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和装置,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一类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对它的处理是国内外水处理界的一大难题。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属于其中的一种,它不仅具有垃圾渗滤液的普遍特点,处理工艺比较复杂。而且其处理设备对空间要求较高,即要尽可能的减少垃圾处理设备设施的体积,保护周边景观环境。传统工艺一般采用生化+膜处理或者单纯生化法工艺路线,以上工艺虽然处理效果尚可,但存在 诸多弊端:较大的占地面积、较高的运行费用、较高的工艺运行要求,传统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不能满足以上要求。特别是中转站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决定其不适合采用空间占用大、处理时间长的工艺路线。因此,必须开发一种小型高效的处理系统解决中转站渗滤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符合中转站特点的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在污染物减量化的同时,做到使用寿命长,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占地较小。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采用较短处理时间、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较低的运行成本的工艺组合(微电解+MBR),充分发挥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的优点,在比较短的处理时间使出水COD达到1000mg/L以内。本专利技术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和装置,采用铁碳微电解反应器构成的物化区A和MBR反应器构成的生化区B,组合成为一体化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中的铁碳微电解反应器物化区A包括两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垃圾渗滤液原液由收集池I收集后泵入第一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第一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的出水泵入第二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3。本专利技术中的MBR反应器生化区B包括预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和装置,包括铁碳微电解反应器构成的物化区和MBR反应器构成的生化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微电解反应器构成的物化区(A)包括两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垃圾渗滤液原液由收集池(1)收集后泵入第一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第一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的出水泵入第二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3);所述MBR反应器构成的生化区(B)包括预曝气池(4)、第一级MBR反应器(5)、曝气沉淀池(6)和第二级MBR反应器(8),第二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3)的出水泵入预曝气池(4),预曝气池(4)与第一级MBR反应器(5)以隔板分隔底部连通,预曝气池(4)和第一级MBR反应器(5)产生的污泥通过气提管排至装置外部,第一级MBR反应器(5)的出水用计量泵(9)抽吸至曝气沉淀池(6),曝气沉淀池(6)备有加药池(7),加药池(7)的助凝剂溶液泵入曝气沉淀池(6),曝气沉淀池(6)上清液用计量泵(9)泵入第二级MBR反应器(8),曝气沉淀池(6)产生的污泥通过气提管排至装置外部,第二级MBR反应器(8)的出水用计量泵(9)抽吸排至装置外部,第二级MBR反应器(8)产生的污泥通过气提管排至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和装置,包括铁碳微电解反应器构成的物化区和MBR反应器构成的生化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微电解反应器构成的物化区(A)包括两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垃圾渗滤液原液由收集池(I)收集后泵入第一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第一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的出水泵入第二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3);所述MBR反应器构成的生化区(B)包括预曝气池(4)、第一级MBR反应器(5)、曝气沉淀池(6)和第二级MBR反应器(8),第二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3)的出水泵入预曝气池(4),预曝气池(4)与第一级MBR反应器(5)以隔板分隔底部连通,预曝气池(4)和第一级MBR反应器(5)产生的污泥通过气提管排至装置外部,第一级MBR反应器(5)的出水用计量泵(9)抽吸至曝气沉淀池¢),曝气沉淀池(6)备有加药池(7),加药池(7)的助凝剂溶液泵入曝气沉淀池(6),曝气沉淀池(6)上清液用计量泵(9)泵入第二级MBR反应器(8),曝气沉淀池(6)产生的污泥通过气提管排至装置外部,第二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臻,王君,戈斌,於胜洪,孙迎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嘉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