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032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式变电站,它包括壳体(1)和位于壳体(1)外的公共接地体(2),壳体(1)内固定有高于地面的底板(1.1),底板(1.1)上固定有配电变压器(4),它还包括一根穿过底板(1.1)和壳体(1)的侧板(1.2)的铜条(3),铜条(3)一端与配电变压器(4)连接,铜条(3)的另一端与公共接地体(2)连接。该箱式变电站接地效果好、安全性和稳定性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箱式变电站
[0001 ]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箱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箱式变电站在行业内也称作预装式变电站,该设备作为环网型或终端型的变配电装置,广泛应用于住宅小区、工矿企业、宾馆、医院、机场、铁路等场所的户外。预装式变电站包括壳体和接地装置,壳体内设有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壳体设有底板,接地装置包括预埋在地面的公共接地体和接地线路,配电变压器与第一铜条固定,第一铜条经螺柱与金属底板连接,金属底板位于壳体内,金属底板通过贯穿壳体侧板的螺钉与壳体外的第二铜条电连接,第二铜条与壳体外的公共接地体连接,上述的第一铜条、螺柱、金属底板、螺钉、第二铜条依次连接,构成了接地线路,配电变压器表面的电荷经接地线路最终传导到公共接地体实现接地。上述的接地线路由多个部件连接而成,连接节点较多,如果任何一个节点接触不良如螺柱松脱,就会导致接地线路不导通,使得接地失灵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故在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高、容错率要求低的场合,现有技术的箱式变电站无法满足安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地效果好、安全性和稳定性高的箱式变电站。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它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外的公共接地体,壳体内固定有高于地面的底板,底板上固定有配电变压器,它还包括一根穿过底板和壳体的侧板的铜条,铜条一端与配电变压器连接,铜条的另一端与公共接地体连接。采用以上结构的箱式变电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该箱式变电站直接采用一整根穿过底板和侧板的铜条作为接地线路,相比现有技术,连接节点明显减少,故减小了接触不良的隐患,大幅度降低了接地失灵的概率,极大程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导电性能明显增强,尤其适用于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高、容错率要求低的场合。作为改进,铜条由上横条、竖条和下横条依次连接而成,上横条与配电变压器连接,底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竖条穿过第一通孔,下横条与公共接地体连接,侧板上设有第二通孔,下横条穿过第二通孔,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接地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箱式变电站的正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 1、壳体,1.1、底板,1.2、侧板,2、公共接地体,3、铜条,3.1、上横条,3.2、竖条,3.3、下横条,4、配电变压器,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箱式变电站,它包括壳体I和位于壳体I外的公共接地体2。壳体I内固定有高于地面的底板1.1,底板1.1上固定有配电变压器4。该箱式变电站还包括一根穿过底板1.1和壳体I的侧板1.2的铜条3,铜条3 —端与配电变压器4连接,铜条3的另一端与公共接地体2连接。具体的说,铜条3由上横条3.1、竖条3.2和下横条3.3依次连接而成,上横条3.1与配电变压器4连接,底板1.1上设有第一通孔5,竖条3.2穿过第一通孔5,下横条3.3与公共接地体2连接,侧板1.2上设有第二通孔6,下横条3.3穿过第二通孔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式变电站,它包括壳体(1)和位于壳体(1)外的公共接地体(2),壳体(1)内固定有高于地面的底板(1.1),底板(1.1)上固定有配电变压器(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根穿过底板(1.1)和壳体(1)的侧板(1.2)的铜条(3),铜条(3)一端与配电变压器(4)连接,铜条(3)的另一端与公共接地体(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变电站,它包括壳体(I)和位于壳体(I)外的公共接地体(2),壳体(I)内固定有高于地面的底板(1.1),底板(1.1)上固定有配电变压器(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根穿过底板(1.1)和壳体(I)的侧板(1.2)的铜条(3),铜条(3)—端与配电变压器(4)连接,铜条(3 )的另一端与公共接地体(2 )连接。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先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燎原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