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削机床,特别涉及卧式轴瓦平面拉床的拉刀与胎模距离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现行的自动卧式轴瓦平面拉床,对于不同的轴瓦半径高,需要调整拉刀与胎模之间的高度距离,是通过横梁上的螺旋丝杠使胎模升降来完成,由于胎膜移动后使其与横梁的固定刚性变差,导致加工精度不稳定,且这种结构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刀与胎模距离调整机构,其结构简单刚性好且加工精度稳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刀与胎模距离调整机构,包括胎模和拉刀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拉刀固定座上设有一个与拉刀固连的移动座相滑配,移动座的下表面和拉刀固定座的上表面为斜度相同的斜面。拉刀固定座的侧面上设有刻度。本技术由于采用了拉刀固定座与拉刀座之间的斜面结构,因而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结构简单,调整机构刚性好加工精度稳定可靠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上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本技术的胎模2与机床横梁1固定不动,将拉刀3固定在移动座4上,移动座滑配在与机座相固连的固定座5上,移动座的下表面和固定座的上表面为一斜度相同的斜面。通过移动移动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刀与胎模距离调整机构,包括胎模和拉刀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拉刀固定座上设有一个与拉刀固连的移动座相滑配,移动座的下表面和拉刀固定座的上表面为斜度相同的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生,于修菊,杜厚勋,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特种机床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