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枢转乘客运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420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传送多个乘客的娱乐乘坐工具。工具包括可移动基部(2)、支承件(3)、升高臂(4)和运载器(5)。支承件安装在可移动基部上,升高臂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支承件且在其相对端可枢转地连接到运载器。运载器设有多个乘客座位,并包括适于将每个单独的乘客束缚在座位内的束缚装置。工具还设有第一致动器(13)和第二致动器(14),第一致动器(13)用于相对于支承件枢转升高臂,且因此在可移动基部行驶在子结构上的同时相对于可移动基部升高和降低运载器,第二致动器(14)用于相对于升高臂枢转运载器,且由此用于当可移动基部行驶在子结构上时调整运载器相对于可移动基部的倾斜度。对于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具,运载器由升高臂支承,升高臂又连接到支承件。升高臂的使用提供紧凑的致动器,该紧凑的致动器又提供工具的小而轻的结构。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升高臂用作杠杆,并实现运动范围的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枢转乘客运载器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传送多个乘客的娱乐乘坐工具以及娱乐乘坐器。用于传送多个乘客的娱乐乘坐器和娱乐乘坐工具在现有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例如US 5 403 238揭示了一种娱乐乘坐工具,该工具包括用于沿轨路驱动的底盘和用于传送多个乘客的本体。工具的本体可移动地安装在底盘上。本体由支承本体重量的多个致动器、更具体是由液压缸支承。通过控制不同缸体的延伸,可升高本体并可调整其相对于底盘的倾斜度。本体相对于底盘的运动用于增加乘坐期间乘客的刺激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娱乐乘坐工具。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提供增强刺激感的娱乐乘坐工具和娱乐乘坐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具有简单结构的娱乐乘坐工具,该娱乐乘坐工具能够传送多个乘客并升高和倾斜这些乘客。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娱乐乘坐工具和如权利要求17和21的娱乐乘坐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娱乐乘坐工具包括可移动基部,该可移动基部适于在子结构上、例如支承表面、轨道或轨路上行驶。支承多个乘客座位的运载器经由升高臂连接到支承件,该支承件安装在可移动基部上。升高臂可枢转地连接到支承件以绕水平轴线相对于支承件枢转。运载器又由升高臂枢转地支承以绕水平轴线相对于升高臂枢转。运载器支承多个乘客座位。娱乐乘坐工具包括束缚装置,该束缚装置适于将每个单独的乘客束缚在座位中。通过使升高臂枢转,运载器相对于可移动基部升高和降低,且通过使运载器相对于升高臂枢转,可调整运载器相对于可移动基部的倾斜度。设置第一致动器,该第一致动器用于将升高臂相对于支承件枢转,且由此用于当可移动基部在子结构上行驶时将运载器相对于可移动基部升高和降低。设置第二致动器,该第二致动器用于将运载器相对于升高臂枢转,且由此用于当可移动基部沿轨路移动时调整运载器相对于可移动基部的倾斜度。运载器具有中间位置,在中间位置乘客座位相对于可移动基部支承在直立位置。当工具在站台且乘客登乘和/或离开时,座位处于该直立位置。在行驶过程中,运载器可相对于中间位置枢转到座位向前倾斜的向前倾斜位置和/或枢转到座位向后倾斜的向后倾斜位置,以增强乘客的刺激感。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工具的乘客在行驶期间可升高和降低、向前和/或向后倾斜。乘客相对于景点(attraction)景观移动和定位并结合景点景观增强乘客的景点体验。对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工具,运载器由升高臂支承,升高臂又连接到支承件。使用升高臂与直接由致动器支承的运载器相比允许更大范围的运动。运载器的运动范围与延伸位置的致动器的到达范围无关。此外,由于升高臂的使用,可使用紧凑的致动器,该紧凑的致动器又允许工具的小而轻的结构。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升高臂用作杠杆,并实现运动范围的增加。此外,可用其自身的致动器各调整运载器的升高和倾斜度。对于调整运载器的竖直位置,使用第一致动器,对于调整倾斜度,使用第二致动器。因此,易于控制运载器的位置。此外,用于控制运载器倾斜度的致动器不支承运载器的重量。因此,与支承运载器所需的重型控制器相比,该致动器可相对轻且快速。较佳地,支承件可转动地安装在可移动基部上以绕垂直轴线转动来进一步增强乘客的体验。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工具的另一实施例中,向前倾斜位置的座位相对于处于中间位置的座位成25度或更大、较佳地约30度的角度,向后倾斜位置的座位相对于处于中间位置的座位成30度或更大、较佳地约35度的角度。相对于中间位置15度、较佳地25度或更多的向前倾斜刺激乘客并产生增强的乘坐体验。较佳地,运载器可向前和向后倾斜。较佳地,座位可向后枢转30度或更多的角度。测试显示,在较小角度下,乘客趋于将头部保持直立,这妨碍乘客最佳地体验该枢转位置。当向后枢转30度或更多时,乘客往往将他们的头靠在头靠上。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运载器可枢转总共30度或更多、较佳地50度或更多的角度,以为乘客提供进一步增强的体验。在另一实施例中,将提升臂与支承件连接的枢转轴线固定在可移动基部上方恒定高度处,且将运载器和提升臂连接的枢转轴线可下降到固定枢转轴线下方的位置,并可升高到将支承件与提升臂连接的固定枢转轴上方的位置。由于用可枢转升高臂升高和降低运载器,在运载器升高或降低的同时,工具的重心沿弧形轨迹移动。通过在可移动基部上方的固定高度处且在运载器的最低与最高位置之间设置升高臂围绕其枢转的点,沿水平方向限制运载器重心的运动,这改进工具的稳定性。在较佳实施例中,升高臂围绕其枢转的点约位于运载器的最低与最高位置之间中间。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承件是支承臂,该支承臂安装在可移动基部上使得其纵向轴线相对于垂直轴线成角度延伸。因此,支承件紧凑且轻质,这增加工具的移动性。在另一实施例中,工具设有倾斜度调整架。该倾斜度调整架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运载器,且在其相对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用于使运载器枢转的致动器。通过用致动器沿倾斜度调整架的纵向轴线移动倾斜度调整架来调整运载器的倾斜度。因此用于调整运载器的倾斜度的致动器可位于升高臂上到运载器一定距离处,因此致动器不与运载器升高或降低相同程度,并减少升高运载器所需的动力。在较佳实施例中,致动器甚至代替升高臂安装在支承件上。因此,当升高或降低运载器时,致动器无需降低或升高。因此,可将较轻和/或较廉价和/或更快作用的具有较小工作负载的致动器用于升高运载器。在另一实施例中,倾斜度调整架经由连杆件连接到用于使运载器枢转的致动器,该连杆件可枢转地连接到倾斜度调整架和用于使运载器枢转的致动器,且还可枢转地连接到支承件、更具体地连接到将升高臂连接到支承件的枢转轴线。因此,形成动态连杆系统,包括升高臂、运载器、倾斜度调整架和连杆件,该连杆系统在升高和降低期间将运载器保持在大致恒定的倾斜度。因此便于尤其在升高和降低期间控制运载器的倾斜度。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致动器包括一端连接到连杆件且其相对端连接到支承件的气动缸、液压缸或电动缸。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致动器、即用于升高运载器的致动器包括一端连接到支承件且其相对端连接到升高臂的液压、气动缸或液压缸。在较佳实施例中,升高臂一端连接到运载器且其相对端连接到用于使升高臂枢转的致动器,升高臂的两端位于升高臂的枢转轴线的相对侧上。因此,在下降位置,升高臂定位在支承件的一侧,且缸体定位在支承件的相对侧。因此,升高臂可与支承件相邻定位,并可折叠在运载器与支承件之间,这允许工具的紧凑且因此稳定的构造。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在侧视图中看时,将升高臂连接到运载器的枢转轴线位于运载器的中心附近,使得当运载器枢转时,运载器的一端沿与运载器的相对端运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较佳地,将运载器连接到升高臂的枢转轴线位于运载器的重心附近、较佳地与该重心相交。因此,限制用于使运载器绕枢转轴线枢转所需的力。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承件设有引导表面、更具体的是凸轮轨路,用于在运载器下降到起最低位置时将运载器引导到其中间位置。因此,将运载器引导到用于乘客登乘和离开的位置,这较佳地用处于其最低位置的运载器进行。在另一实施例中,当运载器处于其最低位置时,升高臂在支承件与运载器之间折叠。因此,当运载器时处于其最低位置的运载器时,工具、更具体是支承件、升高臂和运载器是紧凑且稳定的构造。在另一实施例中,工具设有驱动器,该驱动器用于在子结构上方驱动工具、较佳地用于在整个娱乐景点沿轨路在子结构上驱动工具,更佳地用于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鲁登伯格S·J·辛坦尼
申请(专利权)人:威克马游乐设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