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安全排痰方法及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安全排痰装置,包括气震式排痰仪及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外部套有排痰背心,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与排痰背心为一体结构;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设置激励源电路,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内的线圈连接多路呼吸感应体积描记器传感器的激励装置的信号调理电路,气震式排痰仪通过管道连接排痰背心的气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排痰方法及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已有气震式排痰仪(申请号201110046228.0)不具有自动关机功能当患者出现连续咳嗽的情况,一旦病人出现连续咳嗽情况情况并且气震式排痰仪不停止工作,那么病人会由于连续咳嗽导致窒息等危险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安全排痰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包括安全排痰装置及安全排痰装置实现安全排痰方法。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安全排痰装置,包括气震式排痰仪及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外部套有排痰背心,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与排痰背心为一体结构;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设置激励源电路,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内的线圈连接多路呼吸感应体积描记器传感器的激励装置的信号调理电路,气震式排痰仪通过管道连接排痰背心的气嘴。呼吸感 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设有前部纵向开口的对襟背心,在背心的胸部和/或腹部,设有附着着弯曲状传感线圈线的弹性胸带和/或腹带,所述的弹性胸带和/或腹带分别环绕胸部或腹部固定在背心上,胸带和/或腹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襟开口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在胸带和/或腹带上的传感线圈线两端通过绕过背心后部的绕线汇合,所述的绕线与背心相对固定。所述附着在胸带或腹带上的传感线圈线两端通过绕过领口后颈部的绕线汇合,并分别与设置在汇合部位的接头及,接头分别连接公扣和母扣,公扣和母扣外部有绝缘层;接头分别连接公扣和母扣,公扣和母扣外部有绝缘层;所述绕线的走线路径为:从附着在胸带或腹带上的传感线圈线一端沿对应侧前襟向上延伸到领口,顺着领口向后延伸,从后颈部绕到另一侧前襟的领口部位,再沿该侧前襟向下延伸至对应传感线圈线另一端;所述绕线紧贴对应的前襟开口边缘和领口边缘绕行;所述绕线的走线路径为:从附着在胸带或腹带上的传感线圈线一端向后从该侧背心腋下绕过,从后部和另一侧腋下绕到另一侧前襟开口部位的该传感线圈另一端,附着在胸带或腹带上的传感线圈线两端通过穿过该路径的绕线汇合。气震式排痰仪包括一排痰背心(9),其特征在于:该排痰背心构成有一夹层气腔,并且在排痰背心上设置有一个气嘴和至少一组扣合件,气嘴与所述夹层气腔相通,扣合件包括公扣和母扣,公、母扣均固定在排痰背心上,并且彼此相配合。多路呼吸感应体积描记器传感线圈的激励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高频信号激励源、不少于两路的传感线圈;所述的激励源输出端通过由时序信号控制的多路脉冲开关电路与各路传感线圈连接,多路开关电路按时序循环地依次接通各路传感线圈,使传感线圈在脉冲宽度接通时间内被激励源的高频信号激励,各路传感线圈输出端与信号调理电路连接,所述信号调理电路输出端与由时序信号控制的多路开关电路连接,多路开关电路按时序分别输出各路传感信号;所述的激励源和时序信号产生电路结构为:设有振荡电路,振荡电路与分频电路连接,分频电路输出高频激励信号,所述分频电路输出端经进一步分频后通过译码电路输出时序控制信号;所述的多路开关电路由模似开关电路组成。多路呼吸感应体积描记器传感线圈的激励方法,设置高频信号激励源,其特征在于:分别对各路传感线圈周期性地施加脉冲激励,所述脉冲激励是指在一定脉冲宽度(td)时间内施加高频激励信号,并对各路传感线圈采用分时激励的方法;所述对传感线圈施加激励脉冲的脉冲宽度(td)与激励源信号周期(Ts)的比值(td/Ts)不小于30 ;所述激励脉冲宽度(td)与各路传感线圈被激励的最小脉冲间隔(TI)的比值应不大于0.5。 安全排痰装置实现安全排痰方法:附有绝缘线圈的弹性缚带缠绕在被测对象胸部和/或腹部,作为电路的传感元件,直接和信号调理单元相连接,胸腔和/或腹腔的收缩带来缚带的拉伸和收缩,缚带带动传感线圈产生面积和周长的变化,使线圈自感发生改变,通过检测线圈自感的变化,就能检测出胸腔和/或腹腔截面积的变化,从而描记出胸部和/或腹部的呼吸运动曲线;之后再通过对获取的胸部和/或腹部呼吸运动曲线进行分析从而判断病人的咳嗽情况,并通过排痰机的控制中心控制机器的通断,以避免病人因为过度咳嗽而引发的窒息死亡等危险。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及原理如下:如图1所示:在已有的气震式排痰仪与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结合一起,这样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可以实时监测病人的咳嗽情况,在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设置多路呼吸感应体积描记器传感器的激励装置来对病人的咳嗽情况进行更准确的监测,一旦病人出现连续咳嗽情况情况就关闭气震式排痰仪,这样就可以避免连续咳嗽导致窒息等危险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结构简图。图2是气震式排痰仪的排痰背心的外部结构简图。图3是气震式排痰仪的排痰背心的内部结构简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及图2所示:安全排痰装置,包括气震式排痰仪11及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外部套有排痰背心9,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与排痰背心9为一体结构;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设置激励源电路,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内的线圈连接多路呼吸感应体积描记器传感器的激励装置的信号调理电路,气震式排痰仪11通过管道13连接排痰背心9的气嘴91。如图3所示: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设有前部纵向开口的对襟背心7,在背心的胸部和/或腹部,设有附着着弯曲状传感线圈线5的弹性胸带6和/或腹带4,所述的弹性胸带6和/或腹带4分别环绕胸部或腹部固定在背心上,胸带和/或腹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襟开口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在胸带和/或腹带上的传感线圈线5两端通过绕过背心后部的绕线5a汇合,所述的绕线5a与背心相对固定。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附着在胸带或腹带上的传感线圈线5两端通过绕过领口9后颈部的绕线5a汇合,并分别与设置在汇合部位的接头81及(82),接头81分别连接公扣931和母扣932,公扣931和母扣932外部有绝缘层;接头82分别连接公扣941和母扣942,公扣941和母扣942外部有绝缘层;所述绕线5a的走线路径为:从附着在胸带或腹带上的传感线圈线5 —端沿对应侧前襟2向上延伸到领口 9,顺着领口向后延伸,从后颈部绕到另一侧前襟3的领口部位,再沿该侧前襟3向下延伸至对应传感线圈线5另一端;所述绕线5a紧贴对应的前襟开口边缘和领口边缘绕行;所述绕线5a的走线路径为:从附着在胸带或腹带上的传感线圈线一端向后从该侧背心腋下绕过,从后部和另一侧腋下绕到另一侧前襟开口部位的该传感线圈另一端,附着在胸带或腹带上的传感线圈线两端通过穿过该路径的绕线汇合。如图2所不:气震式排痰仪包括一排痰背心9:该排痰背心9构成有一夹层气腔92,并且在排痰背心9上设置有一个气嘴91和至少一组扣合件93,气嘴91与所述夹层气腔92相通,扣合件93包括公扣931和母扣932,公、母扣931、932均固定在排痰背心9上,并且彼此相配合。以下部分的多路呼吸感应体积描记器传感线圈的激励方法及装置详细说明见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90088.1的专利说明。多路呼吸感应体积描记器传感线圈的激励装置:设有高频信号激励源、不少于两路的传感线圈;所述的激励源输出端通过由时序信号控制的多路脉冲开关电路与各路传感线圈连接,多路开关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安全排痰装置,包括气震式排痰仪(11)及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外部套有排痰背心(9),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与排痰背心(9)为一体结构;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设置激励源电路,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内的线圈连接多路呼吸感应体积描记器传感器的激励装置的信号调理电路,气震式排痰仪(11)通过管道(13)连接排痰背心(9)的气嘴(91)。
【技术特征摘要】
1.安全排痰装置,包括气震式排痰仪(11)及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外部套有排痰背心(9),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与排痰背心(9)为一体结构;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设置激励源电路,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内的线圈连接多路呼吸感应体积描记器传感器的激励装置的信号调理电路,气震式排痰仪(11)通过管道(13)连接排痰背心(9)的气嘴(9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呼吸感应体积描记传感装置设有前部纵向开口的对襟背心(7),在背心的胸部和/或腹部,设有附着着弯曲状传感线圈线(5)的弹性胸带(6)和/或腹带(4),所述的弹性胸带(6)和/或腹带(4)分别环绕胸部或腹部固定在背心上,胸带和/或腹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襟开口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在胸带和/或腹带上的传感线圈线(5)两端通过绕过背心后部的绕线(5a)汇合,所述的绕线(5a)与背心相对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在胸带或腹带上的传感线圈线(5)两端通过绕过领口(9)后颈部的绕线(5a)汇合,并分别与设置在汇合部位的接头(81)及(82),接头(81)分别连接公扣(931)和母扣(932),公扣(931)和母扣(932)外部有绝缘层;接头(82)分别连接公扣(941)和母扣(942),公扣(941)和母扣(942)外部有绝缘层;所述绕线(5a)的走线路径为:从附着在胸带或腹带上的传感线圈线(5) —端沿对应侧前襟(2)向上延伸到领口(9),顺着领口向后延伸,从后颈部绕到另一侧前襟(3)的领口部位,再沿该侧前襟(3)向下延伸至对应传感线圈线(5)另一端;所述绕线(5a)紧贴对应的前襟开口边缘和领口边缘绕行;所述绕线(5a)的走线路径为:从附着在胸带或腹带上的传感线圈线一端向后从该侧背心腋下绕过,从后部和另一侧腋下绕到另一侧前襟开口部位的该传感线圈另一端,附着在胸带或腹带上的传感线圈线两端通过穿过该路径的绕线汇口 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排痰装置,气震式排痰仪包括一排痰背心(9),其特征在于:该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裕旭,赵智博,
申请(专利权)人:赵智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