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基因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7514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虫基因及其用途,所述杀虫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包括:(a)具有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b)与(a)的核苷酸序列同类编码,且不为SEQ?ID?NO:2;或(c)在严格条件下与(a)或(b)限定的核苷酸序列杂交且编码具有杀虫活性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杀虫基因特别适合在单子叶植物中表达,尤其是玉米和水稻,不仅显著提高了PIC2-01杀虫蛋白的表达量和稳定性,而且还显著增强了PIC2-01杀虫蛋白对昆虫害虫的毒力,尤其是鳞翅目昆虫害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虫基因及其用途,特别是涉及一种改造的PIC2-01杀虫基因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植物虫害是导致农作物损失的主要因素,给农民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当地人口的生存状况。为了防治植物虫害,人们通常使用广谱化学杀虫剂和生物杀虫制齐U,但二者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局限性:化学杀虫剂会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并导致抗药性昆虫的出现;而生物杀虫制剂在环境中容易降解,在生产上需要重复施用,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了解决化学杀虫剂和生物杀虫制剂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将编码杀虫蛋白的抗虫基因转入植物中,可获得一些抗虫转基因植物以防治植物虫害。PIC2杀虫蛋白是众多杀虫蛋白中的一种,是不溶性伴孢结晶蛋白。PIC2蛋白被昆虫摄入进入中肠,毒蛋白原毒素被溶解在昆虫中肠的碱性环境下。蛋白N-和C-末端被碱性蛋白酶消化,将原毒素转变成活性片段;活性片段和昆虫中肠上皮细胞膜上表面上受体结合,插入肠膜,导致细胞膜出现穿孔病灶,破坏细胞膜内外的渗透压变化及PH平衡等,扰乱昆虫的消化过程,最终导致其死亡。玉米和水稻是世界上分布广泛的粮食作物,每年因植物虫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巨大,例如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虫基因,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包括:(a)具有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b)与(a)的核苷酸序列同类编码,且不为SEQ?ID?NO:2;或(c)在严格条件下与(a)或(b)限定的核苷酸序列杂交且编码具有杀虫活性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虫基因,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包括: (a)具有SEQ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 (b)与(a)的核苷酸序列同类编码,且不为SEQID NO: 2 ;或 (c)在严格条件下与(a)或(b)限定的核苷酸序列杂交且编码具有杀虫活性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2.一种表达盒,其特征在于,包含在有效连接的调控序列调控下的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基因。3.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基因或权利要求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4.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基因或权利要求2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宿主生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酵母、杆状病毒、线虫或藻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转基因宿主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玉米、大豆、棉花、水稻或小麦。6.—种产生杀虫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权利要求4或5所述转基因宿主生物的细胞; 在允许产生杀虫蛋白质的条件下培养所述转基因宿主生物的细胞; 回收所述杀虫蛋白质。7.一种用于增加昆虫靶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基因编码的杀虫蛋白质或权利要求2所述表达盒编码的杀虫蛋白质在植物中与至少一种不同于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基因编码的杀虫蛋白质或权利要求2所述表达盒编码的杀虫蛋白质的第二种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德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