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急电能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9060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应急电能转换装置,包括后护壳,后护壳外表面一端设置有转换模块,转换模块上设置有电池触点,后护壳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电池夹,后护壳外表面另一端设置有USB充电口。解决了电池内置的手机的应急充电,以及闲置手机电池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机应急电能转换装置
本技术属于充电装置
,涉及一种手机应急电能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有些型号的手机因为电池内置,不可更换,所以在电力续航方面明显差强人意。目前市面上有用“充电宝”移动电源或者用内置电池的手机壳,同时在生活中大家都有很多没用的手机电池闲置,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应急电能转换装置,解决了电池内置的手机的应急充电,以及闲置手机电池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应急电能转换装置,包括后护壳,后护壳外表面一端设置有转换模块,转换模块上设置有电池触点,后护壳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电池夹,后护壳外表面另一端设置有USB充电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放电源可以是任何型号任何大小的手机电池,这样就解决了闲置手机电池的有效利用,同时也解决了充电器本身电量不足的缺点。与此同时,此装置也可作为能给任何型号任何大小的的手机电池的充电器。还有一个优点是可以随时更换背夹手机壳型号,样就可以适应更多型号的手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手机应急电能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装置的侧视结构图。图中,1.后护壳,2.转换模块,3.电池触点,4.电池夹,5.USB充电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机应急电能转换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后护壳I,后护壳I外表面一端设置有转换模块2,转换模块2上设置有电池触点3,后护壳I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电池夹4,后护壳I外表面另一端设置有USB充电口 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手机卡在后护壳I上,同时手机也会连接USB充电口5上,这时候手机与装置连接完毕。使用时候用电池夹4夹住提供电量的源电池,电池两极接触电池触点3。此时就可以将源电池的电量转换到了目标手机内置的电池上。或者也可以不连接手机,将一块没电的电池用电池夹4夹住,电池两极接触电池触点3。此时可以用一根数据线连接USB充电口 5就可以对没电的电池进行充电。其特点是可以是随时将电池间的电能进行转换或者进行充电。权利要求1.一种手机应急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护壳(I),后护壳(I)外表面一端设置有转换模块(2),转换模块(2)上设置有电池触点(3),后护壳(I)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电池夹(4),后护壳(I)外表面另一端设置有USB充电口(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应急电能转换装置,包括后护壳,后护壳外表面一端设置有转换模块,转换模块上设置有电池触点,后护壳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电池夹,后护壳外表面另一端设置有USB充电口。解决了电池内置的手机的应急充电,以及闲置手机电池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文档编号H02J7/00GK202978347SQ20122066887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李江媚, 姚曼, 辛军侠, 李蕙颖, 赵静, 宋超男 申请人:西安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应急电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护壳(1),后护壳(1)外表面一端设置有转换模块(2),转换模块(2)上设置有电池触点(3),后护壳(1)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电池夹(4),后护壳(1)外表面另一端设置有USB充电口(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媚姚曼辛军侠李蕙颖赵静宋超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