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监控设备的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1787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3:02
水下监控设备的外壳,包括上壳,下壳,以及密封胶圈,上壳和下壳对接形成前后两端均开口的壳体,在壳体的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处分别螺接有前盖和后盖,密封胶圈包括位于前盖和壳体结合处的第一环状部,位于后盖和壳体结合处的第二环状部,以及分别位于上壳和下壳两侧结合处的两条状部,两条状部的前端分别连接第一环状部的两侧,两条状部的后端分别连接第二环状部的两侧,第一环状部,第二环状部以及两条状部一体成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体成型的密封胶圈,安装较为方便,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能够有效的防止水进入到壳体内部,保护内部电子元件不受损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监控设备的外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外壳,具体涉及一种水下监控设备的外壳。
技术介绍
水下监控设备经常应用于水产养殖、下水旅游等领域,用于监控、记录水中生物的生长状态以及水中环境,由于要求监控设备能够长时间的在水下正常工作,因此,对水下监控设备外壳的密封性要求较高。然而,由于需要安装内部的电子设备,监控设备的外壳通常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拼接处设置橡胶密封结构,因此,整个外壳上需要安装多个密封胶圈,且各密封胶圈相互独立,安装过程较为不便,且密封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水下监控设备的外壳,其安装方便,且密封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防止水进入到监控设备内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水下监控设备的外壳,包括上壳,下壳,以及密封胶圈,上壳和下壳对接形成前后两端均开口的壳体,在壳体的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处分别螺接有前盖和后盖,密封胶圈包括位于前盖和壳体结合处的第一环状部,位于后盖和壳体结合处的第二环状部,以及分别位于上壳和下壳两侧结合处的两条状部,两条状部的前端分别连接第一环状部的两侧,两条状部的后端分别连接第二环状部的两侧,第一环状部,第二环状部以及两条状部一体成型。上壳的边缘开设有供两条状部嵌置的凹槽,下壳上具有与凹槽对应的凸缘,条状部被夹设在凹槽的底壁和凸缘的顶端面之间。壳体的两端均具有外螺纹,前盖和后盖上均设置有与之匹配的内螺纹。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供第一环状部和第二环状部嵌置的嵌槽,第一环状部被夹设在前盖和位于壳体前端的嵌槽底壁之间,第二环状部被夹设在后盖和位于壳体后端的嵌槽底壁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采用一体成型的密封胶圈,安装较为方便,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能够有效的防止水进入到壳体内部,保护内部电子元件不受损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密封胶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视图;图6为图1的B-B剖视图;图7为图6中D处的放大视图;其中:1、上壳;11、凹槽;2、下壳;21、凸缘;22、嵌槽;3、前盖;4、后盖;5、密封胶圈;51、第一环状部;52、条状部;53、第二环状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3所示,本技术水下监控设备的外壳包括,上壳1,下壳2,前盖3,后盖4,以及密封胶圈5,上壳I和下壳2上下对接形成一个前后两端均开口的壳体,前盖3螺接在壳体前端的开口处,后盖4螺接在壳体后端的开口处,密封胶圈5包括位于前盖3和壳体结合处的第一环状部51,位于后盖4和壳体结合处的第二环状部53,以及分别位于上壳I和下壳2两侧结合处的两个条状部52,两个条状部52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侧,其二者的前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环状部51的两侧,其二者的后端则分别连接在第二环状部53的两侧,第一环状部51,第二环状部53以及两个条状部52 —体成型。结合图4、5,上壳I的两侧边缘分别开设有一凹槽11,两条状部52分别嵌置在两凹槽11中,下壳2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与凹槽11对应的凸缘21,安装时,先将条状部52置于凹槽11中,之后,将凸缘21插入到凹槽11中,条状部52被夹设在凹槽11的底壁和凸缘21的顶端面之间,之后利用螺丝固定上壳I和下壳2并充分旋紧,条状部52被凸缘21挤压变形,并与凹槽11的侧壁充分压紧贴合,实现上壳I和下壳2的密封连接。结合图6、7,上壳I和下壳2端部均设置有半圆形的外螺纹面,其二者对接形成壳体后,在壳体的两端分别形成完整的外螺纹面,前盖3和后盖4上均设置有与外螺纹面匹配的内螺纹,安装时,将前盖3和后盖4分别螺接在壳体前端和后端的外螺纹面上,并且充分压紧第一环状部51和第二环状部53,分别实现前盖3、后盖4与壳体的密封连接。为了得到更为理想的密封效果,在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供第一环状部51和第二环状部53嵌置的嵌槽22,以图7中所示的壳体后端与后盖4的结合处为例,安装时,将第二环状部53嵌置在壳体后端开设的嵌槽22中,第二环状部53被夹设在嵌槽22和后盖4内侧面之间,然后将后盖4螺接在壳体后端部的外螺纹面上,之后充分旋紧后盖4,后盖4的内侧面挤压第二环状部53,使第二环状部53发生形变,从而实现后盖4与壳体的密封连接。前盖3和壳体前端的密封连接与上述结构相同,在这里不做重复描述。再如图2,上述水下监控设备的外壳在安装时,先将两条状部52嵌置在两凹槽11中,将下壳2与上壳I匹配的对接,使凸缘21嵌入到凹槽11中,之后将第一环状部51和第二环状部53分别套合在由上壳I和下壳2组成的壳体的两端,并使第一环状部51和第二环状部53分别套在壳体两端的外螺纹面的内侧端部,最后分别在壳体的前端和后端螺接前盖3和后盖4,并充分旋紧。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下监控设备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下壳,以及密封胶圈,上壳和下壳对接形成前后两端均开口的壳体,在壳体的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处分别螺接有前盖和后盖,密封胶圈包括位于前盖和壳体结合处的第一环状部,位于后盖和壳体结合处的第二环状部,以及分别位于上壳和下壳两侧结合处的两条状部,两条状部的前端分别连接第一环状部的两侧,两条状部的后端分别连接第二环状部的两侧,第一环状部,第二环状部以及两条状部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下监控设备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下壳,以及密封胶圈,上壳和下壳对接形成前后两端均开口的壳体,在壳体的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处分别螺接有前盖和后盖,密封胶圈包括位于前盖和壳体结合处的第一环状部,位于后盖和壳体结合处的第二环状部,以及分别位于上壳和下壳两侧结合处的两条状部,两条状部的前端分别连接第一环状部的两侧,两条状部的后端分别连接第二环状部的两侧,第一环状部,第二环状部以及两条状部一体成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监控设备的外壳,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哲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快一拍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