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晓东专利>正文

一种普外科用清创操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9488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外科用清创操作台,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移动底座、万向轮、座椅、升降器、支撑杆、操作台、储物缸和提手,其特征是所述移动底座的顶面分别设有座椅和升降器,底面设有万向轮,所述升降器内紧固着顶部与操作台底面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操作台左端设有正方形凹槽,储物缸放在所述正方形凹槽内,储物缸两侧设有提手,提手与储物缸连接处外侧设有肋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合理,能够方便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做清创操作,在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难度的同时提高了医疗操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普外科用清创操作台
技术介绍
目前,普外科医生在给患者做清创时没有一个理想的操作台使用,在清创过程中操作麻烦、费时费力,现有技术的普外科用操作台在使用时,患者在保持好姿势后,还常常需要做出调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极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普外科用清创操作台,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合理,能够方便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做清创操作,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难度,提高医疗操作效率的普外科用清创操作台。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普外科用清创操作台,包括移动底座、万向轮、座椅、升降器、支撑杆、操作台、储物缸和提手,所述移动底座的顶面分别设有座椅和升降器,底面设有万向轮,所述升降器内紧固着顶部与操作台底面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操作台左端设有正方形凹槽,储物缸放在所述正方形凹槽内,储物缸两侧设有提手,提手与储物缸连接处外侧设有肋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合理,能够方便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做清创操作,在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难度的同时提高了医疗操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操作台的俯视图;其中,1-移动底座;2_万向轮;3-座椅;4_升降器;5_支撑杆;6_操作台;7-储物缸;8-提手;9_正方形凹槽;10-肋条。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通过附图1和附图2可以看出,本方案的普外科用清创操作台,包括移动底座1、万向轮2、座椅3、升降器4、支撑杆5、操作台6、储物缸7和提手8,所述移动底座I的顶面分别设有座椅3和升降器4,底面设有万向轮2,所述升降器4内紧固着顶部与操作台6底面连接的支撑杆5,所述操作台6左端设有正方形凹槽9,储物缸7放在所述正方形凹槽9内,储物缸7两侧设有提手8,提手8与储物缸7连接处外侧设有肋条10。使用时,患者坐在座椅3上,医务人员通过升降器4调节操作台6的高度,通过操作台6左端的储物缸7对患者进行清创清洗,杂物放入储物缸7内即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合理,能够方便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做清创操作,在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难度的同时提高了医疗操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普外科用清创操作台,包括移动底座(1)、万向轮(2)、座椅(3)、升降器(4)、支撑杆(5)、操作台(6)、储物缸(7)和提手(8),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的顶面分别设有座椅(3)和升降器(4),底面设有万向轮(2),所述升降器(4)内紧固着顶部与操作台(6)底面连接的支撑杆(5),所述操作台(6)左端设有正方形凹槽(9),储物缸(7)放在所述正方形凹槽(9)内,储物缸(7)两侧设有提手(8),提手(8)与储物缸(7)连接处外侧设有肋条(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科用清创操作台,包括移动底座(I)、万向轮(2)、座椅(3)、升降器(4)、支撑杆(5)、操作台¢)、储物缸(7)和提手(8),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I)的顶面分别设有座椅(3)和升降器(4),底面设有万向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徐晓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