销轴27连接,相邻两个支腿套26之间通过一根横梁24连接,支腿25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盲孔,第一弹簧30的下端设置在支腿25的盲孔内且与支腿25固接,第一弹簧30的上端与第一连接耳28的下端面固接,第一连接耳28与第二连接耳29通过第二销轴34铰接,第二连接耳29的上端面与环形板2的下端面固接。如此设置,结构简单,可根据运动员的身高调整支架的位置,调整十分方便,并能满足环形板的下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设定范围内。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振动装置15包括上面板15-1、底座15-2、调速电机15-3、第一带传动机构15_4、第二带传动机构15_5、过渡轴15-6、偏心轴15-7、两个第一轴座15-8、两个第二轴座15_9、两个偏心轴套15-10、两个支柄15-11及两个第二弹簧15-12 ;上面板15-1位于底座15_2的正上方,调速电机15_3固装在底座15-2的上端面上,调速电机15-3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带传动机构15-4将动力传递给过渡轴15-6,过渡轴15-6的两端各套装有一个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轴座15-8,过渡轴15-6通过第二带传动机构15-5将动力传递给偏心轴15-7,偏心轴15_7上套装有两个与其转动连接的偏心轴套15-10,两个支柄15-11与两个偏心轴套15-10——对应设置,每个支柄15-11的一端与偏心轴套15-10的外壁固接,每个支柄15-11的另一端与上面板15_1的下端面固接,两个支柄15-11相对于振动装置15的竖直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第一轴座15-8和两个第二轴座15-9均分别与底座15-2的上端面固接;上面板15_1下端面的左端和右端各固定装有一个第二弹簧15-12,两个第二弹簧15-12的下端设置在地面上。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练习装置还包括量角器33 ;量角器33设置在环形板2的外侧壁上,量角器33的一个直角边与环形板2的倾斜方向平行,量角器33的另一个直角边与环形板2的倾斜方向垂直。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练习者在进行链球专项力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练习装置包括环形板(2)、可伸缩弹性支架(3)、连杆(1)、把手(4)、螺母(6)、振动装置(15)、两个固定体(12)和多个滑块(5);?连杆(1)为弯杆,连杆(1)的一端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可伸缩弹性支架(3)的上端与环形板(2)的下端面固接,环形板(2)的后端向下倾斜,环形板(2)的下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7°±3°,环形板(2)的中心孔(35)的孔径(D1)为75cm?85cm,环形板(2)的外圆周端面(36)的直径(D2)为240cm?260cm,滑块(5)设有中心孔,多个滑块(5)叠放在一起并设置在环形板(2)的上端面上,且多个滑块(5)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依次增大,位于下端的滑块(5)的中心孔孔径大于位于上端的滑块(5)的中心孔径,位于下端的滑块(5)的中心孔内装有螺母(6),连杆(1)的一端穿过多个滑块(5)的中心孔与螺母(6)螺纹连接,连杆(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与环形板(2)的上端面相接触的滑块(5)与环形板(2)的上端面滑动配合,可伸缩弹性支架(3)的下端面与振动装置(15)上面板(15?1)的上端面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练习装置包括环形板(2)、可伸缩弹性支架(3)、连杆(1)、把手(4)、螺母(6)、振动装置(15)、两个固定体(12)和多个滑块(5); 连杆(1)为弯杆,连杆(1)的一端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可伸缩弹性支架(3)的上端与环形板(2)的下端面固接,环形板(2)的后端向下倾斜,环形板(2)的下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 )为37° ±3°,环形板(2)的中心孔(35)的孔径(Dl)为75cm-85cm,环形板(2)的外圆周端面(36)的直径(D2)为240cm-260cm,滑块(5)设有中心孔,多个滑块(5)叠放在一起并设置在环形板(2)的上端面上,且多个滑块(5)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依次增大,位于下端的滑块(5)的中心孔孔径大于位于上端的滑块(5)的中心孔径,位于下端的滑块(5)的中心孔内装有螺母(6),连杆(1)的一端穿过多个滑块(5)的中心孔与螺母(6)螺纹连接,连杆(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与环形板(2)的上端面相接触的滑块(5)与环形板(2)的上端面滑动配合,可伸缩弹性支架(3)的下端面与振动装置(15)上面板(15-1)的上端面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伸缩弹性支架(3)包括四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和四根横梁(24);四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中的两根设置在环形板(2)下端面上且位于与该环形板(2)的倾斜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线上,四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中的剩余两根设置在环形板(2)下端面上且位于与该倾斜方向垂直的中心轴线上,由四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的上端面构成一个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均与环形板(2)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相同,相邻两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之间通过一根横梁(2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包括支腿(25)、支腿套(26)、第一销轴(27)、第一连接耳(28)、第二连接耳(29)、第一弹簧(30)和第二销轴(34);支腿(25)上沿其轴向设有多个第一销轴穿过孔,支腿套(26)上沿其轴向设有多个第二销轴穿过孔,支腿(25)的下端插入到支腿套(26)上端的内腔中,支腿(25)和支腿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洪侠黄锐张雷李柯欣王一竹高永旭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金融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